单位名称 | 榆林市科技成果评价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从事榆林相关领域科技成果评价和推广转化的公益性、专业性支撑服务。科技成果评价、搭建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组织成果推广和技术交流。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人民西路182号 | |
法定代表人 | 乔东 | |
开办资金 | 3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自筹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科技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3.94万元 | 70.6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榆林市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榆林市科技局的正确领导下,加强管理、完善措施、落实责任,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并圆满完成,现将工作完成情况及2024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主要工作1.2023年中心共接收科研院所、企业、医疗卫生等单位科技成果评价材料76份,经审查对61份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行科技成果评价,其中国内领先23项,国内先进28项,省内领先8项,省内先进2项。2.加强理论学习及参加社区各项活动,中心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市科技局举办的所有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积极参加市科技局举办的社区活动。3.参加“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主要以宣传科技优惠政策、科技信息服务和农用技术为主,为前来参加活动的群众发放了“科技知识百问百答”手册、“农业科技知识”宣传页、“政策解读”掌中宝、印有“科普知识”的扇子等4.4月14日,第七届陕西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博览会在西安会展中心开幕,我市组团组织参加博览会。本次榆林展区通过设置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科技合作交流、高校科研机构、产业创新成果四大展区,突出展示“秦创原”是奋力谱写榆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最强引擎”。4月15日,在高校成果路演暨招商引资签约大会上,陕西海德利森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等40余家企业家代表参会,共征集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6项,共计签约金额28.7226亿元。签约结束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等15所高校科研院所相关领域专家教授进行了成果推介,最终实现榆林秦创原“三项改革”高校成果对接60项,现场路演15项。5.根据中、省有关举办科技活动周的文件精神,围绕“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活动主题,在全市范围内举办2023年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一是举办2023年陕西省(榆林赛区)科普讲解大赛。5月22日,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科协共同成功举办了2023年陕西省(榆林赛区)科普讲解大赛。来自全市机关部门单位、医院、学校、县市区发改科技局及各大企业的53名优秀科普讲解员,为现场观众分享了众多科学知识的奥秘。并推荐前六名参与陕西省科普大赛决赛。二是举办2023年榆林市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广场行活动。5月23日,由市科技局、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共同主办的“2023年榆林市科技活动周”在世纪广场正式启动,同时举行了科技活动广场行。三是开展健康大讲堂--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专题讲座。5月30日,我局邀请榆林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副主任王小平在市科技局四楼进行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专题讲座,提高我局干部职工疾病预防意识、自我保健能力。6.参与举办了“第三届陕西秦创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暨首届榆林“秦创杯”创意创新创业大赛”。7月15日,第三届陕西秦创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暨首届榆林“秦创杯”创意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榆林秦创原(西安)主中心举办。本次比赛经过前期预赛、复赛,共晋级38家企业和院校(分为创业和创意创新两组)展开决赛,最终评出创业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1名;创意创新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9名。7.参加了第三十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9月19日—23日在杨凌示范区举办第30届农高会,榆林市作为主题市参展参会。开幕式当天,省市主要领带莅临榆林展区巡查,对我市参展工作予以了高度肯定。8.参与组织发布了《榆林市科技局关于提名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工作的通知》,推荐21项,网评通过9项,最终荣获一等奖2项,3等奖3项。2023年榆林市共登记科技成果100项。为促进“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加速优化榆林市现有产业链条布局,我局制定了《榆林科技成果转化“三百行动”实施方案》《榆林市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等政策文件。围绕地方产业需求,成立调研小组,深入企业调研,共征集农业社发类技术需求52项,工业类技术需求101项,形成调研报告2篇,配合榆林市科技成果促进会争取在国家奖励办登记备案的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以构建遵循科技发展规律、符合国家法律规范要求、体现榆林特色的社会科技奖励体系,充分发挥社会科技奖励激励自主创新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推进榆林高质量人才的发展。取得的主要效益1.2023年榆林市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共评价工业成果12项,农牧业成果5项,医疗卫生成果44项,即肯定了我市广大科研工作者辛苦总结的优秀成果,也为我市冲击省科学技术奖打下坚实的基础。2.3月30日,陕西省暨榆林市第三十一届“科技之春”宣传月集中示范活动启动仪式在榆林市高新区阳光广场举行。榆林市科技局组织宣传队伍参加了此次活动,主要以宣传科技优惠政策、科技信息服务和农用技术为主,为前来参加活动的群众发放了“科技知识百问百答”手册、“农业科技知识”宣传页、“政策解读”掌中宝、印有“科普知识”的扇子等宣传材料5600余份,提供业务与技术咨询800余人次3.9月19日—23日在杨凌示范区举办第30届农高会,榆林市作为主题市参展参会。开幕式当天,省市主要领带莅临榆林展区巡查,对我市参展工作予以了高度肯定。农高会期间,举行了榆林市专场签约暨“三项改革”高校成果推介会。市委常委、副市长赵勇致辞并见签。本次专场签约项目共计25个项目,总金额达93.916亿元。在高校成果推介会上,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4所高校的专家教授先后现场路演了9个项目,现场签约了3个项目。本届农高会,榆林展团斩获1项“后稷特别奖”,7项“后稷奖”。荣获杨凌组委会颁发的优秀展示奖和优秀成交奖,并形成榆林科技动态“‘榆’你相约!陕西‘新粮仓’亮相第三十届杨凌农高会让人称赞”专期。三、存在的问题2023年,在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方法单一,不能深入发掘好的项目成果。2.工作热情不足,在工作中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情绪消极。3.对实时政策不能及时了解,对于好的政策不能及时了解传达。四、整改措施创新工作方法,要求每位工作人员必须有自己的工作思路,同时加强培训,多学习。在工作中多交流,及时了解工作进度,打造舒适愉快的工作环境,对于工作突出者应及时予以表扬。实行每周例会,要求工作人员熟悉最新政策,进行讨论并做好笔记。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我中心将按照市科技局提出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明确定位,理清思路,强化举措,主动作为,针对榆林实际和区位优势,着重在政策宣传落实、科技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作用发挥等方面发力,全面推进全市科技创新工作。1.2024年我中心将完成科技成果评价50项,着重把控科技成果质量,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及专家库,对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医疗机构等,把各个行业的权威人士,科技人才吸纳进专家库,这样即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发掘好的科研成果,也可对项目组进行指导,完善项目。加大对技术开发类成果发掘力度,鼓励煤化工企业及制造业申报科技成果。2023年,科技成果申报主要集中在医疗机构,成果类型单一,我中心将在2024年,着重发掘煤化工及制造业的好的成果项目,榆林本就是能源发达城市,有很多的技术都达到国内领先,甚至国际领先,我中心将主要跟进榆林本地的大型煤化工工产,深入调研,争取把好的项目成果发掘出来,就地转化。3.2024年,我中心将创新工作方法,深入了解企业、医疗卫生等单位的科研工作需求,为科研工作者保驾护航,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完成市科技局分配的工作,积极参与市科技局举办的各种活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