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三原县> 三原县档案馆(局)

三原县档案馆(局)

发布时间: 2024-03-22 15:31
单位名称 三原县档案馆(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及档案教育工作。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统计、鉴定和利用工作。
住所 三原县政府后院
法定代表人 徐建刚
开办资金 19.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三原县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66.9万元 883.31万元
网上名称 三原县档案馆(局).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具体工作情况1、坚持依法治档,加强业务指导,强化规范建设,目标认证和示范创建工作深入推进。深化执法监督,加强档案法制建设。积极扩大档案宣传,加强档案管理干部队伍建设。4、积极顺应时代,实施共享发展,强化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不断推进鉴定开放。5、加强依法移交,强化史料征集,丰富档案资源建设。6、增强服务效能,提升档案查阅利用服务。7、坚持文化自信,唱响红色三原,档案史料编研工作取得新成果。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协助指导各单位加强对党史学习教育、疫情防控、乡村振兴、二轮土地延包、人事、医保、新农合、婚姻等8个门类档案归档工作,重点对县巡察办、新兴镇、县军人事务局、县纪检委、县人大办等单位积存的文书资料、专卷等进行现场培训、分类指导;创建了陂西镇蔡王村和西阳镇东寨村2个乡村示范点。完成新兴镇、县民政局、县养老经办中心3个档案室目标认证。2.完成全县9个镇综合档案室的执法检查及67个立档单位的档案年检工作。完成5个单位和个人“互联网+监管”的网上公开工作。结合档案法宣传,接待伊利集团来我馆参观学习馆藏毛泽东各个时期工作生活图展共102人。3.对人大办、军人事务局、农业农村局、新兴镇等15个单位业务培训27场次137人;协助国家档案局调研土地二轮延包情况,重点开展新兴镇试点工作,5次进行现场档案业务培训并指导。对1个工程项目档案和1个社区矫正档案进行了现场培训指导。4.争取县政府支持,投资近12万元,购置和更新了服务器、磁盘阵列、交换机等一批档案信息化设施设备,为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提供了坚实基础,数据目录导入20174条;新建了土地确权、社保、纪检监察、医保、疫情5个专题目录数据库。开放到期档案41个全宗3626卷。5.接收巡察办、医保局、农业局、统计局、政府办、组织部、纪委、档案局、阎良工务段、宏远锻铸有限公司、天翔机电有限公司等31个单位的档案,其中文书档案855盒20171件;人事档案35盒135件;婚姻档案2869件74盒。发放收藏证8个,征集图书资料7本。三、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存在问题:一是全县档案工作发展不平衡、部分镇(办)和县级部门、单位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档案基础实施建设滞后,档案治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档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待加强,档案工作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效能和水平有待提高;三是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足,专业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改进措施:1、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按照应收尽收的原则,加强档案移交接收进馆工作,更多关注县委、政府重大决策、重大活动、重大项目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把新领域、新载体档案收集进馆,积极构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档案资源体系。2、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县档案馆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加工转换,提高档案查阅利用信息化和档案服务的主动性、精准性、高效性。3、着力提升治理能力。认真学习贯彻实施新修订国家《档案法》,充分发挥法治引领保障作用,统筹各方力量,切实加强档案工作的日常监管,促进档案业务监管提档升级,努力把档案法确立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档案治理效能。(三)2024年工作打算:全面提升档案服务水平。紧扣服务大局、服务发展,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突出加强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推动档案事业在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的战略性、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和档案资源的专业优势,在服务大局中迈出新步伐。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