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三原县市容环卫处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县城区环境卫生的清扫、保洁、清运、公厕监督管理工作及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征收和有偿服务工作 | |
住所 | 三原县人行大街 | |
法定代表人 | 孙武荣 | |
开办资金 | 602.1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三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三原县城市管理执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45.62万元 | 376.27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三原县市容环卫处.公益 | 从业人数 4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根据三编委字(2018)5号文件,单位名称变更为三原县市容环卫处,举办单位变更为三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根据三政发(2023)25号文件,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孙武荣。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1、实现城区街道和过境道路清扫保洁全覆盖,清扫保洁率达到100%;城区机械化清扫率已达86%,车行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4%;道路洒水降尘和道路清洗日常化;沿街商户的生活垃圾快速收集;果皮箱及时清掏无积存,定时擦洗;城区垃圾压缩站每天进行清洗消毒处理。2、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清洁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县政府创建“严管示范一条街”重要指示精神,环卫队联合城管监察队,交警队,清尘公司,联合整治严管示范一条街,全面启动沿街立面设施和人行道冲洗整治专项行动,遵循“先清理,再清洗”的原则,对城区各条大街立面,人行道,辅道,绿化带,公厕,垃圾中转站,城市家具,野广告,果皮箱,城市大件垃圾,路锥及有碍市容观詹死角进行大冲洗,大整治。3、积极响应住建局关于三原县大气污染防治“奋战15天,力争退后十”行动部署会号召,调配和增加夜班人员和机械,分白班和夜班两班轮换作业,不间断开展洒水、机扫、雾炮、作业模式,保证城区路面干净湿润不起尘,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4、做好城隍庙首届美食节的卫生保洁工作,对龙桥街、桥头小广场、中山街、北大街、盐店街、南大街、健康路、城隍庙街、政府街等重点区域道路进行全面清理和清洗,增加保洁10余人,增设垃圾点4处,安排专项保洁车辆,及时转运,全力保障了美食节顺利举行。5、组装3台宣传车在交大小区、紫韵龙桥小区、清河湾小区、中山街小学、池阳小学、东关小学等多个社区和学校开展垃圾分类等环卫知识宣传,为了更好地传播环卫知识,环卫队和清尘公司特地在这些地点设立了展板,并发放宣传单,同时还利用PPT进行环卫知识的展示与宣讲,介绍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讨论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营造共同关注环境卫生的氛围。6、完成对全县所有环卫机械化作业车辆的GPS定位安装和并入“智慧城管”系统工作,实时监控环卫车辆的位置、行驶路线和速度等信息,能够全面把握车辆的运营情况,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对车辆进行调配,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提高作业效率,及时发现环卫从业人员的工作问题和安全隐患,提供及时指导和帮助。7、强化“城市家具”清洁维护,对城区道沿石进行不间断循环冲洗,每天冲洗果皮箱、垃圾桶、窨井盖、市政设施。并对每位环卫工人发放毛巾、洗洁精、刷子等工具,进行人工清理“城市家具”死角工作。8、全力做好背街小巷卫生保洁的移交对接工作,联合第三方保洁公司对背街小巷的垃圾清运、清理工作进行全面排查、整改,确定区域划分,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全面布设小型垃圾桶3000个,科学合理布设垃圾点,增设大型垃圾桶100个,方便群众,方便生活垃圾及时清理清运,避免垃圾乱丢、乱堆现象。9增设环卫新设施,提高环境卫生质量。(1)对全城区8个垃圾压缩站安装新型渗滤液沉淀池,有效减少渗滤液的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安全,提高垃圾处理的环境友好性。(2)增加了1辆25吨多功能抑尘车,增强了大气污染防治能力。(3)增加了18辆快保车和2辆落叶清扫车,高效清理城市道路上的落叶和其他垃圾,可以维持城市环境的整洁与美观,推动城市交通和环境领域的改善,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4)是对南环路垃圾中转压缩站的搬迁选址进行充分勘察,提出合理的规划意见,协调解决的搬迁水电问题,减少对居民生活造成的不便和影响,为居民提供一个安静、整洁的生活环境。(5)是增加两个加水点,兴隆街东头增加加水点,用于东郊中学周边作业车辆加水;冶金大道与高三路交叉口增加加水点,以便于分流其它加水车辆,避免出现聚堆加水排队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助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工作的持续开展。(6)是对城区公厕进行了全面排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进城区公厕的状况。