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君县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宜君县水路交通事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道路客货运输、出租汽车、水上交通等行业管理的事务性工作,负责全县道路运输行业个人从业资格证的资料审查、培训环节监督、考试组织、年度诚信考核工作。 | |
住所 | 宜君县二马路汽车站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贺军平 | |
开办资金 | 14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宜君县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8.3万元 | 4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宜君县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情况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客运工作。为持续巩固交通脱贫攻坚和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成果,2023年我中心开展多次调研,针对全县建制村通客车现状,创新工作思路,多措并举,起草上报了《关于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巩固我县建制村通客车率的建议方案》等调研报告,争取县政府资金补助,12月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恢复县交建公司已停运的两辆通村客车,通过区域运营、赶集车等形式方便了偏远山区建制村群众出行。2023年我县还恢复运营了宜君-川口汽车站县际班线,为需换乘其他地市车辆的乘客提供了方便。2023年,全县完成客运量9.5519万人,同期2022年上涨27.38%。货运工作。2023年底,全县新增总质量在4.5吨以上的货运车辆60辆,按照规定需要安装北斗定位系统的车辆已全部安装到位。随着交通运输业态的不断发展,我中心不断加大货运企业管理力度,在全县道路运输企业中深入扎实开展“问题隐患大排查、本质安全再提升”以及“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落实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责任。坚持每月深入货运企业(危运企业),督促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查企业对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情况、企业法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情况、货运车辆技术状况及从业人员资质台账建立情况、隐患排查台账、企业安全储备金提取情况等进行全面督查,倒逼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三)维修驾培工作。狠抓维修企业服务质量和安全措施落实,开展了2022年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27家,其中二类维修企业5家,三类维修企业22家,全部达到A级标准。2023年共开展维修企业环保、环境卫生、安全措施等各类检查共135家次,有效提升了我县维修企业环境卫生和服务质量。(四)水上运输工作。福地湖旅游景区4月下旬恢复运营以来,我中心积极联系市海事局对福地湖所属的5艘机动船进行了船检,发放救生衣200件,为全县水路运输安全运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全县建制村通客车率保持100%。近几年客运市场持续下滑,农村客运经营者经营困难,为进一步提升客运经营者积极性。2023年,按照国家城市发展专项资金政策,我中心发放了2020、2021、2022年通村客车交强险补助资金共计9932元;发放2021年农村客运补贴资金33100.08元;发放2021年出租车城市发展奖励资金85211.7元。争取市级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15万元,12月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拨付县交建公司,恢复该公司已停运的两辆通村客车,通过区域运营、赶集车等形式方便了偏远山区建制村群众出行。2.全县道路(水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2023年,我中心重点围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冬季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以及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百日攻坚”行动等重点工作,以监督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持续加强道路运输行业日常安全监管,保障全县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一是加强客运站场源头管理。认真落实“三不进站、八不出站”、“三品”检查、安全告知和零时至5时禁行、“84220”规定和安保工作,进一步规范站内经营行为;加强车辆动态监管,严防卫星定位信号不正常的车辆和超员、超速、疲劳驾驶以及行车途中违规接打电话、吸烟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生,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开展客运驾驶员交通违法行为清零行动,对全县21辆出租车、15辆公交车全部驾驶员进行认真排查,并对发现的违规行为要求企业进行整改,确保全部驾驶员零违章。二是强化货运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近年来,由于重载普通货运车辆事故率高发,我中心重点加强了货运企业的安全监管,每月至少对辖区内货运企业检查一次,通过多轮回、高频次的督查,倒逼货运企业不断加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员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三是强化水路运输企业安全监管。认真履行行业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定期对水路运输企业责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情况、从业人员培训教育管理情况、警示教育开展情况,消防安全设备配备情况、安全风险警示提醒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强化福地湖水上运输安全,提前做好节假日期间的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求及时整改,确保了福地湖水上运输安全。2023年,共开展道路(水路)运输安全生产检查26次,累计检查企业380余家次,其中联合市运管处检查11家次,针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联合执法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4次。认真受理投诉案件,今年共接到投诉51起,其中:12345转办20起,纪委信箱转办1起,县局转办网上群众投诉:2起,我中心直接接到电话投诉28起,已全部答复投诉人,投诉答复办结率100%。3.优化营商环境,行业市场主体培育、业务办理等事务性工作持续提升。截止12月底,我中心已完成全年市场主体培育任务4个,其中备案机动车维修企业2家、许可货运企业2家。完成驾驶员诚信考核2016人次,其中“跨省通办”网络诚信考核1033人次,办结率100%,好评率100%。截止12月底,共审验货运车辆1118辆,其中“跨省通办”网上异地审验38辆,办结率100%。全县道路运输电子证照目前业户类已生成744户,生成率100%,货运车辆已生成994辆,生成率81%,已全面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按照上级工作要求,2023年度完成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淘汰任务10辆,超额完成了2023年度工作任务。存在问题:2023年,我中心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近几年全国客运市场持续萎缩,一些大型客运站场纷纷关停,道路客运行业进入“寒冬期”,农村客运更是雪上加霜,持续疲软,行业发展遇到“瓶颈”。二是交通运输领域行政执法改革后,单位人员老龄化严重,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无法提升,急需增编进人改善目前现状。改进措施:一是继续争取县政府关于农村客运补助性政策出台,保障农村客运持续健康发展;为持续巩固交通脱贫攻坚和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成果,2023年我中心开展多次调研,针对全县建制村通客车现状,创新工作思路,多措并举,起草上报了《关于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巩固我县建制村通客车率的建议方案》等调研报告,争取县政府资金补助,持续保障全县建制村通客车率。12月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我中心先期拨付已争取到的市级交通发展奖励资金15万元恢复县交建公司已停运的两辆通村客车,通过区域运营、赶集车等形式方便“电话预约响应”建制村群众出行,随后每月对运营情况进行核算,按照县政府要求6月份将运营情况上报县政府对缺口资金予以补助。二是按照事业单位人员招考要求,上报人社部门招聘计划,充实新鲜血液,提升工作水平。2023年,我中心积极与县委编办沟通联系,争取增加编制2名,2023年底同时上报事业单位招考计划1名,待招考人员到位后,可有效解决我中心目前人员现状。三是与市级主管部门积极对接联系,积极磨合现有工作机制,加强与市级部门业务沟通,保障工作落实。五、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我中心将按照职责要求,克服困难,不断强化道路运输企业市场主体培育,保障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加强行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确保全县道路(水路)运输行业形势稳定,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一是全面完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创建任务,深入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加快农村客货邮综合服务站建设。二是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政策,大力推进电子证照业务办理,推进道路运输高频事项“跨省通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三是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持续保持全县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重点加强危货运输企业和客运企业安全监管,开展危货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计划开展客货运企业安全生产培训2次。四是做好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恢复农村客运车辆运营的试点工作。加强交建公司已恢复运营两辆通村客车的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保障安全运营,持续巩固我县建制村通客车率。五是持续争取市级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改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条件,计划2024年维修村级招呼站20个。争取市级2022、2023年农村客运补贴资金,持续改善边远地区群众出行条件。六是持续加强道路客运市场、货运市场以及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构建道路运输市场体系,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开展2023年度道路客运企业、出租汽车企业、危货运输企业以及三类以上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七是持续开展道路运输行业环保工作,加大汽修企业VOCs治理和危废收贮的行业监督管理工作;计划开展全县机动车维修企业环保业务培训1次,开展机动车维修企业电子健康档案上传和备案业务培训1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