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星元医院(榆林市第四医院)

榆林市星元医院(榆林市第四医院)

发布时间: 2024-03-22 15:09
单位名称 榆林市星元医院(榆林市第四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住所 榆阳区西人民路33号
法定代表人 王建睿
开办资金 31358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3755.12万元 79667.7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星元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27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榆林市榆阳区委组织部榆区组干发[2020]233号任免了我单位行政负责人。按照《细则》规定,于2021年11月4日办理了名称增设榆林市第四医院。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医疗业务指标完成情况(一)坚持细部署、严落实,全面提升医疗业务水平。以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为抓手,持续用好这一“风向标”和“指挥棒”,全面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将质控考核指标分解到医疗、护理、医技、院感、药剂等相关部门和临床、医技科室,各职能部门和临床、医技科室均有明确任务指标,细化责任分工,以指标引导进一步提高医院质量。全年总诊疗31.02万人次,较去年增长23.6%;出院2.5万人次,较去年增长13.3%;完成住院手术操作18715例,较去年增长12.2%,手术介入人数7005例,较去年增长8.5%;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为256131日,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为260648日,病床周转次数为29次,床位使用率为82.7%。临床路径全年共运行2537例,退出206例,入组率为96.49%,完成率达91.58%。(二)坚持强管理、提质量,有效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按照医院《全面质量管理考核标准》,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及医技科室进行全方位的质量考核。对临床医技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反馈整改,起到了提高质量的作用。每月开展住院患者对医疗、护理满意度调查和门诊患者对门诊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每季度患者对医技工作满意度和医务人员对行政后勤职能科室满意度调查分析。日常工作中注重环节质量,落实精细化管理,向质量要效益。对临床用血管理、围手术期管理、危急值管理、有创诊疗管理定期督查,进行分析总结,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对住院患者运行病历督导检查,按月进行质控分析。监督住院患者合理用药、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并每月进行绩效考核。(三)坚持抓重点、固根基,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提质增效。一是按照“8818”学科建设思路,以优势学科为引领,全面推进痔瘘医院、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骨伤病医院及微创治疗中心、乳腺诊疗中心、放疗中心、神经疾病诊疗中心、“四大医院、四大中心”建设,分别与阜外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西京医院牵手合作,成立“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地区合作中心”。二是打造重点专科,2023年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被评为榆林市市级重点专科。着力建设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肛肠科、乳腺外科、骨科、消化内科、肿瘤科、ICU、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等十大重点学科及医学美容科、口腔科、睡眠心理康复科、全科医学科、烧伤整形显微外科、中医科等六个特色学科。获批全省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医院,榆林市我院是唯一一家;成为陕西省脑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网络协同中心、国家级记忆障碍防治中心建设单位。三是根据省市区卫生部门要求,全面启动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建设,目前三大中心制度流程完善,软件配置规范,并完成了市级专家和省级专家检查验收工作,胸痛中心已于12月4日被国家级胸痛中心验收通过。(四)坚持保师资、重提升,教学与科研成果再创新高。加强教学科研队伍建设,提高临床科研水平以及带教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充分发挥各级临床带教指导教师的作用,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特定出台了《榆林市星元医院教学科研秘书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科教研水平,医院组织申报开展院级科研课题13项,院级新技术新项目20余项,榆林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6项,申报国家“四大慢病”立项建议3项。获延安大学2023年全省创新课堂教学比赛临床组三等奖2项,2023年榆林市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6项,榆林市科技成果3项。(五)坚持保大局、为大局,坚决扛起公立医院社会责任。根据常住人口、地理位置、服务工作量,实行差异化帮扶政策,促进各医共体单位均衡发展。全年为23家签署医共体合作协议医院提供远程心电图诊断平台,每日诊断约100例心电图病例。2023年度集中发放“大病救助基金”、“双百双心”等子项目共四批,共救助患者99名,救助金额:71.62万元;为深入开展有温度医院建设,践行星元使命,于3月份、4月份在星元医院“大病救助基金”下设立“两癌治疗”公益项目、“消化道早癌及肝硬化”爱心救助工程、“睛”彩呵护工程子项目,共救助310名患者,救助金额:80.35万元。(六)坚持强服务、树形象,患者就医有温度。一是智慧医院项目稳步推进,按期上线了医保移动支付支付宝小程序、电子图书软件及远程会诊中心等系统,完成了电子病历系统框架底层升级,为后期整体升级打好基础。心电图软件升级,实现门诊住院心电报告一体化;通过本年度全国电子病历4级评审,并完成智慧服务2级填报。对药房,放射,磁共振,医保等排队密集处安装排队叫号系统。同期上线了5G院前急救系统,实现了患者上车即入院功能。