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防汛抗旱防灭火保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区水旱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提供应急救援保障。指导协调全区水旱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的防治,负责应急救援、物资保障、队伍建设,并建立监测预警体系,组织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和技能培训 | |
住所 | 榆阳区红山金沙路与恒安路十字路口 | |
法定代表人 | 张坚 | |
开办资金 | 3021.3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榆阳区应急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218.52万元 | 3265.1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防汛抗旱防灭火保障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0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防汛抗旱和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完成情况(一)防汛工作。今年1-9月我区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少,时空分布不均,春季雨量偏多,夏季雨量偏少,主汛期降水量异常偏少,土壤缺墒严重,山区大面积受旱。汛期灾害性天气较少,突发暴雨少,洪涝损失小,汛情相对平稳,无重大险情,未发生人员伤亡。(二)抗旱工作。入夏以来,我区干旱少雨,持续高温,导致土壤湿度严重下降。8月份降水量仅24.6mm,较历年同期异常偏少,属近二十年来最少年份,农作物受旱严重。全区抗旱保粮工作部署会后,密切配合区农业、水利、气象等部门派出工作组,指导开展抗旱保粮工作,积极调配抗旱用水和人工增雨工作,有效缓解了旱情,降低了农民损失。(三)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全年累计接报参与处置一般森林草原火情17起。累计出动火灾扑救和应急保障人员136人次,车辆20台次,火灾当日扑灭率为100%,火灾受害率低于0.2%,未发生较大以上森林草原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总体平稳可控。二、主要工作措施(一)认真谋划,严格责任落实。年初,我中心结合实际,对单位内部岗位设置、人员分工以及责任片区进行了重新调整,拟定了工作计划,提前部署了全年防灭火和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各级防汛抗旱和森林草原防灭火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及时印发文件,督促指导落实各级林长和河(湖)长的主体责任。同时密切协同水利、林业等行业部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确保责任落实到边、到底、到河流库坝、到田间地头,有效确保安全。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防汛责任制,提早安排防汛备汛各项准备工作,及时补充和调整了区防指成员,调整了6座中型水库、榆溪河、榆溪河水库群联合防指成员,调整了区级防汛、抗旱专家组成员。全区22座水库、重点河道(河段)、716座中型以上淤地坝落实了防汛“三个责任人”,制定了岗位职责,做到人员明确,责任明确。(二)强化督导,积极消除隐患。防火期内,派出应急队和防治组对重点林区进行巡查检查,做到见烟救查,见火就扑,并对各乡镇、涉林街办和国有林场进行专项督查,压实火灾防控责任,落实问题整改,消除火险隐患。汛前,会同水利、住建部门对各乡镇、街办进行专项督导检查,督促指导预案修订、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强降雨期间,组成联合督查组,对水库、河道和城区防汛进行全面检查,积极指导隐患排查治理,有效确保了汛期安全。(三)广泛宣传,提高防范意识。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党员进社区”等活动,在城区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汛前和汛期内分别组织各乡镇、街道办和防指各成员单位相关业务人员,参加市区两级防汛业务培训,有效提高了各级业务干部的责任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防火期关键期内,派出宣传队到乡村集市和庙会活动开展宣传活动,悬挂宣传警示标语,累计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品约3.5万份。重点时段利用短信和微信平台发布宣传警示信息40余万条,取得良好宣传效果。(四)严格值守,强化应急准备。一是严格执行全年24小时应急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不定期对各单位应急值班情况进行抽查检查,确保应急值班人员在岗,保障火情、汛情、旱情、灾情及时准确传递。二是加强预警监测和会商研判,会同气象部门及时发布气象预警预报信息。防火期内,与林业部门密切协同,强化应急队管理调度,科学组织火灾应急处置。强降雨期间,及时启用防汛视频会商系统,开展卫星电话和对讲机应急调度,为各级领导进行雨情和汛情研判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加强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安排工作经费完成防汛抢险舟驾驶员培训2名,无人机驾驶员4名,组织业务骨干完成市、区两级无人机驾驶训练及演练任务,派出业务干部参加了省市防汛和防灭火培训及演练,严密组织应急分队日常训练,圆满完成了“集结-2023”陕西省森林草原火灾扑救综合演练,有效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五)加强物资储备,提高应急保障能力。一是按照省市防指要求完成年度防汛抗旱物资清查,对防汛抗旱物资库进行系统整理,定期组织开展机具器材维护保养。二是加强物资采购。结合实际,落实采购雨衣雨具和应急帐篷等物资一批,有效充实了物资库装备器材,提高了应急保障能力。三是加强应急通讯保障,汛期为各乡镇(街办)和行政村(社区)配发应急对讲机500部,组织开展卫星电话和应急对讲机使用管理及应急调度,确保应急通讯畅通。(六)突出党建引领,推动干部管理教育。一是坚持党建统领工作全局,强化班子建设,细化领导责任分工,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支部书记和班子成员带头承担防汛抗旱、火灾扑救等重点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提高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认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严格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每周一定期开展干部集中教育,结合个人自学和网络学习,抓好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提高思想认识。定期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研学实践中强化党性修养,凝聚共识,激励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团结奋进,以实际行动为防汛抗旱和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贡献力量。三是持续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定期组织谈心谈话,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找准领导班子及成员存在突出问题,建立和完善问题整改台账,形成问题整改的长效机制。四是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三重一大”民主议事制度和财务“双审联签”制度,定期开展警示教育,严肃组织生活,严格制度执行,坚决纠四风树新风,加强民主监督,筑牢思想防线。五是强化服务意识,开展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积极动员干部职工参与创文创卫活动,深入广场社区开展防汛和防火宣传,服务身边群众。六是积极助力乡村振兴。顺利完成新一轮驻村第一书记轮换和交接工作,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定期入户走访慰问,了解结对帮扶群众生活和收入改善情况,调研指导驻村工作队工作开展。通过工会消费扶贫活动,帮助解决村民农产品销售问题,累计采购小米530斤、绿豆530斤,油530升。三、存在的问题一是机构改革以来,我中心辞职、调出和在职转退人员较多,应急执法大队大量不占编制退伍军人转隶导致人编矛盾凸显,年度招聘计划多次未获批准,导致干部队伍年龄及专业技术出现断层,不利于单位长远发展。二是应急队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流失严重,目前只有14名队员,岗位空缺明显,无法满足应急值守和火灾扑救需要,亟待调整补充。三是防汛抗旱和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与水利、林业部门业务依然交叉重叠,存在责任不清、沟通不畅等问题。与省、市级主管部门在业务层面上不能对等呼应,特别是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办公室和区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及办公室,在业务衔接方面缺位断档、层级不清,工作难以上下呼应、形成有效闭环,不利于工作正常开展。四、下一步工作重点一是严格做好全年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工作,配合气象部门及时发布火情、雨情、汛情等预警预报信息,强化高火险和强降雨天气应急准备工作,坚决守好安全底线。二是紧盯今冬明春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不放松,密切关注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提早安排部署,夯实责任基础,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专项督查,强化训练演练,科学高效组织火灾扑救。三是提前谋划部署下一年度防汛抗旱工作,指导协调各有关单位提前完成防汛备汛各项工作任务,结合实际,认真做好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和防汛抗旱工作衔接,补足短板,认真做好保障物资储备和调拨,定期完成库存装备和器具的维护保养。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