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定边县> 定边县教学研究室

定边县教学研究室

发布时间: 2024-03-26 09:09
单位名称 定边县教学研究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开展教科研活动,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负责全县各类中小学、幼儿园教学质量监测、管理、研究、指导、检查、规范工作;负责高中考成绩统计分析工作;管理和配备教学仪器。
住所 定边县东正街
法定代表人 姚永春
开办资金 10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定边县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0.37万元 91.13万元
网上名称 定边县教学研究室.公益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定边县教学研究室坚持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学习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榆林市县区教研室2023年目标责任考核重点内容》《定边县教学研究室2023年目标管理任务书》及“定边县2023年教育体育工作会”具体要求,继续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加快高质量教研体系建设,为我县教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撑,各项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及取得成效(一)党建引领服务常规,提高教研工作水平1.基层党的建设工作。教研室积极学习践行二十大精神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强党对教科研工作的领导。夯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年度党建工作任务及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要求,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坚决夯实意识形态工作,积极落实“双培养”、“双报到”机制,每周开展1次教研员政治讲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了党员干部“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做到了“两个维护”。(二)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教研室继续推进“课堂革命·陕西行动·榆林实践”。开展了全县落实双减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集中展示了学校落实“双减”和推进“三个课堂”建设的显著成果,分别展现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科集体备课活动,突出呈现了学生社团开展常态,真实分享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集体备课实施策略、“双减”工作具体做法。3.区域示范教研工作。教研室继续加强区域示范教研工作,实行领导班子包段、中层干部包共同体、专兼职教研员包校责任制,在共同体、名园+的基础上,按照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四个学段进行划分,切实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和高效课堂建设的持续发展。4.“双减”教研指导工作。教研室继续把“双减”教研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组织开展了第三批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示范学校”评选活动和第三届义务教育学校作业设计案例评选活动。5.“试点项目”建设工作。教研室以“典型引路、以校带校、以点带面”的途径,继续加大新样态、新教育建设,全面推行语文整体改革。6.学前教科研工作。教研室进一步深化学前教科研工作,集中开展学前教育“名园+”区域大教研活动,并选派中小学名师和小学低段教师指导活动,有效促进幼小衔接,通过活动推广自主游戏优秀案例,提高自主游戏活动质量,帮助幼儿园实夯实“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7.中高考备考工作。教研室精选省内中考一线教学专家,分别在定边二中、定边三中、定边五中、定边六中组织召开了2023年中考备考研讨会,选派53名高三教师赴西安参加“陕西省2023年高考名师指导高效备考策略暨教学案例剖析与命题趋势分析研讨会”及113名初中中考科目任课教师参加在西安举办的中考研讨会,研讨会以教师汇报课、专家示范课、专家讲座,交流研讨,专家答疑等形式进行,基本覆盖全县初、高中毕业年级所有教师,帮助教师更好地吃透学业质量标准、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指导教师解析教材、改进教法,把握陕西省中、高考命题趋势,突破备考瓶颈,促进中、高考质量的整体提升。8.规范课程实施工作。教研室全面推动学校思政课及课程思政工作,分别在第二中学、向阳小学组织开展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课程思政培训”活动,在彩虹小学开展了“小学科学”专题培训暨大教研活动,举办了全县“加强党建引领推进红色文化基因进校园暨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培训”活动,邀请省内专家及县内优秀教师进行示范教学和专题讲座培训,为我县课程思政及科学教学工作提供了范例、开拓了思路、指明了方向。9.语言文字达标建设工作。教研室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实施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三)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书育人能力10.骨干队伍建设工作。教研室积极推动校(园)长、班主任、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三支队伍建设,通过活动夯实骨干教师年度工作任务,落实过程督查及年度考核工作。充分利用区域教研、共同体活动,切实发挥骨干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11.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工作。