12月实现了信易医项目平台数据联通,上线了移动护理、掌上医院程序,使用掌上医院程序患者可手机自助就医、缴费全流程,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极大的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二是进一步提高窗口服务质量,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医院不定期组织窗口科室人员培训学习,加强思想教育,努力提高窗口工作人员政治素质。三是在病区管理上,从仪表行为、接待服务、环境设施、物品管理、标识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为响应军人军属优待政策,开通军人军属绿色通道,优先办理专属就诊卡及信息登记,让每一位优抚对象既得到费用减免的实惠,又体验到真情实意的温暖。(七)坚持重基础、强监督,后勤保障和就医环境持续改善。一是医院原行政楼、2号住院楼改造,医院租赁友芳医院将神经内科三个科室搬迁上去,经区政府会议研究,决定将友芳收购交由我院作为业务用房,预计明年年初完成。周边汉庭酒店楼群口腔科已正常使用吗。室外改造工程,室外开挖及恢复工作已完成、直线加速器的预评、环评工作均已完成,门诊楼电梯安装工程钢结构主体、砌体工程已全部完成。二是为缓解停车压力,医院重新划定汽车与摩托车停车位,现已扩建八队停车场,可停放车辆450辆。(八)全面落实、扎实提升党建工作。医院党委紧扣“抓党建,精技术、优服务、促发展”工作思路,围绕业务发展大局和医院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落实党建主体责任。一是抓实班子队伍建设,加强主体责任落实。对班子成员合理分工,明确“一岗双责”,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形成整体合力,带动医院全面发展。二是多措并举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拟定方案和年度计划,将主题教育与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基层党支部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全覆盖式学习,将主题教育落到实处,成果真正的转化为为民办实事,全年共开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义诊12次。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不断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和决策执行力,确保医院转型升级不走错路,不走弯路。三是严格落实风险防控工作,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签订《科室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医院纪委履行监督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党风廉政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文明行医、诚信行医、依法行医、科学行医、廉洁行医意识。着力做好医德医风规范化建设,定期检查并纳入年终考核,行风建设成效明显。全面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和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成立专项督查组,深入科室查找问题,建立台账,限时逐条整改销号。同时利用公告栏、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公开医院医疗腐败举报电话及投诉信箱。二、2024年工作计划突出专科引领,点燃多学科发展动力引擎。谋划实施学科振兴工程,着力实现“出峰出尖’的建设目标,加快形成“省级学科引领、市级学科支撑、特色学科集簇”的发展态势。着力建设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肛肠科、乳腺外科、骨科、消化内科、肿瘤科、ICU、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等十大重点学科及医学美容科、口腔科、睡眠心理康复科、全科医学科、烧伤整形显微外科、中医科等特色学科。拓宽服务领域和范围,全面带动其它学科快速发展。要对标一流,坚持补短板、强长板、增新板的基本思路,“十四五”末建成省级重点学科2个、特色学科2个,市级重点学科5个、特色学科8个。(二)坚持以人为本,注入人才队伍强劲动力。引人、用人、留人机制健全,是人才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今年要刚柔结合,在全国范围内吸引高层次人才加盟。一是要通过带编、带安家补助、提供住房等有利政策待遇,招聘重点院校本科、硕士、博士等50-60名。二是依托医联体、名医会诊中心平台,柔性引进各专业领域顶级专家人才。在现有医联体单位的基础上,积极协调阜外医院、301医院开展深度合作,选派专家来院进行坐诊、讲座、手术、指导等,为医院带来先进的理念和诊疗技术。(三)高标准打造制剂室、影像中心、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制剂室作为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的有益补充,不仅仅承担着制造药品的重任,它还是实用性成果转化的通道,是医院集科研、经济的文化新名片。医院将打造榆林市范围内最具有影响力的、标准化制剂室,规模大、标准高。实现医学影像资料和远程视频、音频信息的传输、存储及共享,避免患者重复检查,造成不必要的辐射伤害,医院决定建立影像中心,组织影像专业人员进行综合性的专业学习。计划打造全市一流的区域医学检验中心,请西安区域检验中心指导,检验范围覆盖全市及周边县市,带动医院全面发展。(四)发挥信息纽带作用,智慧医院建设实现新突破。一是在智慧医疗方面新建重症监护系统、血液透析管理系统,提升智慧医疗水平。二是智慧服务方面将移动医护系统全面部署,提高智慧服务效率。三是智慧管理方面新建智慧医院决策系统,提升智慧管理能力。四是互联互通方面新建集成平台、电子认证签名系统,进行国家医疗健康互联互通标准化测评工作,打通信息壁垒,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对国家单病种管理平台数据上报接口。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669219161080211A1001有效期:2021年10月21日至2026年10月20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中共榆林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2、被中共榆林市委平安榆林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平安单位3、被中共区委、区政府授予全区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工作先进集体4、被榆阳区慈善协会授予慈善医院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我院2023年共接收捐赠除颤仪、电动吸引器、呼吸机、监护仪、心电图机各一台,均已投入各临床科室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