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主要开展的业务活动1.粮油生产工作开展情况。2023年全县秋播粮油作物播种面积1.2615万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0.8015万亩,完成2023年秋播任务的114.05%;油菜播种面积0.46万亩,完成2023年秋播任务的121.05%。中药材种植工作开展情况。建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5个,年内共开展中药材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5场次,累计培训人数51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3.耕地保护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完成4个省级农产品土壤协同监测点土壤样本采集。二是完成6个省级监测点的监测点情况记载表,共上报24期。完成78份耕地质量监测点的过录表填报。三是完成全县共建立耕地质量监测样点78个,其中省级耕地质量监测样点6个点位、市级耕地质量监测样点72个点位的取土装样、化验监测工作。4.化肥减量增效和农业环保工作开展情况。在西村综合服务中心文兴村,宜阳街道办事处水塔村、十里铺村,完成春播玉米肥料效应、化肥利用率田间试验5个,种植面积5亩。三是建立省级农产品土壤协同监测4个,对农产品产地植株、籽粒、土样进行化验,保障产地质量环境安全。5.植保工作成效明显。全年共进行粮油周报30期(其中小麦15期,玉米7期,油菜8期),苹果病虫监测预警5期,《小麦条锈病普查汇总》《玉米大斑病普查汇总》等报表99条,鼠情测报9期,地下害虫测报2期,中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5%以上,根据测报结果及时印发了《农作物病虫情报》10期800余份,有效地促进了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工作。6.惠农补贴发放工作开展情况。2023年种粮一次性补贴发放,补贴发放标准7元/亩,发放16910户、48.39174万亩,338.74218万元。2023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经过核查比对,确认全县发放农户20241户、面积43.231955万亩、补贴标准70元/亩,发放资金3026.23685万元。7.沼气等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印发《关于开展宜君县农村沼气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的通知》、《2023年农村沼气设施安全生产检查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宜君县2023年农村沼气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要点》、《宜君县农村沼气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通知》、《宜君县2023年农村沼气设施安全管理工作方案》等文件,制定《农村沼气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发放沼气安全知识宣传手册.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宜君县“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建立了10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镇级服务站。实施“三个一”工程工作。以提升粮食玉米规模经营效益为导向,围绕玉米产业链提供“耕、种、管、防、收、储、售”以及农业防灾等环节,以整合集成农资服务、农技服务、农机服务、托管服务等“四大服务”功能模式和资源为工作重点。2、10月成立宜君县玉米产业协会,进一步从种植、管理、收储、销售等环节发挥玉米协会的统领作用,培养种粮大户、种植企业等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延长玉米产业链,不断提高宜君县玉米品质和效益。3、在马塬村建立现代种业发展基础项目,试验示范田共200亩,其中:玉米品种试验36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8亩,大豆品种试验9亩,玉米机械化籽粒收获品种示范147亩。试验示范的主要目的是为我县区域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和调整春播区域种植布局提供技术支撑依据。4、打造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基地,今年积极建设宜君县信远苹果专业合作社绿色防控示范基地,配合实施实施铜川市高质高效农产品绿色集成技术示范项目,9月份宜君县信远苹果专业合作社获得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推广基地,是铜川市唯一的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推广基地。5.粮油生产工作成效显著。坚持“稳夏粮、增秋粮、扩油料”的工作方针,以实施“稳夏粮扩秋粮”行动为抓手。2023年全县粮油生产总面积44.929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80%。2023年全县粮油生产总产预产25万吨,产值60650万元。6、宜君县数字农业示范区经济效益。年初对示范区所有设备进行了全面检修维护,保障了数字设备的的正常运转;对示范区109亩金银花、86亩连翘、35亩黄芩、党20亩参、75亩柴胡加强了生产管理工作,中药材收入17.2888万元。三、存在的问题1.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整体水平须要提高。目前,我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偏老龄化,业务知识也需要更新,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在农业中的应用,对农技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由于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偏老龄化,他们驾驱和接受现代化新学问有肯定的难度,无法较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加之农技推广人员自身学问结构单一,对现代农业的新技术不熟识,实际的操作实力不够。2.专业技术人员力量薄弱需加强队伍建设。近几年来,由于编制和经费等方面的原因,没有吸纳正规农业大中专院校的新生力量,而且一些农技骨干长期没有机会参加培训,知识老化,思路不宽,只懂粮油作物生产。缺少具有特色作物、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及营销示范推广技能的科技人员,缺乏懂市场、会经营、能管理、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复合型、综合性的农业科技人才,适应不了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更难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都市农业发展的需要。3.项目包装和资金争取还需要积极对接,争取更好成绩。在重大项目申报及实施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项目实施前绩效评估,严格实施重管理,并做好实施后绩效评价,充分发挥项目资金效益。4.农业面源污染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四、改进措施1.是要加大基层在职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每年应制定具体的业务培训计划,落实相应的培训经费,加快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要重视中、青年人才的培养,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他们承担农业科技项目,使他们在科技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2.要加快农技队伍后备人才的培养。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人才需求形势,提升农业教育层次,培养高学历的人才。3.要完善技术人员技术职务评聘制度,不断提高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对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通过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改进工作方法,以提高人员素质为目标,为基层人员提供培训、交流、学习的机会和平台。4.强化体系服务功能一是要按照优化重组资源,巩固发展队伍,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功能的基本思路,积极探索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新途径,积极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现场技术指导。5、多渠道争取资金。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跟进实施工作。加大产业招商的落实力度,对接企业,争取年内投资建设。6、协调做好农业环保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安排专人分管该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五、2024年度工作计划2024年一是全力做好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工作。持续强化试验、示范和技术革新推广工作力度,加大试验、示范管理,做好数据采集、分析、比对,及时推出试验、示范成果,转化革新技术模式和服务模式。二是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跟进实施工作。加大产业招商的落实力度,对接企业,争取年内投资建设。三是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工作。跟进落实玉米等生长过程管理技术措施,保障全县粮食丰收。四是协调完成中药材年度种植生产任务和奖补验收工作,协调做好农业环保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持续强化植物检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做好种子备案和农作物转基因测试监管工作,做好各类补贴发放和各类数据资料的报送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