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富县植保植检站(富县水产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控制农业植物病虫害提供检测防治保障;农业植物病虫监测、农业植物检疫农业植物病虫害防治农用药械管理(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富县北教场 | |
法定代表人 | 张小剑 | |
开办资金 | 6.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富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37.97万元 | 245.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富县植保植检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富县植保植检站业务开展情况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强化监管,切实筑牢农业生产安全防线按照省站疫情监管要求,强化监管,严格落实疫情监管等各项措施。1、继续加大苹果蠹蛾疫情阻截消杀和监测防控力度,为有效遏制苹果蠹蛾疫情输入、扩散,确保我县苹果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全县共设置两大类苹果蠹蛾疫情监测点:一类(部级)监测点9个;二类(县级)监测点7个,共设置106个诱捕器。对恒兴果汁厂洗果池、出渣口、污水处理口加盖防虫网1100平方米;对污水处理管道等相对密闭区域开展了磷化铝熏蒸作业,每月14日对青兰高速服务区、富县北服务区、果汁厂进行全面的化学消杀。2、在苹果蠹蛾疫情阻截防控富县恒兴果汁厂驻厂监管工作中,我们要求并指导企业完善疫情防控各项制度,对厂内各个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全面落实各项防控要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监管。从9月15日开始收购至驻厂监管工作结束,累计查验拉运残次果车辆998车次,25269.78吨,抽查311车次,未发现从疫区拉运的残次果。全年共进行常规消杀9次,烧杀和熏蒸2次。未发现苹果蠹蛾疫情传入我县。3、不断加强常态化监测监管,会同农业执法大队对全县乡镇、农资市场及苗木、花卉市场等进行了重点检查,未发现苹果蠹蛾、梨火疫病、苹果黑星病等检疫性有害生物。(二)、精准预测预报,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站利用太阳能自动虫情测报灯、太阳能杀虫灯、高空测报灯等监测设备,同时成立工作组,针对农作物不同生长期易发病虫害,定期监测调查,对苹果、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详细调查并记录,研究常发性病虫害发生规律,为精准测报预报和科学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针对各类病虫害及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信息11期,主要涉及苹果褐斑病、金纹细蛾、苹小卷叶蛾、早期落叶病等;玉米螟、粘虫、大小斑病等;水稻的稻瘟病、叶瘟病、叶枯病等,准确率达到90%以上,较好的指导了全县农业生产安全发展。(三)、大力推广农作物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实现农药减量增效在苹果200亩、水稻800亩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实施了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推广农作物绿色防控集成技术。通过悬挂诱捕器、粘虫板、安装杀虫灯、发放高雾化喷枪和使用生物农药等方式全面推进绿色防控集成技术,达到农药减量增效的目的。针对病虫发生情况,在全县安装太阳能杀虫灯35台,悬挂粘虫板25000张,悬挂诱捕器1200个,发放高雾化喷枪60支,绿色防控药剂10箱。印制发放苹果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指引宣传册15000份。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全县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对玉米种植乡镇悬挂玉米螟诱捕器、粘虫诱捕器、草地贪夜蛾诱捕器各100套并定期查看和更换。有效地掌握了病虫发生情况和趋势,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增加了产量,提高了农作物质量和品质,实现了减量增效的目标。(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农业防灾减灾水平不断提升充分利用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中的作用。一是在玉米生产上实施推进统防统治技术,指导落实防控面积6000余亩,利用农药减量增效方案,统一指导配药统防3次,防治效果达到86%以上,有效控制了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辐射带动面积达到30000余亩次。二是在水稻生产上与直罗镇胡家坡行政村、张家湾镇川庄行政村水稻专业合作社联合开展实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统防统治工作,利用无人机防治水稻稻苞虫、稻水象甲、稻瘟病等病虫,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辐射带动水稻防治面积15000余亩次。三是认真抓好农作物(玉米、水稻)田块的病虫害监测工作,在农作物生长季节,坚持每周深入作物田块进行各类病虫害调查,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指导农民开展用药等防治工作。(五)、加大宣传和技术培训,树立植保植检新形象一是印制发放《苹果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指引》宣传册15000份。二是印发《病虫情报》11期,并建立乡镇微信群,及时发布到村组和农民群众手中。使农民群众对农作物病虫害做到及时有效的防治。