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黄陵县> 黄陵县道路运输管理所(黄陵县交通运政稽查大队)

黄陵县道路运输管理所(黄陵县交通运政稽查大队)

发布时间: 2024-03-26 09:34
单位名称 黄陵县道路运输管理所(黄陵县交通运政稽查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维护运输市场秩序提供管理保障。道路运输经营许可与资质管理;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质管理;道路运输经营监督与违章经营处罚;道路运输质量纠纷调解;道路运输行业调查与统计。
住所 黄陵县桥山街道办县城北街
法定代表人 张虎岗
开办资金 62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黄陵县交通运输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15万元 142万元
网上名称 黄陵县道路运输管理所.公益 从业人数  3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及县交通运输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主要业务开展:(一)运输生产力持续增长,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在行业监管过程中,一是注重加强法规政策宣讲,强化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持续开展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各项工作要求宣传引导,推动行业良性发展。二是注重安全生产服务指导,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指导建议,精细化指导企业做好科学整改、风险防控和安全管理。三是注重提高信息平台工作效能,定期开展“两客一危一货”重点营运车辆违规核查整改工作,督促企业车辆所属监控平台及时传输数据,确保营运车辆入网率100%,稳步提高电子运单覆盖率,运输行业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拓展乡村振兴运输服务。一是紧抓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契机,发挥通村客运优势,按照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建制村通客车摸排工作,调整农村建制村客车服务方式,持续解决偏远行政村群众出行问题。二是为方便群众出行,县运司投放黄陵至西安班线车辆2辆。三是做好建制村通客车补助资金和油补资金发放,结合工作实际精心制定发放方案,按期完成通村客运补助资金发放工作。(三)落实落细管理事务,稳控运输行业健康发展。认真执行法律政策规定,加强汽修、驾培、源头治超行业管理,推动经营行为不断规范,服务质量稳步提升。一是按照各级铁腕治霾总体要求,扎实开展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工作,组织维修企业签订了《2023年环保目标责任书》。开展全面摸排、分类,日常巡查督促各企业建立危废库房,初步实现危废物品规范存放全覆盖,行业环保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二是规范驾培行业管理,配合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实施了县境内2所驾校培训能力核定验收,加强各驾校主体责任意识,完成黄陵驾校驾考科二、科三初验,轩辕驾校完成驾考科一、科四验收,为广大市民考取驾照提供极大便利。全年共培训学员1030名,取得驾照人员822名,资格证诚信考核、驾驶员继续教育、客货车辆审验等工作有序开展,我县驾培行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四)多措并举夯实措施,源头安全监管不断强化。一是按照局党委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安排干部职工进驻企业,推动企业车辆技术状况、人员培训和信息上报等工作良好运行。二是年初与各客货危运企业及驾校签订了安全生产年度目标责任书,督促各企业定期召开安全例会,分析安全形势和落实工作要求,解决存在问题。三是及时通报全国及周边出现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在全行业开展安全教育、检查行动,强化安全制度贯彻,重点对各客运站驻站人员协同企业管理人员执行“三不进站、八不出站”等规定,开展不定期检查。四是在落实责任、健全机制的基础上,把各类专项整治工作和隐患排查治理有机结合,督促企业全方位落实动态监控、常态化抽查、例保例检等安全措施和制度,做实做细应急预案,运输企业管控能力逐步增强。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是打造了新的交邮融合服务模式,投资40余万元,搭建县镇村客货邮融合服务点114个,设置便民招呼站10个,鼓励通村客车开展带邮件业务,初步实现邮政和运输企业降本增效双赢目标,交通惠民服务形象进一步树立。二是年内完成危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价9家,引导两类人员考取安全责任人、安全员证书;多措并举使得运输企业管控能力逐步增强。三是按期完成了54辆通村客运41万元补助资金发放工作,推动国家惠民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四是抓好场站发展。着力强化汽车客运站中心枢纽功能,打造“1个县城中心站+3个乡镇客运站”布局,配合交投公司完成资产移交划拨和田庄旧站拆除工作,目前,田庄新站建设已完成主体工程。同时鼓励各客运站灵活经营形式,利用自身场站场地转型扩展客货邮融合、商贸旅游集散功能,大力找准站场发展盲点提供延伸服务,进一步拓宽营收渠道。全年共输送旅客47.35万人,客运周转量同比增长35.81%。五是扎实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环保治理。依托维修企业质量信誉等级核定和电子档案建立及备案业务开展,认真执行省爱卫办病媒生物防治和延安市零星固废专项整治及县政府“蓝天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工作要求,着力加强县内112家维修企业秩序,分类施策督促三类以上52家维修企业建立危废物存储库房和管理台账,落实车间、地沟等区域防水漆喷涂和定期更换活性炭、吸附棉,提前完成24家烤漆房光氧催化装置改造任务,环保排放达标率100%,有力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环保任务取得实效。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问题:一是公共服务职能发挥不到位。在承担交通运输领域客货运、驾培、维修等服务职能的同时,还承担道路运输行业非行政处罚的安全生产指导、行政奖励和事业发展工作,任务量大面宽,权责不等造成监管难度大,影响交通运输服务领域整体功能发挥。二是行业发展潜力挖掘不到位。按照“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标准和全国示范县创建要求,客货邮融合发展、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等系列惠民政策引导措施和顶层设计不够完善,企业发展意愿不强烈,“合力办交通”理念不够深入,不能满足群众对高质量交通运输发展需求。三是职工队伍发展不平衡。整体年龄偏大,观念陈旧学习积极性低,创新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有所弱化,与新时期道路运输服务工作要求不相适应。措施:一是所领导班子充分认识道路运输在建设交通强县新征程中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自觉把道路运输服务工作放到综合交通、大交通中去定位、去谋划,积极推动道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融合。二是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局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强化行业管理和服务意识,大胆抓、大胆管,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和务实有力的举措推进各项工作有效实施。三是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廉洁风险同工作风险一体防控。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持之以恒纠作风顽疾、补能力短板、职责担责,确保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提高认识,坚定信念。深入巩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成果,充分利用全国示范县创建契机,大力支持通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和零冷线补助试点,重点做好市场准入、车辆选型、政策扶持等工作,确保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群众出行能够更加便捷。积极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逐步扩大服务范围,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国创工作提供坚实的道路运输服务支撑。(二)主动担当,敢于创新。筹资建设道路运输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全面提高行业服务能力。组织县内安全生产专家,编撰年度培训大纲,为干部职工和基层企业搭建业务学习平台,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知识水平和保障水平。同时以企业为主体、以站场为源头,提升客货运输、驾培、维修行业服务质量,强化重大节假日和重点时段市场管理,确保各类运输活动顺畅安全。认真自查和排查行业存在突出问题,加大宣传疏导力度,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内部、消化在基层,确保行业稳定。(三)严守底线,规范管理。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廉洁风险同工作风险一体防控。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持之以恒纠作风顽疾、补能力短板、知责担责,确保各项工作稳中有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2022.4.02--2027.4.02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荣获:二〇二二年度交通局党委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二〇二三年度巾帼文明岗(妇女联合会);无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