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富县>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富县分校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富县分校
发布时间:
2024-03-22 10:59
单位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富县分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农民成人学历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全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等工作。
住所
富城镇北教场64号
法定代表人
吉建朝
开办资金
2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富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6万元
22.45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富县分校.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富县农广校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2023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高素质农民培训2023年我校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训任务200人,实际培育250人次,完成目标任务125%,:一是完成我县“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训(粮油种植)班”100名高素质农民学员的理论培训任务,实践教学及认定工作计划在本年度12月份及下一年度年初完成。二是完成“2023年高素质农民电商技能提升培训”的50名学员培训工作,吸纳了县域内电商营销的50名优秀从业者,经过严格筛选,精心施教,培训成效良好。三是完成“2023年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100名苹果种植专业学员培训班,目前已完成理论教学及阶段性评价工作,参训率和满意率达100%。2.致富带头人培训为巩固拓展全县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升已脱贫村产业发展水平,由农业农村局主办,我校承办的“2023年富县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已完成。162名参训学员从全县54个已脱贫村遴选而出,具一定产业规模,且带富能力和引领示范作用较强。3.百万农民线上大培训:通过延安百万农民线上培训平台,开展培训31期,培训农民19500人次,保证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以及高素质农民持证后的系统性、及时性和连续性学习。4.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远程视频教学培训:开展培训17期,培训505人次,基层农技员通过培训使先进农业技术第一时间服务于农业。5.优质学员推送外出培训一是完成2023年全省“头雁”项目培育对象的遴选推荐工作:按照文件要求,筛选出7名优秀持证高素质农民推荐参加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育项目。二是组织4名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在榆林市参加农业农村部举办的“耕耘者计划”培训。工作成效(一)线上资源有效利用,质效提升一是学员随时利用云上智农APP深入学习各类农业知识技能,以及延安百万农民线上培训平台的定期开播,组织学员按时观看,农民线上可持续性学习使高素质农民的认定持证并不是培训工作的终点,让学习成为了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组织基层农技员参加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远程视频教学培训。(二)积极发现培训缺口,有的放矢一是针对新兴电商营销的人才缺口,我校组织50人开展2023年高素质农民电商技能提升培训,二是为防范54个已脱贫村的返贫和全面开启产业振兴之路,特承办组织了2023年富县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三是针对川道乡镇粮食油料作物生产技术需求,将本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训专业设置为“粮油种植”。(三)着力破解难题,创新应对2023年我们积极响应新政策,动员各方力量加入宣传队伍,广泛宣传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调整招生范围,调整培训专业,重点在参训人数少的张家湾镇、直罗镇、张村驿、鄜城四个乡镇遴选学员,目前覆盖率较去年提高10个百分点,达71.03%,经系列举措,逐步实现高素质农民“组组有”覆盖率提高目标。三、存在问题(一)培育资金短缺目前农民教育培训资金依靠学年为单位的专项资金支付,高素质农民毕业持证后,无培训专项经费支持,只能依靠学员线上自学完成自我提升,我校无法根据培训需求高质量开展线下教育培训,建议上级部门给予项目资金支持。(二)师资力量单薄,培训系统性不够目前,我校编制6人,在编职工6人,全属管理人员,聘请的兼职教师不能系统地对学员进行培训,使得培训学员质量不高。四、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计划1.高素质农民培训招生100名。一是依然重点向覆盖率较低的川道乡镇倾斜,加大对空白村组的下乡招生工作,争取做到培训资源的公平分配。二是新增畜牧养殖专业,优先动员养殖大户、养殖产业技术较优农户参加,通过带动,招收更多畜牧养殖农户参学。三是深入乡镇调研粮食油料作物种植培训技术需求量,根据需求量确定粮油种植专业的班次人数。2.向市农广校争取“2024年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培训”50名培训名额。树立一批高素质农民先进典型,利用好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及示范带动作用,使初级高素质农民学员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前进方向,强化其参加中级培训(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培训)意愿,进而形成更加完善的高素质农民培训晋升体系。3.按中央校安排,继续组织好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远程视频教学培训。每期培训按照培训内容,提前做好参训干部的确定和通知工作,培训期间严格签到制度,搞好服务宣传工作,确保知识更新工作落在实处。4.利用延安百万农民线上大培训、富农“APP”、云上智农APP等线上课程,做好线下培训的延伸与弥补:利用我校每次组织培训机会,动员参训农民下载富农“APP”、云上智农APP,以及加入农民培训微信群,示范教会每位学员正确使用APP,及时在微信群通知百万农民线上大培训授课时间,督促学员将“移动课堂”最大限度利用起来。发挥好高素质农民在生产一线的示范带动作用,及科技生产主力军角色。5.做好省市农广校、县农业农村局安排的其他工作,我校日常工作,以及每周的集中学习和自学工作。制定单位日常管理制度,并且做好监督执行,严格上下班签到制、考勤考核制度,明确干部工作范围和责任,形成严而有序的工作环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