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定边县> 定边县电化教育中心

定边县电化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5 11:30
单位名称 定边县电化教育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各学校提供现代教育技术服务。教育信息网络建设管理;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工程技术服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验教学实验技术培训普及。
住所 定边县体育场门口东五楼
法定代表人 刘银堂
开办资金 26.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定边县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6万元 13.3万元
网上名称 定边县电化教育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电教中心党支部在县教育和体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积极履行职责,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服务师生为宗旨,推动电教中心各项工作协调、可持续发展。(一)以党建引领事业,强化自身思政教育。一是坚持理论学习。坚持领导领学、集体研学、个人自学,通过学习,全体党员干部做到了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纪律、行动上讲原则。全年来累计开展理论学习20次、专题学习研讨7次、专题测试1次,支部书记讲党课3次。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实行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将各组业务工作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分解到每一名党员干部,夯实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二)以严密程序为保障,规范实验及信息考试。1.扎实做好初高中实验操作考试工作。3月20日至22日,组织了全县1792名高二学生参加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4月22日至28日,组织了全县2549名九年级学生、3884名八年级学生参加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5月23日至25日,组织了全县1926名高一学生参加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是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大大推动了我县初高中实验教学工作。2.精心做好2023年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工作。5月20日,组织实施了定边县2023年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全县14所初中3903名八年级学生(缺考39人)参加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并最终取得了全县平均9.4分的好成绩。通过考试,考查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促进了各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四次考试,过程组织程序严密,方案科学,无不良事件发生,得到了上级部门与各学校的一致好评。(三)以培训竞赛为平台,促进师生信息技术发展。1.加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积极组织参加上级各类培训活动。一是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水平,本中心指导各学校做好榆林市第五届2022-2023年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建设研究课题中期结题报告上传4个,结题3个;2022年度榆林市教育信息化小课题结题7个;2023年度榆林市教育信息化小课题申报课题12个,结题3个;二是选派3名教师参加了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榆林试点实验学校管理团队与指导团队的集中培训。三是组织我县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发展项目的十所项目学校的40名首席信息官CIO参加了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榆林试点项目学校的集中培训。四是12名教师参加了榆林市教育局举办的2023年高中理化生教师数字化实验操作高级研修培训。五是选派42名教师参加了榆林市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项目专项人才培训活动(其中技术领航员14人,学习指导师14人,智慧班主任14人)。六是36名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参加了市教育技术中心组织的全国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榆林市试点项目信息素养提升培训的集中培训。七是7名教师参加了市教育技术中心组织的榆林市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实验学校课题研修项目教师校本研修社区建设专项课题培训。八是132名教师参加了市教育技术中心组织的学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培训送培到县活动。九是组织145名教师义务教育阶段的省、市学科带头人和教育能手及其工作坊、工作站和研修共同体成员参加了市教育技术中心组织的全国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榆林市试点项目信息素养提升培训的线上培训。十是组织17名义务段教师赴榆林参加数字化实验技能操作高级研修。十一是组织我县中小学理科教师参加陕西省2023年中小学理科教师实验能力网络培训。同时选派2名教师赴西安参加线下培训,培训效果良好。十二是按照《关于开展2023年陕西省小学生趣味编程专项竞赛活动的通知》,组织各小学共计40名教师参加榆林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线上培训。十三是选派10人参加了榆林市教育技术中心关于举办全市中小学生影视教育系列活动培训会。十四是选派15人参加榆林市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培训会。通过开展各级各类线上线下培训共计600余名,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效促进专业自主发展,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2.搭建竞赛活动平台,提升新技术应用水平。一是向市上推荐了46件参赛作品,并选派9名骨干教师参加第二十三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选拔赛。二是组织开展2023年中小学(中职)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作品征集活动,遴选出获奖作品共185件(微课110件、学科系列微课程10件、创新课堂8件、数字故事45件、案例12件),第四中学等共11个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在县级获奖作品中择优推荐了59个作品到市上参加市级竞赛,有32个作品获奖。三是组织开展定边县2023年“承传统文化讲中国故事”主题英语读书活动,目前评选正在进行中。四是积极配合省市开展2023年陕西省“爱挑战”活动,目前活动仍在积极上传参赛中。五是配合市教育技术中心积极开展2023年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评选活动,有20个作品获奖。五是组织开展榆林市举办第三届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向市上择优推荐24篇,有15篇论文获奖。六是组织我县24名教师参加榆林市中小学科普资源助力“双减”科学教育资源和案例活动,共计11名教师获奖。七是10月19至21日分别在定边中学、第七中学、新乐小学举行了2023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竞赛活动。本次竞赛采用学校初赛、共同体复赛、县级决赛的方式进行,经评委组认真评选,何泽等34名教师获得不同等次奖励。评选出田园小学发展共同体等3个优秀组织奖。最终推选出13名教师参加市级新媒体竞赛活动。八是组织参加榆林市中小学生微电影创作展映及影评征集活动,县级评选出37名优秀指导教师,5名优秀导演及2名优秀演员,同时评出5个优秀组织奖。九是组织参加榆林市第七届中小学(中职)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各系列获一等奖6件,二等奖14件,三等奖14件。十是对创建数字校园的20所学校进行了评估验收,20所学校评估数据已如期上传至省级数据采集平台。各类活动的开展,为师生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对师生素养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也使优秀教育作品得到进一步推广。(四)以大局为重,完成好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在做好主要工作的同时,我们加强与各单位沟通与协调,顺利完成了县教育和体育局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今年我们先后5次到民生社区帮助居民清理积雪、清理垃圾,为社区营造一个干净、整洁、文明的居住环境。二、取得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学校硬件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改善,为学生成绩提高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为定边教育质量发展赋能。二是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了优秀的教师队伍,实现了教资水平整体提升。三是各类信息化培训,培养了一批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质量教师队伍。本中心获得了榆林市教育局和市教育技术中心颁发的“2022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榆林市第八届中小学教师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大赛优秀组织奖”“2022年榆林市中小学实验精品课遴选活动优秀组织奖”“2022年榆林市中小学生微电影创作展映及影评征集活动优秀组织奖”等荣誉。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党的全面领导不够深入。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不够主动,学习不够深入,党员教育形式呆板,缺乏吸引力,学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不够。2.教育信息化各级各类平台众多。平台过多,账号过多不便于管理,更不利于教师的日常应用。建议整合平台,实现互通,便于管理,更有利于师生的常态化应用。3.健全激励机制。教育部门多给予教育信息化各级各类大赛及成果评选活动政策支持,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师生参与各种竞赛的积极性。四、2024年工作打算(一)加强党建工作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为学校、师生提供及时、有效、优质的服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扎扎实实的搞好为民服务工作。(二)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各学校数字化校园网络,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强化教育云平台管理和应用。(三)创新实验教学考核与管理工作组织好初高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加强对实验教学的考核与管理,做好调研、统计、培训等工作。(四)全面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发展项目按计划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发展项目工作,指导各学校开展好线上培训工作。继续开展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大赛活动,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引领教师提升信息素养。(五)着力提升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认真组织八年级信息技术考试,督促学校开足开齐信息技术课程,积极组织参加电脑制作(机器人竞赛)活动,促进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提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今后工作中,扬长避短,发奋工作,克难攻坚,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好,努力开创定边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