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发布时间: 2024-03-22 16:45
单位名称 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编制全省农业(粮油作物)技术推广规划和计划;区域内关键农业技术的引进、试验和示范;农业技术项目推广和相关服务;农业技术的宣传、培训。
住所 西安市习武园27号
法定代表人 赵建兴
开办资金 1050.7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62.57万元 1015.5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我单位在省农业农村厅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报告如下:(一)组织实施两项重大推广项目。统筹推进粮食单产提升项目和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引领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一是明确目标任务。按照两大项目实施的要求,围绕玉米、水稻、油菜、杂粮等作物,印发项目实施方案,突出高产高效,集中优势区域,在全省建设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县15个,节水增粮增效示范县3个,大豆和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6个,建设“百千万”示范方田4500个。二是强化推进落实。突出技术攻关、模式展示、示范带动同步推进,建成高产攻关“百亩田”3305个、核心示范“千亩方”1251个、集中连片“万亩片”109个,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448万亩。三是实施效果显著。据统计,项目区小麦、玉米、谷子、高粱、水稻和大豆平均亩产分别达到613.5公斤、720.3公斤、280公斤、480公斤、630公斤和180公斤,分别较非项目区亩增产14.5%、23%、20%、24%、22%和13%,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二)有效开展三大粮油增产行动。围绕我省主要粮油作物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认真开展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小麦播种质量行动和扩豆增油三大行动,夯实粮食丰产基础。一是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持续推进。持续深化熟化玉米密植高产“5335”技术模式,制定三大区域玉米密植高产技术标准,全面推广应用关中灌区夏玉米生产区5000株/亩、陕北渭北旱作区春玉米4500株/亩、陕北长城沿线风沙滩区春玉米5500株/亩的密植标准,在11市92个县组织实施玉米增密度推广509万亩,实施区亩留苗密度较上年同区域大田每亩增加282.9株,较对照大田亩增产56.14公斤,示范推广玉米“5335”技术模式71.7万亩,较对照大田亩增产108.7公斤。靖边县5000亩玉米亩产1350.36公斤,创造了我省玉米千亩连片单产历史最高纪录。二是小麦播种质量提升行动连续推进。加大小麦宽幅沟播技术推广力度,组织小麦产区农技推广机构,依托省级农业专项资金补贴,建设小麦宽幅沟播集成技术示范区228万亩。加强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示范引领的工作力度,推动小麦宽幅沟播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带动周边应用面积达272万亩。据调查,小麦播种质量提升行动全面开展,使小麦播种质量、蓄水保墒效果、肥料利用效率、群体结构优化得到全方位提升,为今年小麦总产达到416.63万吨、夺取夏粮丰收奠定了基础。三是扩豆增油行动有序开展。研究制定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落实春播面积43.21万亩,夏播面积36.79万亩,指导各地做好品种选择、带型配置、肥水管理、综合防控、抗旱防涝等技术落实,实施区玉米平均亩产423.82公斤,大豆平均亩产72.39公斤。扩大油菜机播面积,以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为核心,推广直播油菜97.0万亩,较上年增加6.98万亩,油菜平均亩产达到138.77公斤。组织参加全国油菜高产竞赛活动,杨陵区示范田实收亩产303.12公斤,取得全国旱地组第2名的好成绩。(三)扎实开展四项技术指导服务。紧盯粮油作物生产,突出技术支持保障,着力抓好技术指导、生产服务、抗灾救灾、信息发布四方面工作。一是立足主责主业做好技术指导。围绕全省主要粮油作物,制定发布技术指导意见8篇,突出关键农时,狠抓小麦春季和油菜苗期管理;突出关键技术,狠抓玉米增密度、水稻育秧插秧和马铃薯田间管理等技术落实。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依据省站指导意见,结合实际,累计发布各类技术指导意见1600多条。二是围绕农时农事加强生产服务。紧扣农时生产,春耕春管抓好渭北陕北春玉米、马铃薯、小杂粮春耕及陕南水稻育秧,加强夏收粮油作物田间管理;夏收夏播做好小麦、油菜适期收获,重点抓好夏玉米适期播种和合理密植,水稻适期移栽和整地插秧,加强秋收作物田间管理及防灾减灾技术指导;秋收秋播做好玉米、水稻、马铃薯、杂粮适时收获及防秋淋工作,重点抓好小麦适期适墒适量播种,油菜机械播种及育苗,加强小麦、油菜冬田管理,确保安全越冬。据统计,全省农技推广机构开展培训4300余场次20.6万人次,指导农户28.8万人次,印发资料105.9万余份。三是履行公益职能科学抗灾救灾。针对早春倒春寒冻害,制定小麦受冻分类标准,及时印发《受冻麦田春季管理技术要点》和《当前陕西油菜田管意见》,促进快速恢复生长。面对“三夏”期间“烂场雨”,我站科学研判小麦长势和收获期,制定《小麦穗发芽分类标准》和《夏玉米抢时播种技术指导意见》,为及时掌握受灾情况,合理调配收储设备,茬口紧密衔接提供依据。针对秋播期间的“强秋淋”,提出《2023年秋淋天气抗湿收种工作技术指导意见》和《油菜抗淋秋播技术指导意见》,科学应对秋播期间强秋淋影响。及时应对今冬气温骤降,制定《应对大风降温天气小麦田间管理指导意见》,防御冻害发生,促进小麦安全越冬。四是发布技术信息指导大田生产。做好苗情监测,以《苗情信息快报》形式,发布小麦苗情6期、玉米苗情2期、夏粮秋粮形势分析2期,为科学研判、准确指导大田生产提供依据。围绕粮油作物生产现状和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先后在陕西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新闻连线》等栏目播发信息11条,指导农户准确落实技术措施。发挥公益职能,在《陕西农业农村厅》网站等发布指导信息188篇,指导大田生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