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阴县中医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中医等学科的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疗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 |
住所 | 汉阴县城南凤凰大道 | |
法定代表人 | 郭保宏 | |
开办资金 | 12453.0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阴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060.34万元 | 13065.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汉阴县中医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27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3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法定代表人。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汉阴县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着力“引、育、留”,打造高质量中医人才队伍。今年我院多渠道、多层次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3名;派出34名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短期业务培训300余人;举办了全县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及煎药技术培训,参训358人,并代表汉阴县参加全市中医药调剂技能竞赛斩获佳绩;举行了全县的中医适宜技术技能比武;举办了全市继续教育“安康市基层脑血管疾病防治骨干人才研修班”,制定了《汉阴县中医医院专技人员选调方案》,29名大学生纳入编制备案管理。(二)“师承名医,薪火相传”,继承发扬中医学术经典。今年确定指导老师4名、学术继承人8名,带教老师根据自身的多年学术经验,对学生的日志、跟师笔记及医案等进行批阅、修正,提出修改意见,指出辩证或用药不足。通过日常的督导检查,8名继承人共完成跟师笔记或心得体会等400篇,不断继承和发扬中医专家学术思想,使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诊治疾病的能力。(三)“守正创新,传承精华”,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今年我院共开展中医适宜技术40余项、702078人次,新开展葫芦灸、雷火灸、引阳入阴配合气息导引法、铜砭虎符刮痧等,疗效显著,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四)凝聚“内功”、借助“外力”,助推学科建设“新高地”。今年共有11位市中医院专家、5位溧阳市专家来我院对儿科、内一科、内三科、外科、肛肠科、妇科、麻醉科、放射科帮扶带教,提升了科室的技术水平和影响力。完成肾内科及血液透析室相关设备的采购及建设,开展了透析业务,建设了省级名中医王晓玲专家工作室,申报了汉阴县专家工作站1个,工作站已经通过初审,成功申报“两专科一中心”建设项目、基层西学中能力建设工程带教基地。通过内外合力,汇聚优势学科资源,奋力推动医院学科建设上台阶。(五)增强创新“驱动力”,满足临床诊断需求。通过建机制、鼓励推广新技术、新项目,营造浓厚的创新精神,为临床业务发展提供技术支撑。2023年共上报新技术、新业务累计22例。(六)强化医疗质量考核监督。制定医疗质量考核细则和考核重点,每月对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月督导通报,每月以简报的形式全院进行通报,要求限期整改,并在月目标责任考核中严格兑现奖罚。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巡查,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确保医疗服务安全。制定三基培训计划,每月对重点科室、重点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每季度开展医师技能培训考核,提升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今年共开展安全巡查12次,多学科会诊9次,医技座谈会3次。(七)凸显优质护理服务。一是坚持护士长例会制度,实行护理质量管理“问责制”,每月进行2次全面护理质量检查及持续改进追踪督查,持续做好延伸护理服务。二是全年共上报64例护理不良事件,共对55名危重患者、127名压力性损伤患者进行了追踪督导,给予专业护理指导,完成了中医特色健康宣教工作。三是积极参加省市护理专业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安康市护理急救技能大赛三等奖、安康市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三等奖。(八)强化院感管控及公卫管理。进一步完善感控制度职责。对照院感相关规范及标准,修订完善我院的院感管理及培训相关制度。加强对院感知识的培训,全年共培训8次,考核2次。持续开展院感监测工作,全年共发生院感病例9例,感染率为0.09%,无院感爆发事件发生。积极参加省市院感标准竞技赛,荣获安康市首届院感竞技赛三等奖。做好公卫管理工作。全年共上报传染病446例、死亡病例102例、食源性疾病203例、落实慢病管理报告1707例,健康宣传专栏6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业务收入6639万元,门诊93078人次,住院10582人次,手术1973台次。今年城乡居民结算9219人次,总费用4409.5万元,均次费用4783元,医保报销2707.8万元;城镇职工结算756人次,总费用337.7万元,报销费用295万元;医疗救助4012人次,救助金额400万元;大病报销1668人次,报销金额149万元;居民慢病报销8016人,报销费用118.6万元;县外直报186人,报销费用55万元;市外直报549人次,报销金额43.7万元;省外直报143人次,报销金额13.6万元;县政务中心异地报销841人次,报销费用270.5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中医传承不足,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紧缺,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医药人才匮乏。2.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不足。现行的医保政策限定物理治疗、中医治疗、次数及治疗天数,尤其是中医康复传统诊疗技术开展受限,不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二)改进措施。加强人才培训与引进,制定人才引进办法及激励政策;继续依托我院名中医工作室、省级或国家级名老中医、科室内师带徒的方式进行师徒帮带工作;积极与上级医保部门衔接,加大对中医药资金支持力度,提高中医药项目在医保支付中比例。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加强学科建设,加大对紧缺型人才的招聘;二是完成卒中中心验收工作;三是推进胸痛中心及创伤中心建设,完成五官科门诊及疼痛科门诊开诊;四是进一步推进呼吸内科建设,协助做好人才引进、新院区科室建设等相关工作;五是积极推动与省级三级医院建设专科医联体,建设汉阴县专家工作站;六是持续做好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43618018861092111A2101有效期限:自2019年09月19日至2034年09月18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