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苏州中学

榆林市苏州中学

发布时间: 2024-03-22 11:41
单位名称 榆林市苏州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榆阳区人民西路231号
法定代表人 乔辉
开办资金 10476.7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015.68万元 9768.91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苏州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28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我校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基本实现了既定目标,开展的业务活动如下:开展业务情况:在校党总支的引领下,本年度学校认真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校工作计划,按照计划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体工作如下:1、狠抓常规教学工作,注重教学规范化管理。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开齐规定的课程,按照计划推进教学进度;抓集体备课活动的落实;抓课堂的组织管理,突出“分层”和“高效”特点;抓作业的分层布置,作业布置做到“三精”(精选、精练、精批)和“分层”;抓作业教案的检查反馈,保障教学质量;安排领导推门听课,诊断课堂存在问题,促进教师业务提升。本学期集中安排作业教案检查8次,安排领导推门听课一百多节。2、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宣传推广,发布告学生、家长书,利用班会和家长会时段,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双减”“五项管理”、“课后服务”政策及我校的实施办法;机动灵活组织,科学规范落实。制定学科绩优学案“三环节”使用办法。组织了第五届“博礼杯”教学能手大赛;安排骨干教师示范课公开课、新教师公开课、青年教师汇报课。3、强化毕业班工作。针对本年度毕业生人数多、底子薄的状况,学校早着手,及时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对本届毕业班的管理力度,多次召开九年级教师、班主任会议,加强了毕业班工作的研讨,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制定了狠抓中等生、不放弃后进生、力保优等生的策略,各个班级在“培优辅差”、整顿班风和学风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4、狠抓德育建设工作,通过召开班主任培训会、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新老班主任衔接的办法提高班主任带班水平;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纪律教育,对学生的各种习惯进行高强度、高密度、创造性地教育,在全校范围内对学生开展文明礼貌、卫生习惯、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等良好品德的培养与教育。日常从学生的仪容仪表、课间纪律、课堂纪律、自习纪律方面,抓学生的管理工作。加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德育处出台了《问题学生教育实施方案》,从领导到教师齐抓共管,采取有效方法加强问题学生教育。开展了“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诚信教育”、“劳动教育”“责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怀感恩、立志成才”等主题班会,以及“国旗下演讲”等活动。抓榜样的激励带动,我校每月进行一次的“博礼之星”评选,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弘扬了正能量,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学校的育人功能。5、强抓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方针,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签订责任书,压实担子,夯实责任,畅通安全工作渠道;建立了联防联动工作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及时完成传染病的预防筛查工作,定期开展了各类安全应急演练,及形式多样的家校共育活动,保障了校园师生的安全。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本学年我校圆满完成各项工作计划,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经过广大师生的不懈努力,我校的各项工作均得到上级部门与老百姓的肯定,我校先后被授予“榆阳区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榆林市平安校园”、“工会工作先进集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存在的问题:本年度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也存在不少问题:1.部分教师的课前准备不充分,授课理念陈旧,方法单一,课堂效率不高;2.学生的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八九年级学生尤为严重;3.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气氛不浓,成果数量少;4.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差,如:动静不分、沉迷游戏、吸烟、说脏话、随手扔垃圾、发型不符要求等;5.对问题学生教育还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措施;6.师生团队的主人翁意识还不够强,工作学习的主动性还不够高,缺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的团队精神。下一步工作打算:针对以上不足,下一步我校将立足规划目标,重点从以下方面展开工作:1.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党员教师、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动作用,打造业务精良、师德高尚、团结高效的教师队伍;2.加强教学管理,从教师的备课、授课、关注全体学生的表现、作业的分层布置与批改、练习的检查与落实等方面着手,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减少学生两极分化的趋势,形成符合校情的课堂教学模式;3.严格执行绩优学案“三环节”使用办法,落实作业分层布置要求,把“减负、提质、增效”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4.强化毕业年级管理,做好后期的复习备考工作;5.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养成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德育、保卫、团委要协调配合,按时间节点逐步达成育人目的,形成特色德育体系;6.积极探索问题学生的转化措施,针对成因不同,采取不同的策略,7.继续探索打造优势学科策略,发扬优势学科带动薄弱学科,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