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第一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高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榆阳区红山恒安路2号 | |
法定代表人 | 郝生飞 | |
开办资金 | 3938.4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榆阳区教育和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0905.15万元 | 50512.4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第一中学.公益 | 从业人数 36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牢牢守住了安全生命线,以提质量、促发展、创名校为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举措,各项工作纵深推进,高效开展,圆满顺利完成工作任务。一、取得的成绩——聚焦发展基础,造形铸魂建强战斗堡垒。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学、查、改、做系统集成,聚焦学校发展难题、学校治理短板、师生发展需求,列出加大师训、强化教研、解决编制、整顿学风、提升质量等方面任务清单,顶住压力,下茬推进,用实打实的具体措施,体现了以学铸魂、以学增信、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检验了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受到省委组织部考核组高度肯定。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三重一大”方面把方向、保落实、促发展的重要作用,调动广大党员教师比奉献、争先锋、创佳绩。结合工作实际,划分党员责任区,设立党员先锋岗,以党员的先进性带动广大教师创先争优的上进性,推进党建业务双融双进促提升。贯彻落实区委“三个年”建设工作部署,开展了“以党风促教风,以教风促学风,以学风促校风”为主题的作风整顿活动,严肃处理违规违纪教师。举办“廉政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强化考核激励,不搞平均分配,拉开档次,重奖担当实干。注重在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识别干部,表彰各岗位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17名,争取指标新发展党员1名,上报高斯标、付敏、姬海波、刘喜军等4名同志被局党委授予榆阳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员称号。——聚焦发展根本,多措并举厚植强基工程。争取政策支持,面向部属师范院校和城区高级中学,一次性招聘、选聘优秀专业教师10名;选优配强班主任队伍,平均年龄降至38岁。重新修订听课制度,推行五级听课制度,加大领导干部听课抽查力度,精心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加强非高考科目的检查督导。配强教科研力量,整合全校资源,建立九大学科教研中心,纵深推进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四课一堂”工程,组织开展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考核课、骨干教师公开课、教学能手示范课、优师大讲堂活动,推动年级和校级两级教研活动实现常态化、机制化、高效化。推进传帮带引,启动新一期“青蓝工程”,着力培养支撑学校发展的生力军。全面加大培训力度,全面强化经费保障,组织全体高考科目教师在校内参加高考研讨会,派出学校领导、中层干部、一线教师60多人次,走出去学习新理念、接受新思想、感受新变化。坚持凡课必研、凡训必讲,推进校本研修,促进整体提升。倾力支持优秀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大赛,教师业务迅速成长,丰硕成果。武晓燕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梁秀兰老师荣获第八批陕西省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称号,强春蕾、艾晓慧2名老师荣获省级教学能手称号,武佳加等9名老师荣获榆阳区教学能手称号,张亚峰老师荣获省级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教学能手称号,薛良平等9名老师在“新媒体新技术”赛教中获奖,王艳丽等11名老师在榆阳区解题能力大赛中获奖,薛田田等3名老师在“创新课堂”比赛中获奖,郭艳娥等7名老师在“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奖,王凤平等4名老师在榆阳区命题能力竞赛中获奖。2023年,全校教师课题研究数量质量大提升。通过省级规划课题立项3项,完成市级规划课题3项、市级微型课题14项,申报市级微型课题23项、区级规划课题1项、区级微型课题45项。——聚焦发展核心,群策群力创建质量强校。坚持常规做实、细节抓严,全面加强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教学督查、质量分析,采取集中补差、专人帮扶等措施全力以赴提升临界生。成立小班定向培优,向上争取350万元专项经费集中培优。在今年高考、联考、统考中,坚持学生至上、学校至上,众志成城、合力攻坚,克服疫情严重影响,抢时间、抓进度、提质效,各年级一路披荆斩棘、捷报频传,2023年高考再创佳绩,勇夺全市文理前十名数量、高分段人数规模、文理科均分、一本上线比率四项桂冠。高二年级六校联考一骑绝尘、高居榜首,高三年级负重前行、逆势超越。高三年级31名同学斩获省级、国家级竞赛奖项,质量和数量全市双第一。市教育局授予我校“2023年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提升增值性评价突出学校”“2023年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提升优秀学校”称号,奖励学校138万元。区委区政府授予我校“新时代好学校”“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奖励我校575万元。隆重举办教师节表彰大会,重奖实绩突出先进个人88人,重用德才兼备12人,一中的大舞台成为大家竞相出彩的大平台。——聚焦发展关键,克服阻力推进规范治理。充分听取广大师生、家长意见建议,强化措施补齐管理漏洞,责成相关部门修订完善管理制度8项,完善校长办公会、校委会议事规则,把权力关在制度笼子里,让制度管人、管事、管全局。排除阻力强化午查夜巡,班主任付出了更多辛苦,学生得到了更大的实惠,拥有更大的体力精力投入学习。顶住压力全面整顿学生灶,坚决取缔售卖麻辣食品、垃圾食品、违禁食品,降价提质确保学生吃得实惠、吃得健康、吃得安全。不畏阻力严肃整顿攀比之风,坚决刹住了学生打伞拉皮箱带手机点外卖等不良风气。全面加强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纪律习惯的养成教育,从细节抓起,从小事严起,加大督查力度,下茬根治沉疴陋习,学风、校风为之一新。高质量召开了高一、高三年级两次家长会,增进家校沟通教育,保障了重要节点上课平稳顺利和矛盾误解及时稳妥化解。——聚焦发展宗旨,拓宽途径推进文化育人。在高强度学习之下,想尽办法加强心理教育、深化思政育人,创新德育活动,组织校级领导包班开展思想教育,落实专人上好心理辅导课,建档立卡关注重点学生,组织学生前往张季鸾纪念馆、邓宝珊将军纪念馆、广济堂中药材培植基地和榆阳区青少年农业科普实验基地,开展主题研学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市区汉字书写大赛、诗词大会;举办校园歌手大赛、艺术节晚会、广播操比赛、校园篮球赛、迎国庆歌咏比赛、拔河比赛和冬季越野赛等体育活动;承办了2023年榆林市青少年锦标赛暨校园足球、篮球、排球联赛足球项目;举办了班主任经验交流会,邀请中科院院士、全国劳模、清华大学教授、留美博士后前来作报告,表彰奖励了800多名优秀学子,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部授予“国防教育示范校”荣誉。——聚焦发展保障,打造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在重要节点为教师提供暖心关爱。争取兄弟学校支持,全力解决教师子女和近亲属孩子上学难题;反复协调、全力争取上级支持,一次性解决了36名教师编制问题。多方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师生工作和学习环境,完成学生公寓热水器升级改造,更换教学楼教室和办公室PVC树脂门,实施教学楼、办公楼外立面维修工程,更换教学楼教学设备,更新弘艺楼多功能厅灯光、音响设备,改造升级消防系统,顺利通过省检、国检,顺利建成市级平安校园。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回顾一年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需在精细管理、素质教育、教育科研等方面不断突破和提升。为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改进。一是进一步完善精细化管理机制,加强过程监督,以激励、考核、督查为切入点,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过程管细。二是深化体制改革。充分依靠政府支持,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强化素质教育,切实落实“双减”政策,建立学生多元评价机制,优化课程体系,聚焦学生全面发展,四是强化教师培训,以教育科研带动教师专业成长,不断壮大名师队伍,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