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城区公厕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公厕设施完备,卫生状况良好,建立健全公厕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责任和标准,加强了公厕的日常巡查和清洁工作,定期进行设施维护和更新,确保公厕的正常运营和良好形象10、突出环卫精细化作业,不断提高日常管理工作水平,坚持向管理要效益,组织专门工作力量,从细处着手,向实处发力,层层传导工作压力。一方面,加大对第三方公司的考核力度。由巡查管理股按照《三原县环卫市场化监督考评表》,每天对城区环境卫生进行巡回检查、量化打分,每月及时填写《环卫市场化运营工作质量月汇总表》,月底根据考核结果对第三方清尘公司进行评估。另一方面,加大对第三方公司的监管力度。成立专门的检查小组不定期对服务住户进行回访,随时记录,并针对反映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今年对服务住户回访累计40余次,现场处理问题60余件。11、启动垃圾处理费征收工作,2023年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186万元,为垃圾处理费的重新启动做出了良好的开端。二、社会效益情况1、实现城区街道和过境道路清扫保洁全覆盖,清扫保洁率达到100%,城区机械化清扫率已达86%,车行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4%;道路洒水降尘和道路清洗日常化;确保了城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2、2023年清运并处置生活垃圾4.18万吨,城区垃圾做到了日常日清,清运率达到100%。3、通过政府公开招标购买服务的方式实施三原县城区环卫市场化项目,先后引入三原清尘环保技术公司和陕西金利保洁服务公司对城区道路和背街小巷实行清扫保洁。解决我县劳动力就业的同时,提高了城区环卫管理精细化,保洁服务标准化。三、存在问题:1、随着城市拆迁、住房装修、居民搬家和家电家具更新等,大件垃圾越来越多,随意堆放、非法倾倒,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很容易产生二次污染,极易产生危害更大的有毒物质,目前我县还缺少大件垃圾分拣中心专门拆分再处理。2.小区、背街小巷住户集中,人口密度大,垃圾产量多,还需逐步更新垃圾分类回收运设施。3.由于县城框架拉大,新增道路、广场、绿地、公园不断增加,现有垃圾清运设备、垃圾压缩站难以满足发展需求。4.分类政策法规不健全,导致投放行为不具很强的约束力。大部分涉及生活垃圾管理的规定偏重于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置及相关管理方面,而极少涉及垃圾的分类回收,没有上升到法规上的层次,不能给予未按垃圾分类进行投放的行为以法律约束。四、整改措施1、加强大件垃圾处理能力。建议在我县设立专门的大件垃圾分拣中心,对城市拆迁、住房装修等产生的大件垃圾进行分拣再处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的发生。2、完善小区垃圾分类回收设施。针对小区、背街小巷等人口密集区域,逐步更新垃圾分类回收设施,提供足够的垃圾分类容器,并加强居民的垃圾分类教育与宣传,促使居民养成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习惯。3、增加垃圾清运设备和垃圾压缩站。随着县城框架的扩大,新增道路、广场、绿地、公园等地的垃圾产量也会增加,为满足发展需求,应增加垃圾清运设备和垃圾压缩站的数量和规模,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4、完善分类政策法规。制定健全的垃圾分类政策法规,明确各类垃圾的分类标准和投放要求,并加强执法力度,在未按垃圾分类进行投放的行为上给予法律约束,以推动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5、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媒体,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意识和认知,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行动,共同建设整洁、环保的城市。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强环卫市场化关于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监管力度,落实“管理精细化、清扫保洁标准化”的工作要求,加强量化考核,确保城区卫生干净整洁;2、进一步加强城区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洒水监管工作力度,有效的提升雾霾治理水平,实现全县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3、大力推动智慧环卫工作开展,逐步覆盖城区各个环卫岗位,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环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4、加强餐饮垃圾管理,着重提高对餐饮门店污水的净化、餐饮垃圾的集中收运和处理工作。5、加强公厕管理,确保公厕设施的正常运转;寻找有条件地方设置公厕,提升公厕覆盖率。6、对部分街道果皮箱进行更新更换,逐步取缔露天垃圾桶,提升城市环境的整洁与美观。7、推动第三方公司加大环卫设备和人力投入,并统一环卫从业人员的工作服装,提升城市环境的整体卫生水平和形象。8、垃圾处理费征收方面:加大垃圾处理费的征收力度,加大有偿服务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有偿服务质量,力争继续扩大有偿服户,再创新高。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