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林草生态修复中心

榆林市榆阳区林草生态修复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2 11:43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林草生态修复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区林草建设及生态修复工作提供技术指导。推广生态修复先进技术,指导造林绿化和生态草地改良修复工作组织开展义务植树为国土绿化督查工作提供服务性保障协助开展本行政区公园、风景名胜区管理
住所 榆林市西沙建榆路36号
法定代表人 白孝生
开办资金 383.3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64.72万元 352.97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林草生态修复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区林草生态修复中心在区林业局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推进生态修复提升工程、重点区域绿化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林草产业建设工程、碳汇林业示范工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2023年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业务情况(一)生态修复提升工程。协助主管局完成人工造林2.5万亩,飞播造林8万亩,垒石造林2000亩,人工种草2500亩,退化草原改良5000亩。完成黄河流域直观坡面治理1800亩。(二)重点区域绿化。按照“景观化、生态化、园林化”设计理念,实施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入园道路绿化项目、榆阳区东沙生态公园绿化项目、榆阳区产业园东沙大道绿化项目、红石桥乡集镇绿化项目等108项重点区域绿化210万平米。(三)林业碳汇示范建设。协助主管局投资7433万元(其中企业投资6000万元、区级配套资金1433万元)新建华能碳汇林3万亩。碳汇试点交易方面,5月31日与中海油电力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交易林业碳汇量20万吨,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四)中心城区“绿环”建设。秉持“市区一体化”理念,协助主管局继续开展能源企业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施中心城区“绿环”3.12万亩和高速公路直观坡面绿化5262亩,完成义务植树170万株。(五)持续巩固提升特色林果产业。实施百公里生态线提升抚育,完成南部山区百公里生态产业线林木抚育和生产道路改造提升2000亩,开展大扁杏嫁接红梅杏、枣树嫁接酸枣试验示范建设1000余亩,大扁杏等经济林病虫害防治2次。(六)大力推进优质饲草产业。完成青贮玉米15万亩、高产优质苜蓿1000多亩、山地苜蓿300亩种植。6月协助召开“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项目试验示范基地现场观摩会”,8月协助召开“国家牧草产业体系技术交流会暨榆阳区第二届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2023年,区林草生态修复中心继续帮扶鱼河峁镇柏盖梁村,完成结对帮扶47户脱贫户、监测户的帮扶工作。做到帮扶联系人按月走访、联系帮扶对象,了解最新情况,帮助分析、解决实际困难。全年落实耕地入股、光伏入股、湖羊入股、肉牛入股、农投公司入股、大地种业入股等资产分红到户资金40万元;累计销售鸡蛋1200枚,销售小米200斤;跟踪落实38户41名残疾人2项补贴,17户33人低保政策,3户特困供养人员保障资金,1户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助费用;落实雨露计划扶持政策,补助资金21000元;开展爱心学堂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柏盖梁村大学生为本村学生及城里返村学生辅助作业并开展假期活动,2023年7月荣获“榆林市第一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优秀奖”荣誉。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2023年,区林草生态修复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全市防止二次沙化及国土绿化五年行动具体措施,全面配合区林业局各项工作,全力抓好“六大工程”建设,完成环榆生态保护与修复植树造林3.12万亩、高速公路直观坡面绿化5262亩,完成义务植树170万株,108项重点区域绿化210万平方米,新建华能碳汇林3万亩,种植青贮玉米15万亩、高产优质苜蓿1000多亩、山地苜蓿300亩,带动了养殖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全区造林种草成效显著,进一步增绿增厚了环榆生态屏障,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三、存在的问题一是造林绿化空间受到挤压,植树造林、种草地块落实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二是林下经济发展点多面广,形不成规模,形不成特色,有影响力、爆发力的合作社和大户少,且由于缺少经营管理、科技支撑、政策扶持等,加上后期管护成本高、市场前景不明等原因发展后劲不足。四、下一步打算2024年,区林草生态修复中心将继续配合区林业局各项工作,按照“整体推进、板块联动、造管并重、全域治理”的治林思路,以全域生态保护和林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植树造林“四个转变”(造林区域由“小点”向“大面”转变,造林时节由春季向多季转变,造林树种由单一向多样化转变,造林管护由以造为主向以管为主转变),持续巩固“四区域一中心”生态布局,统筹推进林草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重点完成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区域景观绿化工程、沿黄提质增效项目、林草产业建设、森林资源管护、碳汇林业示范工程“七大工程”。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