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科技项目评估中心

榆林市科技项目评估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6 09:24
单位名称 榆林市科技项目评估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为榆林市科技管理提供服务。业务范围:科技项目论证、科技成果评估、科技项目绩效评估、科技人才团队评估、创新能力评估、科技项目经费概预算评估、科技培训服务等。
住所 榆林市常乐路35号
法定代表人 贺保飞
开办资金 30万元
经济来源 举办单位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科学技术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88万元 5.46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科技项目评估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榆林市科技项目评估中心在榆林市科技局的正确领导下,加强管理、完善措施、落实责任,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并圆满完成,现将工作完成情况及2024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主要工作(一)深入开展项目考察调研针对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要求,深入榆林华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榆阳区氢能产业两链融合试验区”项目进行了现场考察,了解了氢能研发、装备制造、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及氢能源综合运营管理情况,指导了创新载体项目申请书填报和建设方案编写;考察了榆林学院生命科学院在榆阳区建立的饲料桑引进示范基地;考察了榆林市榆阳产业园区管委会下属榆阳轻纺产业园,通过对榆林红柳制衣公司等4家轻纺企业考察调研,指导制定了《榆阳区秦创原轻纺产业“两链”融合试验区”建设方案》;考察调研了榆林红枣、山地苹果低产园改造、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沙蒿致过敏原和山东东营盐碱地改良示范项目。(二)积极参与项目评估论证参与了市科技局组织推荐申报2023年陕西省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评审会,参评项目共5项;参与了市科技局组织的2023年榆林市团队科技特派员评审工作,共评审13个团队130名特派员;参加了陕西省陕北矿区生态修复省市共建重点实验室承担的省教育厅2022、2023批次基地项目进展研讨交流会,会议聚焦“有效推进基地项目聚焦实验室发展方向,促进顺利结题和高效实施”目的,重点对煤气化渣生物土壤改良剂研发与应用、以气化渣为主要材料的绿植草毯制备及应用研究、陕北采煤塌陷地油莎豆改良土壤效应研究与应用示范、陕北矿区修复植物沙棘病虫害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基于云计算的陕北露天矿区排土场生态要素智慧检测系统研发与应用、沙地柏根际促生细菌在陕北矿区复垦中的应用研究与示范、菌糠气化渣复合基质对煤矿区污染土壤改良效果研究、饲料桑对陕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效应、基于物联网技术气化渣改良盐碱地效果智慧监测系统的研发与应用、陕北矿区湖泊红碱淖水生态环境变化归因分析等10大项目进行了研讨和论证;参加了榆林市第四批“榆林好产品评审会”,评选出45个好产品。三、参加了榆林学院承担省教育厅“小宗豆类作物全覆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榆林紫花苜蓿越冬返青关键技术及影响因素和陕北白绒山羊家庭适度规标准化技术集成与示范”3个服务地方专项结题验收会;四、组织参加了小纪汗煤矿“煤矸石综合利用制备陶粒可行性研究”项目论证会;五、参加了榆林学院2023级农艺与种业研究生论文开题汇报,指导了21名研究生开题方案论证。六、组织参加了榆林市荣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验收会;七、组织参加了榆林市明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施的“马铃薯贮藏库建设”项目验收会;八、参加了西安理工大学实施的“典型坝系流域山水林田湖草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结题验收会参加了吴堡县秦塞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微生物菌佰肥加工技术研究”、吴堡旺宇食品科技开发中心“陕北红枣汁红枣冲剂研究开发”、米脂县米如脂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申报了“小米食醋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佳县白云小杂粮加工厂“绿色小杂粮提质增效实用技术应用与示范”、榆林市华博源工贸有限公司“绿豆淀粉深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等5项科技计划项目验收会。九、指导了科技成果评议和科学技术奖申报工作指导榆林市横山区水产工作站完成了“无定河流域稻田养蟹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工作;指导神木和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申报了榆林市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陕北黑豆全产业链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一等奖;十、指导了院校学生实践活动1、参加了榆林学院2019级农艺与种业研究生专业实践汇报,指导了16名研究生的实践活动;2、参加了榆林学院2018级水保专业本科生专业实习实践活动,指导35名学生实践技能提升。3、指导“舌尖苜蓿绿色健康系列食品及产业开发”项目参加了第七届中国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榆林学院赛区一等奖。