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华阴市>
华阴市档案馆
华阴市档案馆
发布时间:
2024-03-26 09:36
单位名称
华阴市档案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存档案,提供利用档案资料,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服务。全市所有立档单位的监督、检查业务指导培训,保管提供利用。
住所
华阴市东岳路政府院4号楼
法定代表人
何元
开办资金
166.9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中国共产党华阴市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3.19万元
47.27万元
网上名称
华阴市档案馆.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夯实组织保障,档案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一是市委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成立,以市委办公室名义,成立了以市委分管领导为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市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等20个单位为成员的市委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我馆,明确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及具体要求,定期研究全市档案工作,为深入推进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夯实了组织基础。二是热烈庆祝第十六个“6·9”国际档案日,在市委、市政府机关大院及电机厂社区等,通过宣传横幅、播放游飞字幕、摆放展板、散发宣传单,走进机关、走进社区,开展档案宣传活动,取得良好社会效果。三是为切实把重特大事件档案记录完整、收集齐全、保管集中、利用充分,以市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关于加强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的实施方案》(阴办字〔2023〕32号),进一步明确了目标意义、主要任务及责任落实、工作要求,对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流程进行梳理、整理及明确了牵头部门,为进一步推进全市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四是严格对表对标《陕西省行政执法质量考评指标体系(2023年版)》要求,逐项进行对照检查,完成了行政权责清单表填写,并交由市委办(档案局)。(二)高度重视安全,管库安防设施更加稳固。一是制定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档案安全检查,配备专业安保人员,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排查,记实工作台账。二是严格规范管理制度,登记出入库、温湿度、查档记录等台账。三是及时对库房及档案开展除尘、放药及定期检查馆库线路安全等,今年以来库房更换防虫药物1次,确保档案管库安全万无一失。(三)丰富馆藏结构,档案接收门类更加齐全。共累计接收接收各类档案1100余卷(盒)。接待登门来访、电话、手机微信等方式接待查档利用者800余人次,调阅档案1500余卷(盒)。坚持每季度撰写档案利用情况分析、库房环境分析及档案利用实例,为宣传推广档案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四)狠抓信息化建设,“双套制”工作推进更加有力。一是利用SEAS7.5综合档案管理系统,对接收进馆的脱贫攻坚16个成员单位档案和近年来市委办公室移交的文书档案进行了著录工作,全年累计共录入简化目录2000余条,全文扫描20000余页,为有效保护档案资料,推进数字化工作做出了积极努力。二是为切实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集中时间,组织力量,累计在SEAS7.5综合档案管理系统扫描上传红色档案资料共计130余件,为保护红色资源、不断赓续红色血脉做出了积极贡献。二、社会效益情况坚持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开通了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绿色通道,在节假日和班外提供突发应急事件查档服务,对外地查档人员开展电话、信函查询预约服务,对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送档上门,践行群众路线,全力打造群众满意的服务窗口受到了广泛好评。全年共接待查档800余人次,微信、异地电话查档100人次,调阅档案1500余卷(盒);累计接收档案1100卷盒。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新馆项目建设工程总体进展较为缓慢,目前还没有达到省、渭南市对县级新馆项目建设的时限要求。二是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距离上级部门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整改措施:一是加强档案馆库建设与管理。加大督促协调力度,推进新馆建设,积极申报财政预算,谋划预搬迁工作,认真搞好搬迁前的盘库、清查工作,研究制定相关实施方案,确保档案资料安全有序转移,力争6月底前完成搬迁。二是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推进档案利用服务建设。全面推进馆藏民生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加强数字化录入利用,实现数字化查档,力争完成档案资源共享。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完善档案工作体制机制。主动对接,全面建立和落实档案工作档案主管部门、镇(街道)、市级部门三方责任制,增进局馆协调推进机制。二是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推进档案利用服务建设。全面推进馆藏民生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加强数字化录入利用,实现数字化查档,力争完成档案资源共享。三是加强档案馆库建设与管理。加大督促协调力度,推进新馆建设,积极申报财政预算,谋划预搬迁工作,认真搞好搬迁前的盘库、清查工作,研究制定相关实施方案,确保档案资料安全有序转移,力争6月底前完成搬迁。四是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工作。积极配合上级部门抓好“专业化能力提升教育培训计划”,组织继续教育,积极参加上级部门每年分层分类举办的档案人员岗位培训、专题业务培训和业务学习交流活动。五是全力做好渭南及市委市政府各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