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陕县> 宁陕县林业技术推广站

宁陕县林业技术推广站

发布时间: 2024-03-22 16:43
单位名称 宁陕县林业技术推广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推广林业技术,促进林业发展。业务范围:林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指导、林业技术人员培训。
住所 宁陕县城关镇迎宾大道33号
法定代表人 成华莉
开办资金 10.0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宁陕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07万元 6.97万元
网上名称 宁陕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公益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5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法定代表人、开办资金。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积极开展林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引进省林业站核桃提质增效新技术,稳步推进800亩核桃提质增效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建设。注重本地良种的培育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开展珍稀药材培育,进一步做好碧根果基地培育,巩固核桃良种繁育基地。(二)扎实开展林业技术培训和服务。持续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对林业专业合作社、协会和专家工作站的指导,充分利用产业协会、专家工作站及其团队资源,加大对经营业主及林业产业重点村技术骨干培训力度,组建林业技术人员和“乡土专家”服务队,破解林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三)加强对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指导。制定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施乡村振兴绿化示范点、森林乡村、“三化一片林”建设,打造特色产业、林下经济亮点示范工程。(四)加强对各镇农综站林业工作业务指导。不断强化对各镇农综站林业生产、林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指导。(五)技术保障工作。完成了造林绿化、低产林改造、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天保工程项目设计、地块落实与上图工作。配合有关单位、股室做好森林资源保护、涉林案件现场勘察和林权纠纷调处等工作。(六)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权服务工作。积极推进国家储备林“双储林场”项目,进一步深化林业碳汇交易。鼓励各类林业经营主体通过流转林地、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等方式壮大经营规模,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七)加强林业产业化建设指导服务。积极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指导和服务林业产业化建设,引导经营主体开展绿色林产品品牌创建。抓好林果产业链建设,巩固拓展“企业+基地+农户”和“典型示范带动”等现代林业发展模式,着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技术示范推广成效明显。在江口镇高桥村、江河村和城关镇麻庄村建成核桃提质增效示范园800亩,依托该项目开展核桃提质增效技术实验、示范。邀请市级林技专家开展技术培训3场次、培训林农160余人,发放技术资料200份,为全县核桃园综合科管树立样板。实施“521”林业科技示范工程,打造“521”科技示范点2个,示范带动3400亩。试点珍稀中药材扣子七的半野生人工栽培,优化提升红豆杉、碧根果、紫仁核桃等基地。(二)技术培训服务任务全面完成。全年组织2名干部外出参加arcgis软件培训、2名干部参加林业技术推广项目管理培训,6名干部、3名经营主体到市参加林业技术培训。召集各镇林业干部到县林业局培训3场次,组织全县林业技术人员赴镇村培训78场次,全年累计培训各镇林业干部、经营主体和群众2084人次。(三)规划设计和技术支持保障到位。完成2023年9.25万亩造林绿化、“3.12”义务植树活动集中植树点、1.7万亩特色经济林低改、0.15万亩油茶标准化示范园、1个退耕还林提质增效示范点及14条森林防火通道的规划设计工作。完成6.2万亩造林绿化落地上图工作;完成“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部分用地、梅子镇0.11万亩水源涵养林、四亩地镇0.22万亩板栗提质增效、江口镇0.1万亩核桃提质增效项目规划设计制图工作。协助完成2023年森林督查共290个疑似图斑的现地核实和查处、2022年草原变化图斑共5个疑似图斑的现地核实和销号工作。配合第三方完成我县年度林草湿森林资源监测工作,完成三级林长及网格员管护区域矢量数据界定建库,协助完成林地征用、占用、林权纠纷勘界。配合完成违法案件的现场调查勘验调查、技术鉴定30余次。(四)服务林业生产富有成效。营造林6.3万亩,超额完成市对县考核任务,其中封山育林6万亩、人工造林0.1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0.2万亩;全民义务植树20.01万株。组织开展食用林产品及其产地土壤监测抽样工作,共抽样核桃、板栗及其产地土壤各2批次,蜂蜜2批次。落实7家园区的培育申报备案,完成5家园区的推荐申报工作;完成35家涉林经营主体调查、摸底、统计工作。我站持续跟踪推进的“双储林场”项目可研报告已通过省林业局专家评审,项目总体推进进度居全省前列。(五)林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指导完成经济林低改1.95万亩,核桃、板栗综合科管10.8万亩;林业综合产值达17.64亿元。全县林下种植18.1万亩,林下养殖140.3万头(只、羽、箱),中蜂养殖3.6万箱,年产蜂蜜230余吨,林麝养殖1370只,申报产业发展奖补资金28.43万元。新建山林经济类园区1个,培育创建市级航母园区1个、市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个、市级林业龙头企业1个、林业科技示范点2个,核桃、板栗、蜂蜜等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各1条。组织烨林、萃箐坊等涉林龙头企业参加林博会、森交会、农高会等产品推介和招商引资活动5次。起草的《发展生态产业,释放全国森林第一县生态价值》案例成功入选全国绿色发展类典型案例,为全省唯一入选案例。助推宁陕县完成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县建设。(六)林业改革不断深化。2023年5月23日,完成两笔林业碳汇交易、实现新突破。积极为群众提供林权流转、林权抵押贷款等业务的咨询、服务工作。为全县306万亩森林购买了森林保险,巩固了林业建设成果,保障了林业生产经营者的经济利益。培育林业经营主体161家,不断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森林经营管理,持续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和林地流转工作,积极探索释放林业发展新活力。三、存在的问题。一是专技干部承担其他工作人员多、老龄化严重,技术人员短缺问题突出。二是人才引进难,连续多年招聘高层次林业技术人才均未成功。四、改进措施。(一)强化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争取,通过招录、遴选等多种方式,不断吸收新生力量、优化林业科技推广队伍,增强林业发展后劲。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技干部培训,发挥好高级职称人员“传帮带”作用,不断提升队伍素质。(二)强化林业产业发展。深入林间山头开展业务培训,积极服务广大林农。鼓励支持经营主体参与“有机”“绿色”“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商品商标注册”等申报认定和品牌宣传,不断提高宁陕林产品知名度。加大以核桃、板栗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综合科管力度,全力提高科管率,提高单产、促农增收。五、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抓好技术服务指导。为全县义务植树、造林绿化、林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指导镇村结合千百工程抓好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建设,抓好各类林业科技示范点、丰产示范基地建设和实用技术推广,助力林农增产增收。(二)开展技术培训和规划设计服务。强化林业实用技术培训、指导,为全县各类林业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要工作提供规划设计、现场勘查等技术服务保障工作。(三)强化林权改革服务。做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事务性工作,强化对林业社会化组织的指导和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