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测绘地理信息中心(榆林市自然资源档案馆)

榆林市测绘地理信息中心(榆林市自然资源档案馆)

发布时间: 2024-03-26 09:25
单位名称 榆林市测绘地理信息中心(榆林市自然资源档案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全市基础测绘任务和地理测绘成果的技术支撑,开展自然资源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
住所 榆林市开发区明珠大道天源路63号
法定代表人 张成英
开办资金 82.4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6.13万元 55.58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测绘地理信息中心(榆林市自然资源档案馆).公益 从业人数  3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中心在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一是强化主体责任,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市测绘地理信息中心领导干部“一岗双责”主体责任,坚决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定期与中心党员干部开展谈心谈话,了解知晓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及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廉政风险点的有效把控;二是强化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坚持落实市测绘地理信息中心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等党内生活制度。全年组织集中理论学习38次,安排业务学习6次,专题考试2次,开展主题教育党日活动3次,召开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1次,观看警示教育片4次,通过学习,全面提升党员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干部作风建设工作等的思想认识;三是强化教育引导,促进制度落实。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和清廉榆林建设,坚持落实市测绘地理信息中心组织的每周四集体学习和每周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意识形态学习、业务工作专业学习等教育的全员化和常态化开展。四是信息化基础设施维护及视频会议系统保障。定期对机房和LED屏等信息设备进行巡检保养,确保自然资源专网、市政内网、市政外网和互联网4套网络稳定运行,保障自然资源视频会商会议系统稳定运行;五是保障业务办公平台稳定运行并持续进行优化工作。完成了业务办公平台与省厅用途管制系统的对接,同时对各县市区局及时展开了业务填报培训工作,确保落实部、省厅通过系统上报业务的要求;六是保障数据归集与安全共享。优化了涉密数据的安全管理和适时共享规范化流程;结合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目录,完成了数据清单整理工作;严格按照涉密数据共享流程,及时处理了各类数据申请需求,全年累计完成109份数据共享需求,实现涉密数据的安全共享;七是档案规范化管理与数字化建设。完成了我局2023年以前提交的所有档案的整理入库和数字化工作,完成了2013年以前需移交市档案局档案的整理工作;八是推进测量标志普查工作。去年对我市中心城区范围内测绘控制点进行了普查维护;省测绘局下达的全市域测量标志普查任务已完成招标,作业单位正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九是挖掘榆林实景三维价值,提升应用场景深度和广度。推进实景三维成果应用与共享,在赋能政府管理决策提供全方位创新应用服务,通过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三维设计方案报审、不动产权籍调查三维成果管理和净空保护技术核查服务。不同层级的实景三维成果广泛应用于项目辅助选址、机场净空有效保护、地质灾害风险精准排查、确立光伏产业发展用地等场景;十是强化科技支撑。不断加强地理信息科技创新、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申报的《全国风光可再生能源设施追感监测与建设潜力评价》和《地市级空间数字底座构建关键技术及应用》的两个项目,分别获评全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申报的《榆林市“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项目,荣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3星河优秀案例奖。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3年,榆林市测绘地理信息中心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属各单位、局属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经市测绘地理信息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如期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自然资源部、陕西省自然资源厅的高度评价和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一是挖掘榆林实景三维价值,提升应用场景深度和广度。推进实景三维成果应用与共享,为赋能政府管理决策提供全方位创新应用服务,通过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三维设计方案报审、不动产权籍调查三维成果管理和净空保护技术核查服务。不同层级的实景三维成果,广泛应用于项目辅助选址、机场净空有效保护、地质灾害风险精准排查、确立光伏产业发展用地等场景;二是强化科技支撑。不断加强地理信息科技创新、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申报的《全国风光可再生能源设施遥感监测与建设潜力评价》和《地市级空间数字底座构建关键技术及应用》的两个项目,分别获评全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申报的《榆林市“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项目,荣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3星河优秀案例奖。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在思想上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具体工作、轻理论学习”的问题,对党章党规党纪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学习理解不够深,将其中的立场、观点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还不够;二是持之以恒地抓落实、解难题的劲头小了、韧劲减了,在面对突出问题时解决方法不多,思路不够开阔,缺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和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的精神;三是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存在跟踪不紧、指导不够的情况,尤其是针对一些廉政风险点没有做到经常性提醒,对于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并制止纠正。四、整改措施一是强化理论武装,练就过硬政治定力。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能力的基本途径,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原则,带头深学细研,积极参加集体学习,主动开展自主学习,学出坚定信念、学出绝对忠诚、学出使命担当,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强化使命担当,切实扛起发展重任。班子成员作为“关键少数”,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决心,树立更加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坚持干字当头、身先士卒、以上率下,发挥好“头雁效应”,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成效;三是严守纪律规矩,永葆清正廉洁本色。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持以身作则,做到清廉自守,不踩红线、不越雷池。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正确履职用权,自觉接受党的政治纪律约束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坚持把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到实处。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下一步,我中心将继续做好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平台的运维工作,加大网络安全的宣传和培训力度;保障涉密数据的实时安全共享;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加快国土空间信息系统平台升级改造和网络系统三级等保测评,优化信息化系统功能,全面提升我局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