三是“5.12”防灾减灾日,组织三名技术人员在客都广场现场宣传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农药安全使用等,现场解决群众问题156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四是在省、市、县相关门户网站和平台发布宣传稿件7篇,使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群众对我县植保植检工作有了很好的了解和认识。五是开展各种技术培训会15余场次,培训农民群众2000余人。在技术示范培训会中,现场进行教学并指导落实防治方案,为实现农民群众增收目标做出植保贡献。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病虫害绿色防控意识,获得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农民群众的信任。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1、鄜川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建设工作2023年支持指导富县鄜川水产养殖合作社新建陆基圆桶1400立方米,项目投资21万元,现已建成使用。富县鄜川水产养殖合作社,于4月份温棚投放鲫鱼苗4万尾,暖棚投放鲈鱼苗3万尾。鲈鱼产量约2.4万斤,市场价20元每斤,实现销售收入48万元。2、富县丰琳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富县丰琳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温棚投放澳洲龙虾苗60万尾,暖棚投放鲈鱼苗4万尾。全年产商品澳洲龙虾1万斤,按市场价80元每斤,可实现销售收入80万元左右。鲈鱼2万斤,按市场价20元每斤,可实现销售收入40万元左右。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建设情况2023年依托项目,计划在直罗镇、张家湾镇、张村驿镇建成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区2000亩,共计投资80万元。4、水产养殖产业联合执法工作联合农业执法大队在全县范围进行了联合执法检查,共抽查全县8个乡镇的5个养殖户,8个水产品门市,8个休闲垂钓场,1个海鲜门市。对企业的进出货台帐,有无产地检疫证,是否使用违规的饲料添加剂,生产养殖日志是否规范,经营活鱼水产的产地检疫证、运输车辆消毒证,对鲜活水产品是否存在违规使用禁用药物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通过本次联合检查夯实了水产工作责任,明确了水产站和市场管理部门的工作界限和职责。三、存在的问题植保植检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特别是在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初期,对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科学防治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县植保植检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苹果蠹蛾疫情阻截防控形式依然严峻,对我县苹果生产安全构成威胁,阻截防控难度较大。二是农药使用方面,农民群众减量增效意识不强,习惯按照老经验、老方法用药,绿色防控集成及农药减量使用技术推广比较困难。三是统防统治专业化队伍建设覆盖面小。四是资金短缺,示范点和示范基地建设规模较小,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有限。五是技术业务人员年龄结构老化,普遍偏大,专业性强的技术业务人才出现断层。改进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1、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围绕苹果、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加大病虫害监测力度,在重点区域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开展病虫害自动化监测试验示范,提高自动化监测水平。建设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传媒及时准确发布病虫预报信息,大力推进病虫可视化预报,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科学用药水平全面开展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用药试验,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低抗性水平的农药品种。建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示范区,引导群众安全科学选用农药,不断提高科学用药水平。加快高效植保器械应用按照高效率、机械化和省药省劳的原则,积极争取新型施药器械引进示范项目,加大新型施药器械引进推广,指导培训种植户提高操作技能,做到农药减量与病虫防效双保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以苹果、玉米、水稻种植为重点,集成绿色防控技术,逐步完善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建设,推进绿色防控试验示范工作更上台阶。规范专业化防治组织发展一是提高技术水平。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集成示范综合配套的技术服务模式,逐步实现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的规范化作业和规模化实施。二是提升装备水平。扶持发展一批装备精良、服务高效、规模适度的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三是细化服务标准。制定施药标准,规范专业化防治服务。制定施药人员安全防护标准,减轻农药面源污染,净化乡村环境,保护施药人员和环境安全。四是提升服务水平。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为重点,使全县病虫测报与防治水平不断提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