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安康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市权责范围内道路运输工作提供服务保障。参与拟订全市道路运输和农村公路行业发展规划、政策制度、技术标准和规范;承担道路运输行业业务指导、前置勘验、市场监测、服务质量考核、统计分析;农村公路行业数据库管理运行、项目计划、申报、储备;全市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监测、鉴定等事务性工作。 | |
住所 | 安康市高新区安康大道28号 | |
法定代表人 | 袁朝庆 | |
开办资金 | 3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安康市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60.68万元 | 283.6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交通运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客运方面。一是我市客货运输综合周转量达到49.2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98%,基本扭转了客货运综合周转量下滑的不利趋势。二是重要节假日及客流高峰时段在全市火车站、高客站等重要的旅客集散地,组织道路旅客运输车辆,开展接驳运输工作。三是结合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工作实际情况,进一步推动城乡客运向公交运营模式转变,建制村通公交、班线率达到93%以上。四是组织专家组对全市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及三级以上汽车客运站开展了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完成中心城市出租车到期报废和运力更新,70辆清洁能源出租车已投入市场运营。五是坚持公交优先发展,优化调整公交线路6条,新增公交线路3条,新增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20辆,中心城市公交网线覆盖率达到91%以上。六是完成了对中心城市辖区内所有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监督卡统一更换工作,积极推进出租车协会筹建工作。督促各公交公司维护、修复公交站牌35块,新建公交站牌97块。(二)货运方面。一是扎实开展了全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2022年度质量信誉评价工作,全市10家危运企业评价等级为AA等级。二是对两家新增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许可的资料进行了逐项审查,完成了四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停车场现场勘验工作。三是组织对全市普通货物运输企业运行情况进行了摸排了解,全市普通货物运输企业161家,普通货物运输车辆共2447台。四是认真开展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审验工作,对245台符合技术条件的车辆进行审验。五是督促指导各危运企业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企业对所属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扎实开展针对性应急演练工作。六是完成了2023年度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两覆盖”全市货车司机相关资料收集、整理、上报工作。(三)培训维修方面。一是及时完成全市2022年度驾培机构信誉考核工作,全市共考核驾培机构32家,评定优秀9家,良好16家,合格7家。二是通过监管服务平台,累计完成232名教练员新增续签等信息的更新工作,完成69辆教练车信息更新工作,完成326张教学计时采集卡信息录入工作。三是规范驾培机构备案管理,对全市驾培机构备案及资质准入条件进行了专项复核,备案驾校32家,教练车908台,教练员1087人,共培训学员20673人。四是完成从业资格背景核查1600余名,完成“12345”热线工单395件,培训学员资料审核1100余名,组织从业人员资格证考试35场。五是以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应用为重点,对全市270名汽修行业管理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全市汽修企业共有534家,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完成备案317家。六是做好营运客车达标核查工作,完成137辆营运客车的等级核定和8辆新购营运客车的划型定级审核工作。(四)农村公路方面。督促指导各县区加强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农村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达到77.08,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比例达到81.34%。一是启动“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创建工作。二是指导岚皋县推进“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和“最美农村路”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专家组实地评审复核并命名通报。三是指导督促平利、镇坪县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紫阳县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四是组织“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创建工作专班成员及部分县(市、区)交通局相关人员,赴汉中市学习考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工作成功经验。五是先后多次对旬阳市“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复审整改工作进行了实地督导。(五)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测鉴定方面。一是今年监督工程项目37个涉及2359公里,审查受理17个项目质量监督申请并签发监督通知书,全年实施监督检查90次,下发季度性综合监督检查通报4期,下发项目专项通报1期,下发监督抽查意见通知书3份。二是监督检查重要农村公路及大桥工程项目12个38.66公里,抽查工程实体质量数据17060个,单点合格率91.6%,原材料抽检186组,合格率100%。三是出具4个项目交工核验意见,21个竣工项目鉴定报告。四是针对全市工程质量监督业务人员专业水平较低的现状,聘请省厅专家对全市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业务人员70多人进行了培训。五是坚持施工安全检查次数及频率与质量监督检查同步开展同步进行,安全指导检查90次,督促整改安全问题189条,确保了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趋好。六是全年审查备案工地试验室13个,核查登记监理企业业绩11个。七是对全市在建的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使用的原材料进行了专项抽查。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开展农村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工作,结合工作实际,检测13302.08公里,检测比例达67.4%。省局下达通村公路完善工程701.8公里,安防工程819公里,计划投资35739.3万元,已全部完工;危桥改造19座674延米,计划投资5031.47万元,完成投资3243.47万元;结转2022年危桥4座254延米,现已全部完工;养护工程计划投资13715万元,已完成投资11638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机构改革后道路运输服务工作业务涉及面广,相关业务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对一些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缺乏深入研究。二是理论学习时间不够,党务与政务工作融合开展不足难以形成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大联动发展格局。(二)改进措施。进一步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加强对党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分类指导和统筹推进,加快形成党支部统一领导,各科室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将党建工作与道路运输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业务上的保障作用,将组织资源、组织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推动工作发展的力量,使党组织建设与道路运输工作同步推进,支部工作和道路运输工作同步推进。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客运行业质量信誉考核体系,不断提升中心城市公交、出租车运营服务水平。(二)优化农村公路管养体系。确保2024年“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创建各项任务保质保量、按时顺利完成。(三)打造“百年品质”示范工程。深入推进“品质工程”“平安工地”措施落实落细,创建一批示范项目。(四)重点培养一家AAA等级危运企业,扎实开展道路危货运企业行政许可事项的前置勘验和2023年度质量信誉考核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