教研室根据《榆林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管理办法》,规范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工作流程,指导学校高质量完成了市、县级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工作,引领各学校扎实开展了“一人一题、一课、一文”校本研修,推动了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深入开展,全面提升了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12.课题研究工作。教研室进一步加强教师、教研员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立项、研究、结题工作,注重过程性指导,强化课题研究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及推广度,坚守学术诚信和学术规范。2023年县级课题申报376项,立项256项,结题185项。市级课题申报260项,立项126项,结题119项。省级申报45项,目前正在审核当中。13.教育教学成果评选工作。教研室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成果数字化评选机制,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采用县、校查重打假等手段,杜绝教师网上下载和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切实评选出一批好作品,通过入校指导,帮助学校形成了一批优质教育教学成果,并能通过校刊、校报、网络平台等进行交流应用。本年度,各学校申报教育教学成果1165篇,经过专人评审,共评出683篇,优秀组织单位6个,获奖作品择优在2024年《定边教育》推广交流。2023年高质量编印《定边教育》共4期。14.试题库建设工作。教研室按照《定边县中小学试题库建设使用方案(试行)》,继续完善、规范试题库建设,利用“云教务、教研”管理平台,组织教师深入开展命题研究。各学校教师能够根据监测节点,按要求、按科目录入整题。监测过程中,在题库中选取了部分富有价值的试题进行参考应用,实现试题研究为教学服务。(四)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15.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教研室依据《定边县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具体要求,开展了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按要求指导、督促学校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效果、思想品德、劳动实践、音体美素养等纳入学生日常考核,通过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学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定。为教师提高个人素质、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夯实教育教学过程提供了参考。16.“三会”比赛工作。教研室根据市教育局、教研室及县教体局安排,在定边中学成功举办了“定边县第六届中学生诗词大会”“定边县第七届中学生成语大会”“定边县第九届规范汉字书写大会”,经过比赛,先后共评出集体奖36个,教师指导奖36个,学生个人奖144个。在全市诗词大会中,我县田园小学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在全市成语大会中,我县第二中学、定边中学分别取得了初中组第一名、高中组第三名的骄人成绩。在全市规范汉字听写大会中,我县希望小学、第八中学均取得第三名的优异成绩。通过“三会”比赛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了文化自信。(五)服务教育管理决策,提高决策服务水平17.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教研室按照教体局安排,分别对全县三、六、七、八、九年级进行了质量抽检,监测采取统一制卷、统一时间、闭卷测试,集中评卷的方式进行,通过多角度分析成绩,为学校改进教学管理、优化课堂教学及教体局决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18.发展共同体工作。教研室系统的搭建了共同体优质教研自主平台,各共同体通过区域教研、课例研讨、送教下乡、综合实践活动、思政教育等活动,在教师队伍管理、教学方式转变、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德育工作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19.责任督查工作。教研室按照教体局责任区督查要求,及时进校检查督导,根据《定边县义务教育学校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定边县高中学校目标管理考核细则》教研工作部分,对标开展过程性考核,考核覆盖全县所有中小学,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全面掌握各学校教科研工作情况,撰写考核汇报材料,为教体局年终目标责任考核提供准确客观依据。20.安全包片检查工作。教研室按照教体局《校园安全工作计划》及季度校园安全检查要求,按季度及时进校检查,认真对照指标体系,及时发现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严格考核打分,如实汇报检查考核结果,跟进整改进度,圆满完成了年度的工作任务,为全县校园安全构建贡献了力量。21.教研动态宣传工作。教研室积极跟踪教科研工作动态,根据开展工作,一年来认真撰写并发布教研宣传报道61篇,及时向县教体局、市教研室上传报道稿件61篇,有效推动了教科研工作在校、县乃至全市的影响。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专职教研员严重短缺,专业结构不合理,学科覆盖不全面,工资待遇较低。导致优秀人才不愿担任教研员,教研人员研究指导不精准,专职教研力量相对薄弱。2.兼职教研人员均为各学校一线优秀任课教师,工作任务较重,正常教学期间不能抽调开展工作,只能利用周末抽调部分兼职教研员开展部分研究工作,不能深入其它学校开展教学教研指导工作,引领、指导等实际作用发挥不够明显。3.专职教研员承担教育类工作及活动较多,深入课堂、潜心研究时间明显不足。三、取得成绩及努力方向2024年,我室将集中力量落实上级教科研部门的决策部署,巩固“双减”成果,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策略及方法,发挥骨干及“室坊站”引领作用,形成一批高质量教育教学成果,持续构建高效协作的教研体系,为我市县域教科研工作发挥作用、贡献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