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我中心在经济发展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狠抓项目建设,筑牢产业发展根基2023年园区计划实施市、区级重点项目5个,后在全区重点建设项目中期调整时,结合园区项目建设实际情况,年度计划实施项目调整为4个,总投资6.2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调整为2.1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1个,园区12#厂房及室外建设项目;产业类项目3个,分别是江潮机泵一体化项目、宁波新能源储氢项目、TD多相增压项目。园区紧紧围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决策部署,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强化要素保障,全力推动重点项目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完工,截止年底已完成全部投资任务,累计完成投资2.21亿元。在推动以上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配套建设了园区绿化补植、智慧园区硬件设施、4#厂房东侧停车场、消防道路线及标识标牌等项目。(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园区量质齐升园区在全力推动三达膜、延安圣烯等已投产企业达产达效工作的同时,全面保障延安江潮、陕西纽恩塞弗、延安众邦源、延安奇点等产业落地的项目建设环境,确保项目能够早建成早投产,截止年底累积实现产值8.54亿元,超额完成园区年度工业总产值0.54亿元,贡献税收2914万元。(三)强力招商引资,增添持续发展动力园区结合现有产业和资源特色,着力强化招商工作体系建设,制定出台了《延安新材料产业园2023年招商引资工作方案》,组建4支招商小分队,先后赴北京、武汉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10余次,对接企业20余家,现已实质性落地项目2个(延安TD多相增压设备制造项目,延安市1000MWh锂电子电池储能总装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7000万元;签订项目合同书3个(AI智能制造项目,混合动力高精密度智能混浆固井水泥车项目〈延安众邦源二期〉,矿物、材料检测及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建设项目)总投资1.2亿元。(四)精准跟踪服务,助力企业投产达效园区围绕“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部署要求,不断强化服务企业水平,助企纾困解难,截至年底向入园企业推送各项惠企政策47条,其中企业参与申报12项,成功申报4项;全流程“领办、代办”事项20余项;协助园区企业开展各类招聘活动6次;组织企业参加金融服务、项目交流座谈会等12次;编制了《园区企业服务手册》;建成投运了园区与企业互动交流的“智慧园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成立了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园区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法律服务室。(五)加快特色园区建设,助力特色产业发展一是以智慧园区建设为抓手,制定了《延安新材料产业园智慧园区平台使用管理制度》,建成投用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门户网站;二是结合园区现有高分子膜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编制了《延安新材料产业园先进高分子膜产业专项规划(2020-2035年)》;三是为提升园区服务水平和服务质效,园区积极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初步构建面向“新材料、智能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专业化众创空间,现已新增入孵企业14家。(六)坚持创新驱动,建设低碳近零碳园区园区抢抓“陕西省首批低碳近零碳试点示范建设”机遇,积极对接市、区生态环境局,于6月底被省生态环境厅成功确定为“全省首批低碳近零碳试点示范园区”,成为全省8个低碳近零碳试点之一。结合建设工作要求,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试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目前园区已基本完成低碳近零碳试点建设方案、低碳近零碳发展规划、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下一步园区将深入探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模式、新路径,将园区打造成为区域一流和领先的零碳智慧园区。(七)规范内部管理,提升园区运营水平一是为进一步促进园区健康发展、维护干部职工权益,经区总工会批复,成立了延安新材料产业园工会联合会、园区运营公司和延安圣烯公司工会委员会。二是园区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不断压紧压实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制定出台了《延安新材料产业园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等制度6项,组织开展安全培训活动3次,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行动,有效防止和减少园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三是积极与园区三年租金减免已到期企业和新入驻企业收缴相关费用,利用屋顶光伏、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实现园区自我造血。四是成功保障各类考察调研、现场观摩等活动107次,其中省(19次)、市(22次)、县区(66次)。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年来,园区在开展以上重点工作的同时,抢抓陕西省首批低碳近零碳试点示范园区申报机遇,成功被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确定为“全省首批低碳近零碳试点示范园区”,同时园区运营公司成功认定为“陕西省众创空间、中小企业志愿服务工作站”,延安新材料产业园“智慧园区”建设项目荣获“延安市数字经济十项典型案例”。三、存在问题。一是项目建设资金短缺。园区前期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财力资源,且后续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今年基础设施类项目中因资金困难,已严重影响项目整体建设进度。二是园区招商项目用地不足。园区现有成熟建设用地基本用完,剩余零星地块难以承载正在对接招商项目的落地建设,加之二期建设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缓慢,直接影响园区的后续发展。三是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园区入驻企业均为民营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和发展态势不强,如因诺公司、卓飞公司今年以来受市场影响,长期处于停产状态;圣烯公司、江潮公司受产品宣传推广困难等问题,生产运营和项目投资效果不佳。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快项目建设速度。一是严格按照省市区关于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四个一批”要求,认真研究、系统谋划,切实把2024年重点项目谋深、谋实、谋好。二是2024年园区计划实施重点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17.0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6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个、新建项目6个,按项目类型分类:基础设施类项目2个(园区13#、14#、15#厂房及室外项目〈新建〉、园区西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新建〉);产业类项目5个(江潮机泵一体化项目〈续建〉、AI智能制造项目〈新建〉、众邦源二期项目〈新建〉、宁波二期项目〈新建〉、矿物和材料检测及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建设项目〈新建〉),围绕以上重点项目,园区将抢抓冬季停工期,加快各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工作,力争年初开工季达到开工条件;项目落地建设后,加大项目协调服务及环境保障力度,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如期建成投用。三是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对接,加快二期土地前期手续办理和土地资金筹措,破解发展空间不足问题,为后续招商引资打好落地基础。四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政策支持,支持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园区整体形象。(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围绕园区主导产业进行延链补链,开展集中招商、定向外出招商,提高招商成功率,为园区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二是积极为“AI智能制造项目”等4个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建设做好协调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项目建设早出成效。三是依托智慧园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招商管理板块”做好科技招商,通过信息化手段,精准推送项目信息,实现精准招商。四是紧盯中、省、市、县区各类招商活动信息,主动出击,对外宣传推荐园区,力争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不断发扬“宝塔服务员”精神,为投资者全力打造亲商富商的投资环境、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力争使已落地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8亿元以上。二是继续做好三达膜、延安众邦源等4家企业生产发展跟踪服务,助推产品技术广泛应用,确保企业经济社会效应稳中有进;全力帮助延安卓飞、延安因诺实现银行融资,指导企业规范生产经营,履行投资约定,推动企业实现满产达效;全力做好延安江潮、陕西纽恩塞弗项目建设的环境保障工作,确保如期实现投产达效。三是加快园区特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借助智慧园区“大脑”,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生产过程的智慧化服务。(四)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一是进一步提升省级特色专业园区建设水平,根据园区实际工作情况,稳步推进延安新材料产业园“智慧园区”二期、三期项目建设及其他板块的开发建设,并围绕园区先进高分子膜产业专项规划和低碳近零碳试点示范建设方案,培育一批科创性、低碳化、高质量项目。二是深化“中心+公司”管理机制,加快理顺各方权责关系,形成良性对接交流工作机制,促进园区良性发展。三是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督促各企业严格履行入园协议约定的投资规模、建设内容、投入产出等内容,助推企业能够健康发展,对扭亏无望、长期停产的企业,进行“腾笼换鸟”。四是结合园区发展现状,积极谋划拓展运营公司发展业务,努力提升公司经营及管理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