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靖边县> 靖边县杨米涧区域农牧工作站

靖边县杨米涧区域农牧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4-03-25 09:55
单位名称 靖边县杨米涧区域农牧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区域农牧业发展服务。区域农业建设;动物疫病防控。
住所 靖边县杨米涧镇杨米涧村
法定代表人 张春
开办资金 9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靖边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7万元 97万元
网上名称 靖边县杨米涧区域农牧工作站.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于2023年9月7日变更登记了法定代表人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业务活动(一)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农业农村局统一安排,杨米涧区域农牧工作站于5月份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在杨米涧镇、大路沟便民服务中心、周河镇、五里湾便民服务中心开展为期两周的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排查。针对当前全县集体资产处置不合理、不合规、不合法等问题,查看了四个镇(便民服务中心)集体经济合同清理动员会情况,资料台账情况,督促其严格按照行动要求,抓好集体经济合同清收工作要点,加快合同清收进度,辖区四个镇(便民服务中心)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圆满完成。(二)种养殖业及经营主体专项摸底排查农业统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指导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搞好农业统计工作就是为我县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富裕富足提供坚实数据保障。我站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辖区所属乡镇开展摸底调查,对负责片区调查摸排情况按照抽样比例不低于10%的要求进行抽样检查,督促辖区内乡镇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迅速组织工作力量,开展种养殖业及农业经营主体专项摸底调查工作,完善台账,及时上报统计数据。二、取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一)撂荒地摸底排查治理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整治耕地撂荒的决策部署,坚决遏制耕地撂荒,最大限度挖掘耕地利用潜力,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我站于5月份开展了巩固提升撂荒地治理核查工作,杨米涧镇摸排出撂荒地6110亩,周河镇摸排出撂荒地12994.4亩,五里湾便民服务中心摸排出撂荒地24944.3亩,大路沟便民服务中心摸排出撂荒地18000亩。根据撂荒原因(如外出务工、肥力变差、灾害损毁等)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分类整治,如委托种植、恢复地力、因设施条件差导致的撂荒地,加大改造力度,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实现多角度、多层面帮助农民增产创收。(二)农村散煤取暖安全督查根据中共靖边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靖边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靖边县2023年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散煤取暖安全大排查实施方案》(靖农工办发〔2023〕22号)文件要求,我站深入辖区所属乡镇查看2023年散煤取暖工作启动情况,入户重点查看一氧化碳报警器安装使用情况,明白卡张贴情况,询问群众是否知晓散煤取暖相关知识,是否知晓报警电话和网格员电话,并建立台账。经入户摸排统计,发现部分农户一氧化碳报警器未安装或已损坏又或者安装位置有误、明白卡未张贴或明白卡未写明网格员电话等问题16条,已整改16条,类似问题均已反馈告知乡镇主要负责人,联合各乡镇同发力,及时整改此类问题,保群众能够安全过冬。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我站编制11人,现有人员6人,人员配备不充足且多为新人,工作经验尚且欠缺;二是农业事业推广经费严重缺乏,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率低。(二)改进措施一方面要加强我站工作人员的管理和业务技术培训,通过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平。另一方面要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宣传,进一步促进我站区域内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强化理论学习,加强政治建设。坚定不移地组织单位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农业种植、安全生产、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努力提高干部理论素养,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服务区域内农业发展。做好党建工作,细化落实各项制度,积极开展各项主题党建活动,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党性修养。完善学习、考勤、工作等规章制度,达到制度健全、工作规范、职责明确。(二)优化农业结构,打造品牌农业。我站继续推进小杂粮、马铃薯、玉米等高产、优质、绿色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紧紧围绕建设品牌农业、生态农业,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优质品种为重点,计划2024年度在我站区域内持续开展作物试验示范,选育优良品种。(三)组织培训宣传,促进技术到位。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培训方式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宣传普及和培训工作,开展多场技术培训指导会和理论讲解,进一步增强农民科技意识和科技文化知识水平,让农民群众主动自觉投身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