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横山区羊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做好全区羊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羊产业技术研究;全区羊产业发展服务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横山区政府大楼西13楼 | |
法定代表人 | 马彩英 | |
开办资金 | 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横山区畜牧兽医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1.74万元 | 37.9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横山区羊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在区畜牧兽医局的正确领导下,羊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羊产业全产业链建设为主线,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底线,以提质增效为根本,以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以建设全省肉羊强区和全国羊产品名区为目标,围绕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促发展的目标,积极争项目、引资金、抓培训、重服务、促产业,让我区羊产业发展赢得良好势头。现将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加速科技转化、创新人才引领今年,为提升养殖户科技养殖水平,举办10期(畜牧系统)陕北白绒山羊养殖实用技术培训会,培训660余人次。利用华能集团专项培训资金,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学院教授举办疫病防控和高效养殖技术培训班,培训160余名职业农民。组织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一县一业”科技服务与指导交流会和国家乡村振兴局产业发展座谈会,培训100余名技术指导人员和新型农民。陕北白绒山羊创新研究中心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制定十二项陕北白绒山羊团体标准,其中两项作为省级标准对社会发布。创建秦创原横山羊产业“两链”融合试验区,搭建创新驱动平台,实施科技项目1个。改造陕北白绒山羊专家工作站,新建3个实验室、6个岗位专家室和1个硕博研究生实践基地,申报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1项,建成全市人才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二)聚焦项目带动、补齐薄弱环节今年,投资290万元实施乡村振兴庭院经济项目,改善人居环境,增加群众收入,规范养殖设施。整合资金1000万元实施特色产业奖补项目,在圈舍草棚、加工机具等方面扶持1209户,发放机具1447台。完成赵石畔等14个镇(办)乡村振兴示范村畜牧产业项目实施方案。投资50万元优化陕北白绒山羊品种。扶持组建25户细绒型品系建设示范场(户),建立系谱档案。开展陕北白绒山羊普查鉴定工作,鉴定4163只,采集绒样3363份,组建陕北白绒山羊“三大品系”群49个。陕北白绒山羊产业园成功申报榆林市科技局“星创天地”项目并获批,建立“小资金撬动大投入、小山羊带动大产业、小农户融入大市场”的高效机制。(三)实施品牌战略、擘画产业蓝图今年,完成了陕北白绒山羊产业园种羊文化展览馆、文化广场、专家工作站、培训中心、饲草储备库、养殖小区防疫设施的提升改造,拓展了产业园的综合服务功能。5月份,在“中国—中亚峰会”上,“横山羊肉”入选国宴食材,“紫云横山羊”飘香世界,正式走上国际舞台。9月份,榆林市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横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顺利召开,邀请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内100多位知名专家以及省、市、县(区)领导到会指导,为羊产业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10月份,横山羊肉成功列入2023年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成为陕西唯一上榜的产品。11月份,横山区(陕北白绒山羊)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区)。全年组织企业参与丝博会、世博会、农高会、欧亚经济论坛等推荐活动6次,全面展示横山羊肉的独特魅力。同时,横山羊文化展览馆也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接待了中省市、兄弟县区、媒体记者及各界人士的考察调研,共计118批3000余人次,为“和美横山、羊名天下”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二、取得成效(一)产业发展谱写新篇。截至2023年底,建成存栏2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家庭牧场)651家、万只养羊示范村30个、10万只以上养羊大镇6个、全区养殖户达26863户,实现全产业链产值38.04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11%。(二)联农带农助力振兴。利用肉羊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和巩衔资金,建立“横山羊”收购价格保护机制,签订羊子订单供销协议,以高于市场售价10%的价格收购重点监测户和脱贫户的山羊,签订收购协议3200份(户),每只羊子平均增收160元,户均增收8000元,年均溢价达2560万元;年均雇用重点监测户、脱贫户280余人。(三)品牌效益聚势赋能。榆林市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横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横隆重召开,通过媒体宣传、现场展销、户外广告等方式,进行品牌推荐,同时,举办高峰论坛,形成“横山共识”,为羊产业发展把脉问诊,积累了宝贵经验,保护了陕北白绒山羊养殖核心区的横山羊肉质量,提升了产品溢价空间,建立了消费者与产品间的可信度,全面提升了“横山羊”这一品牌的社会公信力,力争打造陕西又一个世界知名农业品牌(省发改委的定位)。三、存在问题(一)养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饲草利用率低。(二)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人工授精等良法推进滞后,育种以自繁自育为主,马家梁扩繁基地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三)产品研发及精深细加工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四、整改措施(一)养殖变革是重点。推进标准化草棚、圈舍改造升级,继续进行饲草料加工器械补助发放,进一步优化饲料配比方案,不断提高养殖产业化水平,改善养殖水平落后和产品层次不齐的现状。(二)种质提升是根本。加快推进马家梁品系试验区建设,采用人工授精等良法培育优质种公羊,围绕三大品系建立健全系谱档案;利用专家工作站与西农等高校合作,选育、培育优质绒山羊;创新研究中心开展白绒山羊不同生长周期营养饲草配比工作和横山羊肉肉质检测数据分析工作。(三)品牌建设是核心。需充分论证,统一对外宣传广告语、统一包装设计、统一门牌制作,制定品牌管理办法,由区委、区政府统一授权“横山羊肉”品牌,举办“横山羊”品牌发布会(全国)。五、下一步工作举措坚持把羊产业作为强区富民的头号工程来抓,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一带三区多点”产业布局,以良种繁育、标准化饲养、人才队伍及品牌战略为抓手,将横山建成陕北白绒山羊优质种羊、优质羊绒和高端羊肉输出基地。围绕羊产业全产业链和“一核两区两园多点”的发展规划,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疫病防控是基础。召开秦晋联防联控大会,促进羊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三)项目带动是保证。加快推进活羊线下交易市场和羊绒毛集散地建设;香丰标准化屠宰和食品加工厂建成运营;科创新城羊绒毛产业加工产业园开工建设;继续实施肉羊产业集群项目和特色产业奖补政策。(三)智慧畜牧是关键。完善羊产业大数据中心,加快溯源体系建设,及时上传溯源耳标信息,全区200只以上的养殖场溯源全覆盖;实现育种、养殖、防疫、屠宰、加工及消费终端相关信息数据的关联应用;培训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专家线上线下教学培训、咨询、指导与服务。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横山区羊产业前景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一马平川。在区畜牧兽医局的坚强领导下,我们需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坚定信心、开拓奋进,用羊产业全产业链建设谱写横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