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淳化县农村经济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为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提供管理保障。土地承包管理、农村集体资产、农业产业经营、农民负担、农村财务、经济统计、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家庭农场认定、指导推进“三变”改革等相关工作。 | |
住所 | 淳化县西新街农牧局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王继锋 | |
开办资金 | 19.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淳化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12万元 | 25.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淳化县农村经济管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变更登记事项、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心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扎实开展第二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按照中省市县关于深入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等相关规定篇目,制定主题教育学习计划,每人记学习笔记4万字以上,共撰写交流发言材料48份,心得体会50余篇。二、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工作(一)党建引领,健全组织保障。一是体系构建到位。及时召开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专项行动,组建了由县委分管同志为班长、县政府分管同志为副班长的专项行动工作专班。二是高层谋划到位。先后召开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工作推进会等17次,研究制定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5大清理范围和13项实施步骤。三是督导推动到位。建立了县级领导包抓镇街道机制和镇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干部进村抓”工作机制,组建4个督导组下沉一线督导指导。(二)先行试点,探索高效经验。一是探索典型经验。探索了十里塬村“坚持三个到位强保障、明确三项机制强推进、聚焦四个关键强成效”和居寨村“紧盯一个目标、把握两项原则、坚持配合联动、强化宣传引导”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二是学习先进经验。组织县镇村三级干部赴灞桥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做法,邀请专家开展专题培训8场次、培训干部800人次。(三)分类施策,全面排查清理。我们按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合法有序、稳妥处置”的原则,依托先行试点经验和镇村实际,严抓清查、审查、整改“三大关键环节”,确保清理无遗漏、无死角。一是严抓清查“明底数”。坚持账内与账外同排查,书面和口头同清理,扎实开展排查清理,建立了“县级组织统筹、镇村具体实施”和“县级领导包抓镇街道”责任。二是严抓审查“保规范”。联合发改、司法、农业农村、审计、法院等部门及第三方律师团队组建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扶贫资产4个审查组,指出存在问题,累计审核合同8305份。三是严抓整改“补短板”。按照“四议两公开”原则和“村组研判、双方协商、审查确认”程序,已整改完善合同6008份。(四)机制保障,堵塞风险漏洞。全县共计清收到农村集体经济各类合同9454份,审查出问题合同共计8305份,已整改6008份。三、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一是扎实开展村“两委”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届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届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资产资金总额为68010.27万元,负债为3868.13万元。二是示范村创建工作。每个镇街道分别创建了一个经济发展示范村,总投资450万元,每个村分别投资50万元。三是强化对新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培训。今年就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暨合同清理做专题讲解、赴新绛县考察学习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经济发展、农村财务管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宅基地管理进行了专题培训。四是狠抓集体“三资”监管。将2022年集体资产全部纳入了平台管理之中,并对镇村的管理员“三资”监管平台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实现了集体资产平台化管理。五是严格落实代理记账。积极围绕“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提升年”活动,认真落实“乡镇监管+第三方服务”要求,委托县城投公司为全县12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记账。四、稳步推进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发展1.家庭农场发展培育:全县共注册登记有483家家庭农场。2.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培育:注册登记合作社475家。创建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合作社1家、市级示范合作社13家、县级示范社11家,出台了《淳化县农民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公开招聘兼职辅导53名,分两批赴江西省吉安县考察学习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开阔了视野,为今后合作社服务提供了保障。3.扎实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我县先后组织6家粮食生产企业承担2023年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服务面积达到2.7万亩,受益农户达8000余户。五、继续抓好农村经济的调查统计工作在样本点记账的同时,根据各镇街道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报和监测点的调查汇总,为县上决策提供了详实的报告。今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4740元,增速8%。六、认真贯彻《土地承包法》,切实加强土地承包管理一是规范移交土地确权资料。根据省厅文件精神,我们及时与自然资源局进行协商沟通,对农村土地成果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进行了规范移交,发布了公告。二是加强土地流转风险隐患排查。印发了《淳化县农业农村局关于组织开展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流转农村土地不规范行为排查和风险隐患化解的紧急通知》(淳农函〔2023〕44号),及时组织干部进村入户进行了全面排查,全县7镇1街道,涉及排查企业90家,总面积38037.444亩无风险隐患。三是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工作。今年6月份,对全县镇街道的调解员、仲裁员进行了1次培训,进村入镇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等26场次、发放资料2300余份。七、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全县农村宅基地需求情况统计调查,经调查全县农村建房需求8107人,需求2420户,需求地1142.2亩,也及时将农村宅基地新增用地需求通送县自然资源局。八、严格规范公物财务管理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后勤规章制度。定期对单位资产进行了摸底清查,所有资产全部登记、建账。同时按照财政部、农业农村部有关要求,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坚持民主、透明、规范、节约的原则,单位管理日趋完善。九、取得的主要效益聚焦激发活力,培育新型主体。近年来,淳化坚持把落实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试点县作为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力抓手,聚焦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目标,积极探索推广“五股连心”和“四型联动”发展路径,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28个,全县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达到3.7亿元,其中年收入100万元以上2个。十、存在问题一是专业技术人才有待加强。针对产权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具体实际,县镇两级农经组织专业技术人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须进一步加强保障改革工作顺利进行。二是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不强。大多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偏小,合作社数量虽多,但发展水平低下,运行不规范,示范带动能力不强。三是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运行有待加强。在集体资源资产开发利用不够、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十、整改措施 一是强化人才培育,加强县镇两级农经组织体系建设。广开渠道、招纳人才,着力吸收一批热爱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懂管理、会管理的专业人才,充实到县镇两级农经管理队伍,进一步提升农经体系建设水平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二是继续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以合作社转型升级示范县建设为统揽,积极培育、扶持壮大一批适合我县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组建新型经营主体联合体,规范一批不合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整合力度,由数量向质量上进行提升,做大做强一批示范社。三是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成效运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始终把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作为产改工作的重点,积极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合理、规范用好各类财政资金、帮扶资金,促使盘活的各类资源、资金充分发挥效益。十一、下一步工作打算1、强化人才培育,加强县镇两级农经组织体系建设。持续组织镇村两级干部赴经济发达区考察学习或邀请省市专家学者培训。2、继续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以合作社转型升级示范县建设为统揽,积极培育、扶持壮大一批适合我县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3、加强农村“三资”管理,严格落实省市合同清理工作整体部署要求,按照时间节点压茬推动完成合同清理同工作。4、积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24年遴选支持20个村,积极实施1400万元中央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项目,为全县集体经济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代码:126104304359001712有效期至2027年03月1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