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妇幼保健院(咸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育龄人群提供保健和计生技术服务。妇幼保健和健康促进、疾病防治与筛查、妇幼卫生信息监测和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妇幼保健和计生技术应用推广、市及县区妇幼卫生和计划生育业务指导与培训,以及免费避孕药具的管理和发放。 | |
住所 | 咸阳市陈阳寨 | |
法定代表人 | 陈锋 | |
开办资金 | 8937.4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637.26万元 | 8788.7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市妇幼保健院.公益 | 从业人数 13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情况及成效1、强化交流培训,切实提升妇幼医疗能力。积极向“外”借力。产科与省人民医院建立产科联盟,定期来院业务指导、讲座培训及坐诊带教;儿童康复与省级专科医院医院技术合作;与陕西中医药大学签订实习医院协议。赴宝鸡市妇幼院、渭南大荔县、富平县妇幼保健院、西安市惠安医院、湖北黄石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参观学习,拓宽视野,外引资源,提高医疗管理理念和综合服务能力。完成与省妇幼技术协作医院签约挂牌仪式,开通“云上妇幼”平台,开启远程培训和会诊,每周定期组织参加省妇幼远程培训,截止目前,完成线下上转病人4人,远程会诊5人。积极与市残联、市医保局、秦都区残联对接,争取市残联、秦都儿童康复项目支持,与市残联签订了残疾预防项目协议,与秦都残联签订了协作协议。与省康对接,争取省康支持和帮扶,省康专家来院调研指导,学科带头人带领业务骨干共3人赴省康进修学习。开设综合病区中医疼痛康复业务,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陕西省人民医院等知名医院的专家坐诊,患者人数不断增加。积极开展妇科宫腹腔镜手术、儿科短波紫外线治疗、乳腺催乳治疗、眼科超声波治疗、眼轴人工晶状体度数测量、裂隙灯下眼底视神经立体照相、产科分娩阵痛、中医科退热止咳穴位贴等新技术。经过全院上下不懈努力,门急诊共接诊患者1141785人次,合计收入院2069人次,实现业务收入3113.23万元,住院业务量较去年同期的1197人次增加872人次,整体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强化统筹衔接,科学做好“大健康”服务。一是建立指挥体系。全面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要求,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成立以院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对医院疫情防控工作统筹安排协调,督导检查和督促整改。二是优化接诊服务。加强发热门诊设置,配强人员力量。建立儿科、妇科、产科、急诊综合科医学专业医护人员和其他经培训医护人员混合编组工作模式,各病区重症患者医疗救治工作有效开展。三是做好健康教育。组织全院人员通过华医网、心医学平台、微信等线上和线下开展培训学习和考核。不定期开展妇幼健康教育活动,深入社区、学校、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开展健康义诊活动30余次。四是做好秋冬季呼吸道疾病医疗救治工作。医院成立医疗救治小组,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优化整合医疗资源,加强儿科、急诊综合科、综合病区人员力量。3、强化质量管理,规范诊疗服务行为。一是优化服务流程。完善门诊挂号预约流程,实行精准预约。开通医保、社保卡、银联卡、微信、现金等多途径缴费模式。在导医台设立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提供轮椅、饮用水、雨伞、充电宝、志愿者服务、免费手消液等便民措施。修订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院科两级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不定期由分管领导和相关科主任进行医疗业务巡查。对科室一级质控、病例规范化书写等进行督导。组织开展质控月考评活动,制定细化考评细则。定期开展“三基三严”培训演练,对医疗核心制度、急救技术、操作规范的掌握及落实情况进行重点考核。三是提升护理质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施院—部—病区三级护理质量考核机制。年内共组织护理质量检查12次,召开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1次,检查科室100余次,召开护士长例会12次,组织理论、操作培训考核11次,参加400余人次。四是DRG付费稳步推进。外请专家采取分批少量、分专题分期培训的方式,举办集中培训6次。4、强化项目带动,护航全市妇幼健康。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召开了“全市妇幼健康工作会议”、“2022年度妇幼健康信息年报会审会”“《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培训》”等各类会议,累积培训1000余人。组织参加了妇幼系统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培训会、承办了省产科质控中心“咸阳市产科质量管理发展技术培训班”、组织全市妇幼系统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等活动,有效提升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综合管理服务能力。强化督导考核,与各县市区签订了《妇幼健康工作综合目标责任书》,完成了妇幼健康重点工作督导检查和妇女健康促进项目质控工作。组织召开了全市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培训会、推进会、质量提升会,完成了绩效考核工作的督导检查和数据收集上报工作。加强项目管理,基本及重大妇幼项目运行平稳,孕产妇健康管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项目、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妇女健康促进项目、免费孕前优生健康项目和婚前医学健康检查项目、《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和托幼机构管理、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全市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工作等项目均运行良好。5、强化信息建设,打造“智慧妇幼”新高地。逐步完成病案首页、绩效DRG评价、单病种和医疗技术质控等日常监测数据,实施合理用药系统、不良事件上报、OA、决策支持等系统软件,进一步实现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做好《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四级建设工作及《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完成医疗数据电脑端、手机端实时查询,不断优化就诊流程,方便患者就医需求,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提升满意度。二、存在问题专科特色不明显,高层次业务管理力量较弱;设施设备急需优化提升,缺少CT、移动母婴健康体检车等大型医疗设备,资金压力较大;干部管理理念有待进一步优化更新;“十四五”规划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还要进一步加强,门诊住院综合大楼、项目审批和项目资金落实需要各级持续关注和支持。三、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1、坚持常抓不懈,科学有效妥善应对疫情。严格落实工作标准,全员参与,倡导职工良好行为习惯,推进设施改造,开展梯队人员技术培训,做好物资储备等应对疫情救治各项准备,落实首诊负责制,更好的为病人服务。2、加强队伍建设,打造素质过硬妇幼队伍。加强干部梯队建设,开展干部政治思想教育和管理能力培训,帮助干部敢想敢干、能做会管,营造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工作氛围,凝聚干事创业活力。采取“挂、招、引、聘、训”相结合的方式引进医疗专家、骨干人才加强学科建设,发展专科特色,打造德才兼备、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的人才队伍,为医院长远发展储备人才智慧和技术力量,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3、做实重点专科,构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拓展中医疼痛服务,加强中医与儿科、妇科、产科的业务融合,开设集综合内科、外科、乳腺、中医为一体的综合病区。继续争取残联救助项目,精心打造儿童康复特色专科。开展更年期门诊等妇产科特色门诊,体现妇幼特色。4、强化督查,规范管理,确保年度妇幼公卫指标完成。贯彻落实“一法两纲”,做好重大及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工作,全面推开妇女健康促进项目、孕产妇及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等妇幼项目顺利实施。5、做靓医院特色,提升妇幼品牌对外影响。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力度,把健康教育贯穿到医疗保健服务全过程,开展常态化活动,努力创建健康示范医院。6、完善考核评价,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干劲。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内涵,实现基本服务项目填平补齐,坚持普惠型业务发展基调和“两个允许”原则,运用和完善事业单位绩效管理考核机制,引入成本核算,完善绩效分配方案,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自2021年1月25日至2024年8月10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