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清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挂清涧县植保植检站牌子)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及植保植检和土肥工作;负责农作物重大病虫鼠螺草等生物灾害的监测和预报预警及防控指导实施工作;负责开展农用耕地地力的调查、评价和监测工作;组织农业技术的专业培训 | |
住所 | 清涧县岔口 | |
法定代表人 | 白强强 | |
开办资金 | 6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清涧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4.47万元 | 65.3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清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在县农业局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旱作农业示范县建设为抓手,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优质服务为保障,狠抓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标准化基地建设,按计划完成上级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报告如下:一、2023年清涧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2023年我单位在下廿里铺镇康家圪塔村建立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一个,占地200亩。为示范区内农户免费提供化肥种子和农药。主要示范内容有:1、选用良种:玉米品种延科288;大豆品种中黄13。2、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采用2行(玉米)+4行(大豆)及1行(玉米)+1行(大豆)两种带状复合间作模式。3、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由我单位技术专家根据当地情况合理搭配化肥比例。4、病虫害统防统治。项目实施范围内,由我单位技术人员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合理配药,统一防治。经秋季测产,示范区玉米平均亩产657.4千克,套种大豆平均亩产99千克,示范效果良好。二、马铃薯品种试验2023年由市农科院委托我单位进行马铃薯品种试验,我单位高度重视,成立专门技术小组,编写试验方案。试验在下二十里铺韩家塬村塬上进行,参试品种6个,我单位技术人员全程跟踪、详细记载,获得了大量实验数据,圆满完成试验。三、玉米品种试验示范在李家塔镇高柳树村建立玉米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一个,面积200亩。为示范区内农户免费提供化肥、农药等物资。试验品种:10个(宁丹39号、科河699、中元100、黄金粮MY73、伊丹131、瑞普909、中地159、登海3521、陕丹653、瑞普908)。主要栽培技术:1、全膜探墒播种:2、配方施肥;3、绿色防控:病虫草害以预防为主,统防统治,综合防治:4、全程机械化作业。经测产其中五个品种亩产1000公斤以上,瑞普909,亩产1134千克;中地159,亩产1071千克;中元100,亩产1035千克;登海3521,亩产1017千克;宁单39,亩产1070千克。基地组织农民、农技人员观摩培训7次,二百余人,切实促进全膜探墒播种相关技术和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四、全膜深沟探墒穴播绿色生产技术示范2023年县农业农村局安排我单位在郝家墕便民服务中心贺家岔村高标准农田推广高粱全膜深沟探墒穴播绿色生产技术示范1000亩,示范点统一专用农机具田间作业,统一田间管理并补贴地膜、有机肥、保水剂等物资。项目示范推广中选用加厚地膜(0.015毫米以上)或可降解黑膜,加大残膜回收利用力度。同时组织和动员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以及种植大户主动定制或购买专用农机具。主推技术:1、全膜深沟探墒穴播技术。2、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由我单位技术专家根据当地情况合理搭配化肥比例。3、病虫害统防统治。项目实施范围内,由我单位技术人员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合理配药,统一防治。4、全程机械化作业。10月底,经测产示范点高粱平均亩产376千克,较大田平均增产月150千克,增产效果明显,受到当地农户的一致好评。五、开展粮食作物调查开展2023年粮油作物生产调查,按时为省、市上报农业调查信息,为政府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组织人员深入到全县12个乡镇对涉及到我县种植的玉米、马铃薯、大豆等粮油作物生产情况等认真调查,并及时进行分析。同时,按省、市业务部门要求全力开展粮食生产情况调研。通过开展各种调查,真实掌握我市粮食生产现状,科学分析存在问题,为当地和上级决策部门发展粮食产业提供决策依据。六、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单位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1、通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带动农户栽培1万亩,基地组织农民、农技人员观摩8次,二百余人,有效推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我县推广。2、马铃薯品种试验均由我单位提供化肥种子,平均亩产均高于大田20%以上,带动周边农户受到马铃薯种植户的积极响应和肯定,显示出良好的增产增收效果,确实达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3、全膜深沟探墒穴播绿色生产技术示范,高粱平均亩产376千克,较大田平均增产月150千克,增产效果明显,使得全膜深沟探墒穴播及相关配套技术得到大力推广。4、通过开展各种调查,真实掌握我市粮食生产现状,科学分析存在问题,为当地和上级决策部门发展粮食产业提供决策依据。七、目前存在不足1、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规模较小,示范品种单一。2、基地宣传力度不足,新品种新技术辐射范围小。3、测产范围虽广,但调查精度不够,较片面。八、整改措施1、认真选址扩大示范基地面积,大力引进较好的玉米品种和新技术新设施。2、加大宣传力度、技术指导和物资投入,提高农民收益。3、增加人力时间投入,细化调查,不同地形地区都要顾及。九、2024年农技中心工作计划一、农技工作计划1、推广谷子节本增效生产技术集成2000亩。2、配合市农科院开展马铃薯品种试验。3、继续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玉米增密度技术。二、土肥工作计划:配合省站、市站做好土壤墒情监测、耕地质量评价工作。三、植保工作计划:1.继续做好马铃薯有害生物普查工作,防止疫情蔓延。2.继续做好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防控工作。3.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