五、推动了榆林与中关村天合中心重大科技项目合作为进一步发挥北京科技资源优势,推动优质科技成果在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通过考察调研,为进一步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通过项目评估论证,为项目立项和有序实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科学依据;通过指导科技项目和成果申报,为企业或创新团队进一步开展科技创新注入了活力,同时有效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通过参与各类项目验收,可有效提高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管理部门的决策水平,为下一步制定项目计划提供了依据,规避了项目经费投入的盲目性,提升了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二)指导榆林市榆阳区健绿宝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技术改造,并指导申报了榆林市榆阳区健绿宝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沙盖菜品牌包装项目;指导榆林市横山区水产工作站“无定河流域稻田养蟹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申报了榆林市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指导了榆林学院生命科学院与榆阳区肉牛产业创新服务团队专利申报对接工作;指导榆林市庆腾煤炭运销公司完成了2023年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粉煤灰基混凝剂及絮凝剂在洗煤废水处理的应用示范”验收资料的编制工作。三、存在的问题2023年我中心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离工作实际需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一是创新意识不足。存在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用学到的政治理论知识改造世界观和人生观方面做得不够,表现为工作上满足于正常化、对工作标准要求的不高、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不能积极地用创新的思维去思考及解决问题,特色工作不明显。二是人员综合素质仍需加强。中心工作人员对榆林科技服务、科技创新平台对于榆林经济的推动作用认识不足,在了解企业情况及问题时沟通不足,不能真正的了解企业的现状及意图,对提出的一些问题和要求不能做出迅速的反应,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四、整改措施为推动中心的快速发展,深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四、整改措施创新工作方法,要求每位工作人员必须有自己的工作思路,同时加强培训,多学习。在工作中多交流,及时了解工作进度,打造舒适愉快的工作环境,对于工作突出者应及时予以表扬。是增强创新意识,大胆解放思想,立足于本职工作,着眼长远,加强调查研究细致化,进一步做好科技相关工作。加大科技项目评估中心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进一步向市科技局相关领导汇报工作,解决存在问题,促进中心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市科技评估中心紧紧围绕全市“123456”科技工作思路,提升工作能力,细化工作任务,规范工作程序,壮大工作力量,夯实工作责任,确保市科技局工作部署落地见效,为全市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强化学习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定期组织中心工作人员和评估业务人员,学习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学习中省市科技工作部署,学习科技评估业务知识,不断提升工作人员履职尽责能力和水平。二、紧扣全局工作,细化工作任务。按照全市“123456”科技工作思路和工作部署,制定科技评估中心工作任务清单,围绕“一个中心”,建设陕甘宁蒙晋区域科创中心,重点加强创新能力评估工作。围绕“两大基地”,打造秦创原能源产业先行区(示范区)和未来(新兴、特色)产业创新集聚区,重点推进科技人才团队评估工作。围绕“三大引擎”,创设能源陕西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社会力量办奖,重点开展科技项目论证和科技成果评估工作。围绕“四类主体”,积极参与服务科小、高企培育工作,全面加强与市局各科室、下属单位、各县市区的业务协同,大力推动与市域各类科技协会、服务机构交流合作,主动对接榆林秦创原主副中心拓展科技评估工作。围绕“五个专项”,有针对性的切入市县联动重点专项、揭榜挂帅重点专项、成果转化重点专项、人才引育重点专项、筑梦小屋重点专项科技评估工作,围绕“六大计划”,重点开展科技项目经费预算评估和科技项目绩效评估等工作,全力保障市科技局年度工作任务落地落实。我中心将完成科技成果评价50项,着重把控科技成果质量,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及专家库,对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医疗机构等,把各个行业的权威人士,科技人才吸纳进专家库,这样即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发掘好的科研成果,也可对项目组进行指导,完善项目。三、突出业务绩效,规范工作程序。采取项目化、工程化、精细化管理方式,分项目制定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科技项目论证、科技成果评估、科技项目绩效评估、科技人才团队评估、创新能力评估、科技项目经费预算评估工作程序,确保科技评估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实效化开展。加大对技术开发类成果发掘力度,鼓励煤化工企业及制造业申报科技成果。2023年,科技成果申报主要集中在医疗机构,成果类型单一,我中心将在2024年,着重发掘煤化工及制造业的好的成果项目,榆林本就是能源发达城市,有很多的技术都达到国内领先,甚至国际领先,我中心将主要跟进榆林本地的大型煤化工工产,深入调研,争取把好的项目成果发掘出来,就地转化。四、加强内引外联,壮大工作力量。在现有专家库的基础上,按照统一建设、分类管理、规范使用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扩展科技评估专家库,完善专家遴选与聘任制度,优化专家管理与服务模式,组建具有榆林特色、适合产业发展、符合科技项目评估需要的高质量科技专家库。努力培养、引进一批有较高知名度、讲信誉、有权威的科技咨询服务机构,实现中介服务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研发辅助账设置等服务。五、健全管理制度,夯实工作责任。以打造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单位为抓手,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责任明晰、管理有效、廉洁服务的制度体系,不断提升科技评估中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