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共城固县委党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适应加强党的建设,适应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的需要,培训党员、干部,培养各种人才。 | |
住所 | 陕西省城固县西环二路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熊志银 | |
开办资金 | 349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城固县委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75.83万元 | 373.3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聚焦“为党育才”,在理论武装上持续用力。切实担负起为党员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全年共举办联办各类培训班27个班次55期,培训干部8400余人次。其中,创新举办“万名党员进党校”等培训活动10期,轮训学员1066名,延伸了基层党员干部培训范围。举办学制1个月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期。配合组织部举办培训班25期,配合县委、县政府部门举办团、青、妇、民族宗教、纪检监察、绿色生态、档案管理等业务工作培训班19期,培训规模及覆盖面均创历年新高。创新提出镇(街道)党校建设工程,督促指导全县17个镇(街道)党校全面建成运行,向各镇(街道)指派1名片区包抓领导和专职老师指导各镇(街道)党校日常教学工作,形成“县委党校+镇(街道)党校”两级培训新模式,打通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最后一纳米”。2、聚焦“为党献策”,在调查研究上持续用力。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咨政工作的实施方案》《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围绕粮食安全、县级镇(街道)党校规范化建设、微党课典型案例、乡村振兴等开展调研,形成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的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17篇。其中,《对城固县加强耕地保护的调研与思考》被《城固调研》采用刊登。《大力推动稻渔综合种养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荣获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第37次理论研讨会征文一等奖,城固县委党校荣获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第37次理论研讨会征文组织工作先进单位。申报省委党校中特研究中心课题1项、市委党校中特研究中心课题2项全部顺利结项。联合县委宣传部、县延安精神研究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征文活动,对6名优秀作者进行表彰奖励,掀起全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3、聚焦思想引领,在宣传引导上持续用力。开展理论宣讲93场次,受众7000人次。其中,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两会精神等专题到部门、乡镇开展宣讲65场次,开展“汉水悠悠家国情”系列微党课宣讲180余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理论宣讲平台,策划志愿服务项目活动累计146次,总时长2454.21小时,覆盖群众万余人次。4、聚焦高质量教学,在打造名师名课上持续用力。制定《名优课程开发规划》《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组织14名教职工进行授课擂台比武、教学竞赛5次,推出主题课程16堂。利用上元观会议遗址、小河口会议旧址、莲花池村等独具特色的资源禀赋,精心打造涵盖党性教育、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等现场教学点7个。持续打造“汉水悠悠家国情”微党课品牌,推出《点燃汉中大地革命火种第一人》《西北联大——在抗日西迁中播撒西北高等教育的火种》《李固遗风代代传》3篇新作,举办“微党课新课开发集体备课研讨会”“党群系统、政府系统、事业单位系统微党课大宣讲”活动,《汉中日报》、城固发布、城固党建等主流媒体争相报道,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出版的第16期《党课参考》以《这堂精致的党课为何如此动人》为题,对开发微党课的创新做法进行了刊载,获评城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优秀微宣讲志愿服务项目”。2023年底,到市委宣传部、市纪委、市委党校、市政府办、县区兄弟党校及我县镇办、企业、学校、军营开展宣讲180余场、受众16000余人,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和学员一致好评。5、聚焦目标导向,在从严治校上持续用力。一是打破“你读我听”学习模式,以周四固定读书日为学习形式,开展中心组学习12次,例会及读书会学习80余次,交流发言34人次,定期邀请上级党校或知名院校教授到校授课,推荐1名教师参加“川陕苏区红色干教联盟首届微党课比赛”并获优秀奖,推荐1名教师参加省委组织部举办的全省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班主任培训并获“三等奖”,有效增强了教师“为党育才”的理论功底,为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效奠定了坚实人才基础。二是将2个股室重新划分为4个股室,进一步明确了各股室工作职责,出台3项管理办法,建立了用制度管人、靠制度办事的工作氛围,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1名。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我校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校姓党理念,牢记“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使命,持之以恒抓好干部培训、理论宣讲、科研资政、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有力提升了党校办学治校水平。先后被省委党校评为第37次理论研讨会征文组织先进单位,被县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评为“五星党组织”,被县委宣传部评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集体。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针对“坚持质量立校,教学、科研、咨询水平与一流院校还有差距,缺少有市县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大家’,名课不多。2、改进措施扎实推进实施《名师培养工程方案2024年—2026年》《名优课程开发规划2024年—2026年》,持续举办全校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培养选拔一批在县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每年至少更新2节专题课、3节微党课、2节现场教学课,不断提升党校名师名课影响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做好办学质量评估。牢牢把握“党校姓党”基本原则,不断加大经费保障、基础设施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持续推进“红色学府、新型智库”建设目标,深入实施“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战略,以省级办学质量评估为契机,推动党校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扎实推进理论宣讲。持续抓好党的最新理论、“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汉水悠悠家国情”等专题宣讲,有针对性地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三是积极谋划干部培训。按照新修订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使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更加系统深入、政治训练更加扎实有效、履职能力培训更加精准管用,努力造就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城固各项事业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四是纵深推进科研工作。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省市县重要决策、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形成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调研报告咨政参考。全年撰写理论文章不少于8篇,力争2篇文章在省市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征文及课题立项中获奖。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省委党校评为第37次理论研讨会征文组织先进单位,被县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评为“五星党组织”,被县委宣传部评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