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君县彭镇中心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小学学历教育,教育督导,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宜君县彭镇偏桥街 | |
法定代表人 | 崔运动 | |
开办资金 | 104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宜君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55万元 | 67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宜君县彭镇中心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教师形象。以师德建设为抓手,强化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加强学习,创建良好的师德师风。利用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对过去一年来我校涌现的先进教师进行表彰,为了促进老师的凝聚力开展了教职工运动会、冬至集体包饺子等,有12人参加了2023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提升专题网络培训。积极开展教学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本学期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从坐姿、握笔姿势、课堂纪律等最基础的学习习惯抓起,在此过程中全体老师和教学处按照学校21天行为习惯养成方案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通过四个月的管理学生的这些习惯有了明显的变化,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和一致好评。学校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坚持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全面落实课后延时工作,以乡村少年宫为依托,开设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我校开展了舞蹈、绘画、剪纸、棋艺、篮球、足球、手工、信技、书法、舞蹈、秸秆等11个社团,全体学生能够依据自我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每半年学校会组织一次乡村少年宫社团活动展演,向各位家长汇报学生半年来的社团活动成果。结合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下设的四个部,卫生部、礼仪部、文体部、监察部,分别对学生以及班级的卫生、文明礼仪、班级文化等进行考核、评比,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以保证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质量。要求牢记校园文化,一训三风、办校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利用班会、晚点、每周五放学前、升旗仪式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日常安全教育、文化教育。每周对评比结果进行通报,结合评比结果对班级进行考核,学校到处散发着文明和谐的气息。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维修学校大门口滑坡、坍塌院墙、公寓楼右侧塌陷地基;维修破坏的操场塑胶;处理教学楼、餐厅楼顶;粉刷教学楼、周转房、餐厅、门房外墙,加固学校后门;改善校园院墙上的雨棚;使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有序顺利开展。拆除公寓楼前旧绿植箱,新建绿化园,种植绿植花草,美化校园。“壹基金净水计划项目”安装了净水设备,并给全校师生配备了饮用水杯,帮助师生改善饮水质量,提升了广大师生的饮水安全。更换教学楼前文化宣传电子屏设备系统;更换校园文化宣传墙内容。使校内环境焕然一新。加强食堂的监督管理,认真执行食品安全卫生法,严把病从口入关,杜绝食品不安全现象发生,加强员工服务品质和服务态度。更换食堂压面机、麻食机和灭蝇灯。更换教学楼、宿舍楼安全出口标志;更换教室、餐厅、厕所的紫外线消毒灯;把学生公寓楼外门改装为消防安全门,并给女宿舍楼道安装安全防护门;给宿舍安装了烟感器;购买了灭火器;给残疾女学生安装了坐便式马桶;维修学生往返校园路灯;给学生上下学道路滑坡地段设置安全警示牌和安全防护栏;在校门外上坡处做了多道减速带;转弯处安装了观视镜,改建校门口和校园内下水道;清理了周转房后坍塌土方。本学期与城关第二小学进行了校级联谊,通过听课、交流、反思、实践课等形式开展了第一阶段联谊活动,全体一线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老师们收获颇丰,课堂教学都有所改善。本校一项县级课题和参与的两项省级课题已立项正在研究中,共有11项校本课题涉及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学校在教师信息化应用上十分重视,大部分老师都能够有效使用信息技术,而且会借助人人通平台上传下载教学资源,以此提高教学质量。有三位老师在宜君县2023年中小学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暨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评选活动中获奖。三、存在的问题作为乡镇小学,目前存在的较大问题是生源大量锐减。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来自多方面。地理位置距离两个县城过近;招生秩序不够规范,留在乡村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较低;专业教师缺乏;家长育人观念落后;家庭教育残缺不全等制约着农村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培养存在难度。由于各种原因,我校学生留守儿童、单亲等情况特殊学生居多,学生生活环境存在差异,导致学生性格孤僻,管理难度增大;师资力量是影响乡镇小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本校教师年龄两级分化较大,年龄大的教师过多,近几年会全部退休,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师资力量更加薄弱。教师配备不够全面,艺术学科教师过少,导致个别艺术学科为其他教师兼任,不够专业,无法吸引并留任专业艺术教师。家校合作问题。由于由于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家长参与度普遍较低。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教育活动缺乏关注和支持,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资源的差异,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水平不同,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难度,导致家校合作不顺利。四、改进措施全面摸清留守等学生的情况,建立档案,以便于管理。校领导和班主任一同对留守等学生进行现状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对策,及时了解留守等学生的心理、思想变化,进而及时有效地提出解决措施。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积极引进优秀的教育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鼓励老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积极发动社会力量,组织艺术志愿者到乡村小学开展艺术教育活动。这些志愿者可以来自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退休的艺术工作者或热心公益的艺术家等。他们的参与不仅可以缓解师资短缺的问题,还能为学生带来多样化的艺术体验。鼓励乡村小学与城市学校或其他具有优质艺术教育资源的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开展艺术教学活动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互派教师、共享教学资源等方式,促进城乡艺术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加强家校联系。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举办家长会、座谈会等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按计划对家长进行培训,提高了家长的管理水平,加强了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和联系,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五、2024年度工作计划严抓教学计划落实,保证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开学初,按照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各项教学计划,要保证教学工作具有科学性、计划性、可行性,做到每项工作开展时有目标、有方案、有规划、有管理。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不断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继续加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让好习惯伴学生成长。继续加强与城关第二小学两校交流的后续工作,以此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业务水平。推动所有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广教育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选择部分班级试点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积累经验并逐步推广。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建立定期的家校互动机制,一月举办一次座谈会,一学期举办两次家长会,多与家委会成员、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及遇到的问题并协商解决办法,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