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定边县机关事业单位和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居民提供社会养老保险服务;负责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拨付、发放及领取待遇资格认证等管理工作。 | |
住所 | 定边县西环路人力资源市场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刘梦 | |
开办资金 | 6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定边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1.78万元 | 35.4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以来,我中心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人社局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民参保为目标,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创新工作举措,强化基金管理,切实维护基金安全,着力提升服务水平。统筹安排,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如下:一、机关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目标完成情况(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目标完成情况截止12月底,我县共有机关事业单位403家,参保人员16755人(其中:在职人员12477人,退休人员4278人)。2023年累计征缴收机关事业单位保费2.22亿元、职业年金6238.77万元;2023年累计发放养老待遇3.79亿元,归集职业年金6990.63万元。同时,为114名待遇死亡人员发放丧葬费和抚恤金1395.01万元;为371名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办理在职转退休业务,已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为1825名退休人员发放职业年金1098.17万元。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使用社保卡领取养老待遇,更好的发挥社保卡惠民作用。目前,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卡加载率已达100%。(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目标完成情况截止12月底,我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38万人,已超额完成目标任务。2023年度累计收缴保费2931.395万元。为1038名重度残疾人、3525名低收入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代缴保费28万元。现有待遇领取5.53万人。2023年累计发放养老金、八大员工龄补贴、丧葬费等共计1.39亿元。累计收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8.45亿。二、具体工作措施(一)强化宣传,确保应保尽保以“春风行动”和招聘活动为载体,设立养老保险咨询平台,引导群众注册手机APP系统,解答疑难问题。同时,深入乡镇宣传养老保险政策,鼓励适龄城乡居民积极主动参保缴费,引导经济状况好的家庭选择较高档次缴费,实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不断积累个人账户,逐步提高养老金水平。(二)强化规划,有序推进机关和居民养老保险费征缴工作我中心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明确目标和时间节点,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征缴工作高效有序。同时会同税务部门,深入各乡镇,动员部署2023年保费收缴工作,强化政策宣传,积极引导广大居民参保缴费。及时掌握缴费进度,督促居民如期完成。截止目前,已收缴保费2931.395万元。(三)强化审核,按时足额发放机关和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按照经办流程,严把待遇审核关,严格授权管理,实行初审、复审、审批三环节。主动加强与财政、银行等单位的协调配合,按照待遇发放流程,通过社银平台,实现待遇数据“离库不离线、中途不落地”,确保养老保险待遇“不漏一人、不错一分、不拖一天”。(四)强化年检认证,有效防范基金流失为了有效防止基金流失,通过“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对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居民享受待遇人员进行年检认证,每月将需年检认证的数据下发于各乡镇,督促通知待遇人员按时完成年检认证工作。对于部分认证不能通过的,实行手工认证、社会化服务认证,建立初审复核机制。(五)强化基金管理,确保基金安全运行认真落实基金财务制度,积极与财政、银行等部门对接,及时掌握资金动态情况。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做到收入月末清零,支出户年末清零。定期做好与税务部门、财政部门、银行等对账工作,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加强代发金融机构管理,规范代发流程,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养老保险等待遇按时、足额、准确发放到位。(六)有序开展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切实守护好人民群的“养老钱”。为进一步加强社保基金安全,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我中心及时动员部署开展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成立了领导小组,夯实了工作责任,按时间节点开展了社保基金安全专题学习月活动、社保基金安全警示教育月活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疑点数据核查等,不断完善制度,优化经办管理,强化风险防控,努力构建人防、制防、技防、群防“四防”协同的风险防控机制。(七)强化内控稽核,有效防范经办风险为进一步防范基金运行风险,维护基金安全,我中心不断强化内部稽核,积极开展各项社保经办风险的排查工作,对上级下发相关疑点数据进行逐一核查比对、对大额待遇补发、个人账户一次性支付等高风险业务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线上线下有机衔接,查找经办管理的薄弱环节,坚决防止基金风险。同时加强部门间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有效防止社保基金流失。(八)强化社保卡的制发和激活,发挥“一卡通为加快推进我县社保卡发放全覆盖,充分发挥社保卡便民、利民、惠民优势,我中心积极与合作银行协作,多措并举,深入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充分发挥“一卡通”作用。截止目前,累计制发社保卡32.28万张,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保卡待遇加载率100%,居民养老保险社保卡待遇加载率86.1%,电子社保卡覆盖率达73%,取得显著成效,位居全市第一。(九)强化党建引领,转变工作作风一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严格党员管理和教育,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和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做到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的有机结合,使党内生活制度化、规范化。二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认真落实上级有关部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效、建新功”的总要求,紧盯目标任务,高标准谋划、高效率组织、高标准落实,推动主题教育破题开局,持续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把“学思想”作为首位任务贯穿始终,凝心铸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查不足、找差距,凝聚奋进动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回应群众需求、推动解决问题,以更加有力举措扎实推进主题教育。三、取得的主要效益截止2023年12月底,现有参保人员16755人,本年度累计收缴机关事业单位保费2.42亿元、收缴职业年金6849.39万元。累计发放机关养老待遇3.79亿元,归集职业年金6990.63万元。同时,为114名机关待遇死亡人员发放丧葬费和抚恤金1395.01万元;为1825名机关退休人员发放职业年金1187.74万元,完成任务的119.6%。办理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在职转退休业务391人,完成任务的4.6倍。机关事业单位使用社保卡待遇,加载率已达100%,更好的发挥社保卡惠民作用。已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截止2023年12月底,我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38万人(完成任务的100.5%),其中:参保缴费人员9.85万人,待遇领取人员5.53万人。本年度累计收缴城乡居民保费2931.39万元。同时为1713名重度残疾人、3528名困难群体(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代缴保费34.77万元。本年度累计发放城乡居民养老待遇1.31亿元、发放八大员工龄补贴697.84万元(其中,民教工龄补贴每人每月12.50元、卫生员等其他八类人员工龄补贴每日每月8.34元)、发放丧葬费150.34万元。累计收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8.46亿。四、存在的问题:1.需积极与人社局对接,强化合同工的工龄认定工作,切实解决他们待遇问题,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扩面难度大,有部分人员持观望态度,参保积极性不高,不主动参保。五、整改措施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逐步提高广大城乡居民参保积极性,鼓励经济状况较好的,选择较高档次缴费,提高个人账户积累,逐步提高养老水平。积极与人社局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对接,全力推进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工作和退费业务。六、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加大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力度,实现应参尽参、应保尽保。二是及时与税务部门、乡镇劳动保障张对接,做好2024年机关事业单位和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费征缴工作,确保参保扩面稳步推进,力争年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5.33万人。三是认真审核,做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待遇人员的养老金发放工作,落实好待遇调整工作,切实增强待遇领取人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四是强化基金管理,做好2024年职业年金记实工作,进一步保障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五是做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为参保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大力推进“一网通办”,积极引导参保人员通过网上办理转移业务,提升转移接续网上申请业务,满足参保群众便捷化的办事需求。全力推进企业和机关相关单位养老保险接续工作,切实维护好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六是认真落实基金财务制度,积极与财政、银行、税务等部门对接,确保及时掌握资金动态情况。定期与相关部门,做好对账工作,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确保养老保险基金安全、有效、稳健运行。七是做好退休人员和居民待遇领取人员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加强对认证工作的监督管理,杜绝冒领养老金,确保养老保险基金安全完整运行。八是加强稽核内控管理,制定和完善了相关内控制度,做到有章可依、有制可循,切实从制度层面降低经办风险,全面提升社保基金管理法治化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