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

铜川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

发布时间: 2024-03-22 15:18
单位名称 铜川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市本级、新区范围内市场监管领域综合执法;执法检查、案件查处;有关部门移送案件查处、交办、督办;违法行为举报核查处置;市场专项治理和社会综合治理
住所 铜川市新区鸿基路10号
法定代表人 孙继刚
开办资金 159.4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0.2万元 24.0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1、开展各类专项整治50余项。2023年,开展了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新冠治疗药品及医用防护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等专项整治、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旅游市场价格专项检查、燃气具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液化石油气充装安全专项检查、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等50余项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检查1500家次,发放价格提醒告诫书50余份、下达特种设备安全指令书32份。2.扎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是按时按量完成医疗器械抽样任务。2023年,完成医疗器械监督抽样任务76批次,其中:无源类医疗器械63批次,有源类医疗器械6批次,医用口罩5批次,测温仪2批次。二是及时处置投诉举报及案件线索。2023年,共收到投诉举报及案件交办线索8件,核查处置8件,其中:立案8件,办结8件。三是做好不合格报告核查处置。2023年,共收到不合格报告59份,核查处置59份,其中:立案42件,结案40件,正在办理2件。四是规范罚没物品管理。严格按照支队《罚没物资管理制度》规定,对罚没物品进行规范管理。组织开展了“3·15”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活动、配合市局开展了“10·26”侵权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活动,集中销毁了涉及食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三大类20个品种,货值10万余元的罚没物品。3.强化宣传引导。2023年,共编辑《稽查简讯》107篇、视频新闻2条。其中:在市政府网站刊发61篇、铜川日报刊发18篇、铜川电视台5条、省药监局网站刊发3篇、省知识产权局网站刊发11篇、省市场局网站刊发1篇、在中国质量新闻网刊发2篇、中国知识产权报刊发2篇。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8场次,向企业宣传培训法律法规20余部,参训200余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围绕重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热点难点问题、主动稽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市场监管领域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共立案查处市场监管领域违法案件126件,其中:食品案违法案件52件、药品违法案件7件、医疗器械违法案件4件、化妆品违法案件7件、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6件,无证无照违法案件8件、广告违法案件7件,价格违法案件9件、计量违法案件4件、质量违法案件4件、特种设备违法案件3件、知识产权违法案件15件,罚没款86.81万元,清退多收消费者价款59.89万元,向其他地市、其他部门移送案件线索14条。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因机构改革未到位,单位性质未确定等因素很大程度影响执法工作的开展,加之市场监管领域点多、面广,还存在执法力量薄弱、执法人才短缺的问题以及专项整治开展不均衡,案件查办亮点不突出等问题。二是工作及时总结和经验推广不够,对于阶段性取得的成绩和工作经验没有及时总结和推广,没有对工作形成良好的促进作用。四、改进措施。一是强化队伍建设。立足支队实际,在业务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方面完善长效机制,严格监督制约,在能力和水平上有提升。二是强化综合执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聚焦监管重点、民生热点、执法难点,以专项整治为抓手,突出查大案、办铁案,不断增强执法办案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力争在执法办案上实现突破。三是强化联合执法。加强与其它地市和区县的沟通,完善行刑衔接机制,进一步建立上下贯通、部门协同的执法协作体系。四是强化服务效能。严格执法办案程序,延伸执法服务,将执法和普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五、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我们将全面落实“一个大市场、两个强国、三个监管、四个安全”工作着力点,切实履行职能、服务大局,以保障安全底线,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抓实专项整治、完善体制机制和锻造执法铁军为中心,扎实做好2024年综合执法工作。1.打响助推发展攻坚战。一是围绕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严厉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动,净化市场环境秩序,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二是围绕质量强市建设,以农资、燃气具以及儿童用品等为重点行业,以消费者反映强烈的日用品、化肥、种子、农机及其配件等为重点产品,组织开展产品质量、计量认证等领域综合执法行动,助力质量强市建设。2.打响安全底线保卫战。一是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全力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持续深入开展“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开展专项执法,取缔一批“黑窝点”,查处一批食品违法案件,震慑违法行为,净化食品安全环境。二是围绕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等特殊民生商品,组织开展药械化安全综合执法行动,加大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三是落实省市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开展工业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电梯安全、城镇燃气安全等专项执法行动,有效防控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安全风险。3.打响守卫民生集群战。一是聚焦社会民生关注焦点,持续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重点加大涉老诈骗、虚假宣传、医疗美容、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危害消费者权益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优化消费环境。二是聚焦减轻群众负担和为企业纾困,扎实开展涉企收费、转供电、粮食购销、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领域专项检查,清理整顿乱收费行为,切实减轻群众和企业负担。三是聚焦舆论关注度高且涉及范围广的领域,组织执法科室,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执法集群战役,打出市场监管执法成效。对于一些新领域、新业态,要创新执法方式方法,深挖行业内幕,力争破除行业“潜规则”,“快、准、狠”地查办一批典型案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