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第二十四小学

榆林市第二十四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3-25 13:42
单位名称 榆林市第二十四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榆阳区流水沟村
法定代表人 李树华
开办资金 359.1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06.73万元 726.13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第二十四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5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校在榆阳区教育和体育局领导下,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开展业务情况(一)彰显教育的亮度——榆溪胜景落新校,如水师生绽笑颜居新园英才沐春华,修德行栋梁结秋实。2021年秋,榆林市第二十四小学初步完成校建后,校园环境崭新优美、教室宽敞明亮。各功能部室日益完善,操场也在开工在建当中,预计下学期交付使用。积极营造舒心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打造出五位于一体的工会模式:职工之家强体魄、图书阅览养内涵、职工餐厅办“食”事、心灵驿站赋能量、文体中心亮生活。教学、办公环境的稳步改善,预示着我校已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二)把握教育的尺度——若水党建在于行,春风化雨显初心学校通过“若水党建”品牌——塑造若水之心、创造若水之行、打造若水之效,在办学中实践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高品质发展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1.终身学习,不断提升。通过开展“迷你党课”“主题党日活动”“双培养”、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共同体活动、观影等活动全面提升党员和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2.狠抓宣传,弘扬正能。开通微信公众号,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对教育政策、校园动态、经验成果、身边典型“最美教师”等宣传力度,传播教育好声音,坚决筑牢意识形态防线。(三)调试教育的温度——怡水工会强赋能,全心全意提服务1.加快建设,强化素质;2.提升服务,凝心聚力。这一年通过送温暖、送帮扶、送清凉、送祝福等方式让妇女节、教师节、趣味运动会、困难教职工感受组织的温暖,团队的力量,教育的快乐。凝聚全校合力,助推我校师生全面发展。(四)保证教育的照度——静水安全筑堡垒,未雨绸缪助成长学校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人员职责分工,夯实安全管理责任,形成了安全教育“13530+240”模式,常态化开展“一月一主题”安全宣传教育和演练活动。定期开展普法、预防毒品、心理健康、防疫、防火、防地震等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强化传染病防控、预防溺水、交通安全、反恐防暴、预防校园欺凌等各项安全防范工作。五、涵养教育的厚度——浸水德育润童心,绚丽多姿展风采德育工作细化管理,形成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敢于挑战、勇于超越的班主任团队;抓实德育常规,培养有素质、有品行、有修养、有习惯的水宝学子;多元德育体系,构建有学校、有家庭的和谐共同体。1.多种途径促养成。打造“水墨书韵,立德树人”书法德育品牌,学生每周赏析古诗一首、每日练硬笔书法10分钟,教师每周粉笔字展示一次。每周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家长推送家庭教育知识,达到家校社三结合育人目标;关爱后进生成长,建立成长档案,实现全员、全程育人的良好育人生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电子班牌“水润心育”栏目、道德大讲堂、创意课间操“向快乐出发”等,让学生自信阳光,健康成长。2.艺术活动展风采。结合传统节日及建队节、国庆节、六一儿童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各种文艺表演、队列队形展示、低年级课堂教学常规展示、课桌舞、清明祭扫、红色故事演讲、劳动实践研学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成长,在展示中进步,在活动中成就梦想。六、追求教育的长度——沁水教研寻芬芳,厚积薄发共提升1.培训+研讨,转变理念,优化策略。学校通过“青蓝工程”专业引领,年级组、教研组开展教材解读,新课标研讨培训、大单元结构式教学、主题式学习、项目化学习等专题研究,在各级各类线上线下培训中,提升自我,优化课堂教学。2.竞赛+活动,激发潜能,创新提高。学校每学年组织新进教师上汇报课、按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完成“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大赛、校级教学能手大赛、创新大赛、思政大赛、作业设计大赛、班主任大赛、同课异构、集体备课等活动,鼓励老师们开放课堂,感受教育生活新体验。每项活动老师们都能精心准备,在深钻细研中有所悟有所长;每次同台竞技,都能在共研互促、同评互议中共同进步,全面提升自身专业素养。3.反思+课题,全面提升,收获成长。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都离不开教学研究。教学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反思、教学理念和课题研究相互融合的有机的统一过程。通过老师们业务学习,在交流研讨中思想得以碰撞,在反思改进中同频共振产生出智慧的火花,同时将教学中的问题作为课题展开研究,持续的思考、探索和论证,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化蛹成蝶”。本学年,我校教师全员积极参与课题和校本研究,市、区、校级课题研究人数分别占比19%、23%、45%。七、提升教育的高度——悦水教学育桃李水积成川远流长1.读书活动养内涵。通过建设书香校园,努力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为师生购买适合阅读的书籍,设立班级图书角。开展好书推荐、读书分享、创意书签、图书漂流、我与书的故事、读书心得等丰富多彩的系列读书活动,评选出“读书之星”“书香家庭”“书香班级”,让学生从小爱上阅读,学会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爱上学习。2.劳动教育爱生活。学校组织业务骨干研发了劳动教育校本教材,同时利用校园南边的边角空地,开辟出七彩水滴硕童年的劳动实践基地,让孩子们在劳动实践中认识常见劳动工具和农作物,学习劳动知识和技能,并感受收获劳动成果乐趣,达到劳动育人的目标。3.社团活动育心灵。在严格落实“双减”政策中,创新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学校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开设学科辅导和艺体社团活动,旨在让学科辅导与兴趣特长相融共促,让校内科任教师和外聘专业教师互补共育,在夯实基础教育的同时,让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一年来,在上级领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建设成为“市级健康示范学校”、“区级平安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达标学校”、合格职工之家、全国首批围棋特色学校、荣获第十九、二十届七巧板竞赛优秀组织奖等。一年来师生获奖100多人次,其涵盖各个竞赛项目。三、存在问题1.校园文化建设还需进一步统一规划,体现特色。2.生源质量差的问题,优质课示范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3.班级管理、学生的养成性教育等仍然是我们今后需要着力探索,进一步加强的重要问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扎实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教务、德育分年级管理、考核、评比工作。2.加强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3.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高效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继续实施“青蓝工程”,充分发挥名师、骨干的帮扶和带动作用。把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和打造高效课堂、个性化课堂作为重点,不遗余力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