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横山区脱贫攻坚移民搬迁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配合横山分局做好横山区除榆林中心城区、榆林高新区(榆横工业区)以外区域脱贫攻坚移民搬迁安置、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横山区环城北路国土资源局大楼六楼 | |
法定代表人 | 思华山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预算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横山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09万元 | 6.1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横山区脱贫攻坚移民搬迁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任务已圆满完成。为防止搬迁群众发生规模性返贫,确保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积极配合区发科、人社部门及有关镇办做好搬迁后续工作。一是配合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保障扶贫农业产业园区和社区工厂正常运行,持续帮助搬迁户解决产业、就业问题,增加收入,确保搬迁户稳得住、有事做、能增收、不返贫。二是在雨季和冬季到来之前,我们对各安置点、搬迁户的居住情况进行两次隐患排查整治,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保障搬迁户住房安全。(二)扎实推进避灾生态移民搬迁工程。一是“十三五”避灾生态移民搬迁项目圆满收官。“十三五”,全区共实施避灾生态移民搬迁2671户10168人,建成首泰幸福城等15个避灾生态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今年完成了顾兴庄安置点二期70户、首泰幸福城1424户、白界羊圈梁70户安置房验收。完成了避灾生态搬迁旧宅基地腾退验收62户。12月份完成了顾兴庄、金海湾二期基础设施工程项目验收。截至目前,全区避灾生态移民搬迁安置房及基础设施项目已全面完成验收,安置房建成率100%,已装修、入住或达到入住条件户达95%以上。二是按照地环站认定的地灾避险隐患点搬迁对象花名册,11月份向省市上报有搬迁意向、符合搬迁条件的地灾避险搬迁户24户71人,现已组织镇、村完成了搬迁前的核查摸底工作。(三)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我们一直把理论学习作为提高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建立了常态化学习制度,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一是按照分局要求深入开展了主题教育学习活动,通读主题教育《应知应会》,学习了二十大精神及省、市、区相关会议精神。党员干部在全国党员干部网、现代远程教育专用频道集中收看了《榜样8》等专题节目。二是组织学习了《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实施条例》等业务知识及有关政策、法规。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和党员干部领学、授课等方式进行,通过书籍资料、广播电视、微信平台、强国平台、干部网络学院公众号等多渠道强化干部学习,每周星期一为集中学习时间。每位干部做了2万字以上学习笔记、撰写了心得体会,参加网络在线学习全部达到100学时以上,参与陕西省党规党纪知识测试1次、法宣在线平台测试1次,成绩全部合格。(四)多举措优化干部作风。一是认真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收效良好、群众满意。二是结合自然资源规划系统“以案促改”工作,每位干部围绕“六个聚焦”发现自身存在问题,开展自查自纠,列出自查检视问题清单,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措施,逐项整改销号。三是组织学习了市、区纪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婚庆事宜申报工作的通知》《关于整治公职人员违规饮酒和酒后行为失德失范问题的规定》等文件,教育干部遵纪守法。通过各项举措的强化,干部作风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五)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严格落实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财务制度、公务接待、公车管理使用等制度,坚持上下班刷脸签到,严禁迟到早退,严禁擅自离岗、脱岗、串岗。对违反纪律者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六)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这一年,我们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通过主题教育学习、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以案促改等活动,强化党员干部党性和党纪修养,教育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树立风清气正的形象,敢于担当作为的意识,营造廉洁高效的工作环境。(七)圆满完成分局交办的工作任务。一是深入基层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资源规划政策、法律法规主题宣传活动。二是配合赵石畔国土所开展辖区内土地卫片违法图斑核查整治、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和耕地流出核查。二、取得社会经济效益实施移民搬迁项目,给搬迁群众和安置区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通过近几年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使全区搬迁群众彻底摆脱了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从原来破旧的土坯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砖木(混)房,就医和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逐步成为具有现代生活气息和文明生活方式的新型农民。(二)群众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通过积极培育和开发移民搬迁后续扶持产业,落实保障措施,引导群众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养则养,搬迁群众的收入得到了较快增长。(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在安置区配套完善道路、供水、农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条件较好的安置区已显现出小城镇雏形,逐步形成了交通便捷、信息畅通、饮水卫生、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的新农村。易地扶贫搬迁也加快了原有小城镇和中心村庄的人口聚集,扩大了其辐射范围,使这些地方的文化、教育、卫生、通讯等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降低了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成本,各项社会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形成了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经济繁荣的结构体系。三、存在问题(一)有29户超面积易地扶贫搬迁户因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程序等原因,尚未办理产权分割不动产变更登记。(二)避灾生态移民搬迁项目,省、市只安排每户2.5万元建房补助资金和每户2万元基础设施配套资金,不安排旧宅基地腾退复垦补助资金,政策要求做到“即搬即拆”,因腾退房屋补助资金及工程费用筹集困难,致使腾退工作推进缓慢。四、整改措施(一)针对产权分割问题,搬迁公司已多次与区不动产登记大厅进行沟通对接,并安排专人配合办理,此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二)针对腾退缓慢问题,我们已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建议,积极争取补助资金。五、下年工作打算(一)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让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切实提高干部的政治素养、工作作风和业务水平。(二)继续配合做好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后续扶持,防止规模性返贫。(三)做好地灾避险搬迁工作。(四)全力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