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中心敬老院

汉中市南郑区中心敬老院

发布时间: 2024-03-25 15:26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中心敬老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障农村五保、优抚、三无对象正常生活;对农村五保、优抚、三无人员提供吃、穿、住等相关养老服务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阳春镇付家河村
法定代表人 熊进
开办资金 142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54.5万元 1356.5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中心敬老院.公益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3年,汉中市南郑区中心敬老院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能力水平,提升机构内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当前,我区投入使用的敬老院共7所,其中:1所中心敬老院、4所区域敬老院(黎坪、新集、法镇、碑坝)及2所护理院(青树护理院和高台护理分院)。(一)严格按照《陕西省农村五保供养机构管理办法》,认真做好全区城乡特困人员的集中供养管理服务保障工作,切实做到老有所居、病有所医、娱有所乐。(二)不断提升单位整体的养老服务质量。对院民居所进行“适老化改造”,全力提升院民的幸福指数。强化干部职工作风能力,确保在院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三)完善入住院民档案资料,逐步实现了电子化管理。严格依照《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整治指南》,逐条对应,对标达标,规范档案管理,充实档案资料,建立完善的文本档案。并依托信息化平台,不断完善基础资料,建立信息数据,做到文本信息与电子档案相对应,无出入,确保每名城乡特困集中供养人员个人档案资料的真实准确性。(四)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完善,严格执行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不断强化“四个安全”(即:食品药品安全、人身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杜绝一切安全事故。严格夯实各级管理人员责任,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监管到位。各区域敬老院和中心院内各科室加强协同配合,严格执行城乡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政策,共同促进特困供养机构服务提质增效。(五)开展一系列文娱活动,让在院的特困供养人员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重阳节来临之际,我院加强与南郑区桄桄剧团的联系,让非遗文化走进敬老院,温暖的笑容在老人的脸上随处可见,进行开展“同吃团圆饭,共迎幸福年”迎新春活动,工作人员同老人们一起贴窗花、包饺子、悬挂中国结,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浓浓的温暖以及浓厚的年味。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各敬老院承担着全区3000余名城乡特困对象的集中供养工作,共设有床位1072张(其中中心敬老院332张、4所区域敬老院共430张、高台护理分院230张、青树护理院80张)。截至2023年12月,全区集中供养852名特困人员,其中:中心敬老院259人、法镇区域敬老院109人、新集区域敬老院67人、黎坪区域敬老院70人、碑坝区域敬老院96人、青树护理院58人、高台护理分院193人。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干部队伍素质需进一步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二是院内基础设施还需继续配套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还需加强。三是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不足,缺乏务实创新、迎难而上的工作干劲。(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积极与有培训资质的机构联系,定期来院开展养老护理、心理咨询、消防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干部职工专业素质。二是加大对敬老院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安全检查、防火巡查、设施设备检修等活动,加强物防、技防措施,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确保安全稳定。三是建立完善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考核、评议、评估制度,建立服务人员绩效考核、优秀员工奖励机制,奖罚并重,赶超先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持续抓好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作风能力建设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二)强化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提升服务人员素质,加强机构的服务保障能力和安全管理能力。(三)按照星级敬老院检查评估情况反馈,进一步补齐短板,力争达到省级四星级敬老院评估检查标准。(四)不断健全完善敬老院机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各机构负责人为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实现安全良好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