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杨凌示范区>
杨凌气象局
杨凌气象局
发布时间:
2024-03-25 16:35
单位名称
杨凌气象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本行政区域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管理体系、气象法规建设、气象行业规划、气象防灾减灾、气象业务管理、气象科技攻关与成果推广、气象宣传教育。
住所
杨凌示范区城南路与水运西路十字口向东50米。
法定代表人
李建科
开办资金
3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陕西省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36万元
93万元
网上名称
杨凌气象局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陕西省气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坚持聚焦重大战略和核心需求,全面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在杨凌落实落地,市县两级政府分别印发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加快实施重点项目,气象国际交流合作平台项目纳入示范区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杨陵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项目获发改局立项,完成旱区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市政集中供暖项目和杨陵区防灾减灾气象信息平台项目建设,建成农业气象开放实验室和众创平台,开发旱区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和旱区种业气象服务系统,气象发展环境得到优化,气象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以深化局校合作提升气象科技创新水平。分别与西农大农学院和省杂交油菜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在农业气象科技创新、项目联合申报研究、农业气象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联合西农大等科研院所组建专家联盟,联合组建旱区农业气候资源高效利用团队入驻农业气象众创平台。成立旱区农业气象服务技术研发团队,围绕旱区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体系构建、旱区农业气候资源供需匹配研究及作物长势自动化监测评估技术展开攻关研究。发表科技论文3篇,其中SCI1篇,EI2篇,研发基于作物模型的旱区主要粮油作物长势监测技术,旱区农业气象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持续扩大合作交流,成功举办第九届全国农业与气象论坛。以特色气象服务提升现代农业服务保障能力。凝练育种作物发育期气象指标和灾害指标,制定种业气象灾害迭进式服务流程,面向杨凌各大科研机构在育种作物关键生育期及有重大气象灾害过程时开展种业气象服务。制定设施农业迭进式气象服务流程,针对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结合作物生长指标及棚内气象要素预测结果,多渠道开展精细化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组建工作专班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作物调查20余次,发布农业气象服务产品92期,通过台账式管理,以精细气象服务保障春夏农业生产,助力乡村振兴。牢记国之大者,联合示范区农业局和西农大农学院加强夏粮和小麦育种抢收保丰收工作,强化针对农业种植大户和农机手的气象服务,保障粮食安全。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全面深化改革,有效提升法治建设和科学化管理水平持续深化“质量提升年”行动。以“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制定方案、明确目标、细化措施,深入开展“质量提升年”行动,深化业务体制改革,持续解决制约气象高质量发展基础性、关键性问题。强化科学管理推动质量提升。严格按照要求开展选人用人、职级晋升和岗位聘用等工作。制定印发青年干部培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通过搭建平台、岗位锻炼和扩大交流加强青年干部人才培养。开展财经纪律自查,全面加强计划财务管理,预算执行进度均达标。制定计划深入开展重要节点重大事项气象宣传,不断提升科普宣传能力。压实安全责任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有计划的开展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更新行政审批清单4项,开展“互联网+”监管工作,认领更新监管事项17项。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加强防雷安全管理,组织开展检查3次,下发告知书16份,全年气象社会管理领域未出现安全生产事故。持续拓展专业气象服务,全年收入221万元。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对标杨凌示范区履行国家使命,承担国家旱区农业科技创新国家队任务,人才储备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领军型人才不足。二是对标示范区全省农业创新驱动总窗口定位,与各大创新中心、西农大各学院等交流合作还不充分,农业气象关键技术研发还不深入,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还不够。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度融入杨凌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二是加快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进一步促进气象应用与农业科技的深度融合与发展,更好助推示范区履行国家使命。三是推动国家旱区农业气象服务中心项目立项,积极推进市厅合作协议项目落地,加快杨凌“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各项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