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中心在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业务开展情况2023年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财政投资评审职能,拓宽评审领域,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充分发挥财政投资评审职能,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力度,截止到11月底,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共完成了华阴市工商局小区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华阴市二华灌排干沟综合治理工程、华阴市东兴路南延(华城路-长城路)道路工程等71个项目评审,送审金额59947.17万元,审定金额55929.75万元,审减金额4017.41万元,审减率6.7%。节约的财政资金,用于后续民生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建设。进行了财会监督专项行动,落实了分领域重点问题整治自查,检查八项分领域相关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及措施,完善了制度建设中5项机制;成立华阴市财政局财会监督工作专班(以下简称“工作专班”);三是配合完成了财政部陕西监管局关于开展基层财政部门财会监督履职情况调研;落实财政局85号文件,财会监督检查工作专班9月8日至15日对华阴市民政局、林业局、文旅局、工信局、教科局、热力公司等6家单位开展会计和评估监督检查工作,目前检查工作已接近尾声,9月20日将检查结果及附件报送渭南市局。联系渭南市局财政监督检查一科,使用地方预决算公开情况填报系统,完成统计对象维护,上报2022年预算公开、2021年一级部门二级单位决算公开情况。二、社会效益情况截止到11月底,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共完成了华阴市工商局小区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华阴市二华灌排干沟综合治理工程、华阴市东兴路南延(华城路-长城路)道路工程等71个项目评审,送审金额59947.17万元,审定金额55929.75万元,审减金额4017.41万元,审减率6.7%。节约的财政资金,用于后续民生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建设。节约了财政资金,用于后续民生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建设。持续加强与建设单位的沟通协调,在保证项目正常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降低项目投资,确保项目在概算投资内完成。我们在时间紧、任务重、技术不断更新,尤其在当下疫情频发的艰难时刻,攻坚克难,服务大局,高效的完成了上级交办的评审任务。 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评审任务数量多,专业技术人员欠缺,只能满足基本的财政性投资评审业务;评审项目涉及专业繁杂,而我们的技术人员仅熟练掌握市政,绿化等专业,像会计类、农田水利定额、交通定额我们还在工作中摸索学习;评审的范围和力度不够,在工程预算的方案上只做到了审而未涉及到评。在专项行动过程中,主要困难有:一是财经领域相应问题数据涉及部门交叉,汇集整理较为复杂;二是台账版面格式分发填写未能统一,最终进行了二次总和并调整样式;三是任务完成进度上,牵头股室与配合股室行动衔接步调缺乏协调性间接增大了任务完成难度。(以上困难均已解决并按时报送相关资料)(二)整改措施进一步确保评审质量,评审中心在项目评审工作中,严把“三关”:一是把好“项目评审资料受理”关,评审资料是项目评审的基本依据,以收集、分析资料开始了解项目的立项是否合乎程序,施工图是否规范,是否通过图审,预算编制是否规范完整等。二是把好“项目初审、复审、稽核”关,所有项目的评审,通过初审、复核、稽核、并经项目单位意见反馈作合理修改和调整,确保评审质量。三是把好“项目评审报告出具”关,评审报告的质量关系到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拨付的重要依据,每一份评审报告必须通过规范的评审程序和流程,以求达到质量最优。四、下步工作计划2024年,我们会在认真完成局下达的目标责任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我中心的专业技术培训,与相关业务股室建立联动的工作机制,使财政投入到建设领域的资金都能纳入评审范围,不断提高评审的效率和质量,继续强化专业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切实提高评审中心全体干部的专业素养。过去的一年,评审中心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只能说是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当前评审工作任务比较重,压力比较大,在今后的工作中,全体工作人员决心再接再厉,积极努力,克服不足,发扬优点,力争在2024年使财政评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财政事业做出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