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太白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县创业贷款担保中心、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服务和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创业工作发展。全县城乡劳动力劳务输出、职业介绍、公益岗位开发,用工信息发布,就业创业培训,失业保险收缴及补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再就业援助及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咨询服务,指导各镇社会保障服务站业务开展及统计工作等。 | |
住所 | 太白县县城北大街41号 | |
法定代表人 | 马鸿天 | |
开办资金 | 36.9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太白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6.94万元 | 32.2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3年4月19日,单位开办资金由478.17万元变更为36.94万元。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坚持精准发力,确保就业登记质效。1、中心成立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工作专班,深入辖区企业、门店等场所进行现场数据采集、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建立台账、分类筛选、实名登记;2、通过有效把握事业单位、公务员及社区工作人员招考等有利时机,摸清人员信息,及时录入系统;3、联合县劳动监察大队深入企业、建筑工地,对符合条件人员进行现场数据采集,加强数据比对核查,全面提升城镇新增就业信息质量。(二)狠抓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实效。1、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宣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政策;2、结合县域特色产业、企业发展需求和个人培训意愿,按需分类组织培训。截止目前,组织开展农产品购销员、养老护理员、前厅服务员、物业管理师等特色工种20班次703人,实现就业223人;3、对培训机构上报的开班申请、课程安排及学员日常管理情况进行严格审核,切实保障就业资金安全和使用效能。今年,发放培训及生活交通补贴共计725人115.77万元。(三)发挥公岗作用,实现困难就业兜底。我们继续按照“因需设岗、以岗定员、总量控制”的原则,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监督检查工作力度,8月份,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公益性岗位运行情况全面自查,深入镇村对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上岗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对自主创业、人员身份存疑等问题及时整改。并将44名防疫排查专岗进行了转岗,并做好动态管理,确保公益性岗位管理工作健康有序。今年,公益性岗位目前在岗从业人员276人(其中镇村级263人,县区13人)。(四)突出平台推送,就业工作稳中有序。1、全力搭建企业用工和劳动力供需平台,陆续开展“春风行动”、“苏陕劳务协作”、“四市促就业”、民营企业服务月等系列招聘洽谈活动,服务于用人企业和广大群众。2、通过“线上招聘”、“线下输送”抓细抓实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05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8.7%;其中劳务输出8101人,创劳务经济收入2.35亿元,“点对点”输送返岗复工直通车5班次110人,确保了全县就业工作稳中有序。(五)致力稳岗就业,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作用。1、深入企业开展就业服务政策宣传解读活动,通过“一网通办”数据共享平台,引导企业积极参保。2、巩固提升基金管理专项整治成果,通过大数据比对,开展基金风险排查、疑点数据核查,力保落实中省市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相关政策落地见效。3、继续做好线上线下农民工一次性生活补助、失业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申请受理,严格政策界线,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今年,发放失业保险金22人次3.78万元,失业补助金53人次6.37万元,农民工一次性补助5人次3.93万元,跨省转移支出3.15万元,稳岗补贴35户69.01万元。(六)优化创贷扶持,加大创业带动就业力度。秉承应贷尽贷的原则,对个人创业、合伙经营组织及小微企业等重点群体给予支持,开展网上申贷,使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者均能享受到创业扶持政策。今年,累计发放创业贷款43户2153万元(其中个贷35户433万元;小微企业无担保贷款贴息8户1720万元),带动就业131人;发放脱贫劳动力一次性创业补贴12人6万元。(七)狠抓政策落实,全面落实就业惠民政策。1、为推动就业创业政策有力落地落实,通过印制政策宣传彩页2万余份、宣传条幅,发放政策宣传纸杯、抽纸、手提袋、围裙等形式,不断提升就业创业政策知晓率。2、简化申报手续,扎实做好各类各项补贴的申请、发放工作。今年,累计发放跨省就业一次性交通补助1194人59.7万元、一次性求职补贴221人11.05万元、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21人2.1万元,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25人15.52万元,全面落实就业惠民政策。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我中心以着力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落实就业优先战略为目标,强化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措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全县新增城镇就业768人,占全年任务的128%;失业人员再就业15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4%;全县公益岗位累计发放补贴共计156.4万元;失业保险参保3604人,占目标任务的100%;组织开展职业就业技能培训70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053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8.7%;创劳务经济收入2.35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153万元(其中个贷35户433万元,小微企业贷款贴息8户172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1500万元的143.5%,带动就业131人。今年累计发放脱贫劳动力跨省就业一次性交通补助、一次性求职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1448人78.85万元;为25名灵活就业人员申报社会保险补贴15.52万元。发展培育宝鸡海棠酒店有限公司海棠太白度假酒店为我县就业帮扶基地。绿旺食用菌农业专业合作社为我县社区工厂,兑付一次性就业奖补资金21人4.2万元,带动就业126人。全年就业创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用发挥不够,组织机构不健全、业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2、培训形式单一,培训课程时限设置较长,农村劳动力人群文化层次较大,培训意愿不强,组织培训的难度较大。(二)改进措施。1、凝聚县、镇、村(社区)工作合力,完善县、镇、村公共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建设集“岗位信息发布、就业创业政策、就业创业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平台全流程信息化,充分发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用,健全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机制,提升业务人员综合素质。2、结合群众需求,积极协调培训机构,将培训课程时限设置为短期课程,采取现场、网络、游戏模拟等多元化分段培训方式,让各类劳动者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培训意愿。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以稳就业、促就业,把稳就业基本盘。1、多途径、多举措,确保城镇就业实效。2、抓培训、强技能,提升就业创业质效。3、强保障、严管理,实现困难就业兜底。4、专平台、精推送,就业工作稳中有序。(二)以全覆盖、促和谐,织密就业保障网。1、多渠道、广覆盖,提高群众知晓率。2、优服务、控风险,持续援企舒困保民生。3、强政策、优扶持,加大创业带动就业力度。以提升就业质量为主线,以落实就业扶持政策为重点,以优化就业服务为保障,以过硬作风凝聚工作合力,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确保全年工作任务的完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