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定边县学生后勤服务中心(定边县学生资助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提供后勤服务与保障,实施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县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放、回收等相关工作。完成县教育和体育局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
住所 | 定边县东正街第二小学办公楼五楼 | |
法定代表人 | 潘彦云 | |
开办资金 | 3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定边县教育和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24万元 | 32.2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定边县学生后勤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一)积极开展党建工作,增强党的组织。2023年,我单位支部召开党员(扩大)会议12次、组织开展党课讲座4次。认真贯彻落实《定边县教体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要点》,支部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研究部署和制定了意识形态工作方案,落实谈心谈话制度,随时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辨析突出问题,针对性引导教育舆情。积极参加各类业务能力提升培训。通过理论讲座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传承了红色基因,激发了爱党爱国热情,感受不灭的历史记忆,收到了非常好的培训效果。使大家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持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二)以党建和党风廉政为抓手,提高单位员工思想建设。单位现有党员7名,为确保单位顺利运转,我单位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按照中共定边县教育和体育局直属机关委员会关于印发的通知为抓手,及时安排部署,制定实施方案和学习计划,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始终秉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狠抓发展、狠抓服务、狠抓效能,使作风硬、本领强、敢担当、善作为、形象好成为单位的鲜明标识。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响应号召下沉社区、组织单位职工担任“四级长”、热情参与清除垃圾及清扫积雪活动,为创建和谐、健康、卫生的定边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也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三)主要业务成绩1.资助方面:截止目前,我单位发放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生活补助”5473人次,发放资金205.24万元;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17001人次,发放资金693.66万元;发放高中阶段“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3393人次,发放资金324.96万元;受理了大学生信用助学贷款2911人次,发放成功2898人次,发放金额3070.98万元,本年度应回收贷款学生人数为2056人次,应回收金额为838.03万元,截至目前贷款回收率为98%以上;督促县职教中心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725人次,发放资金71.93万元;完成“2022年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项目-滋蕙计划”的评审、上报、发放工作,省内、外学生合计资助249人次,发放金额13.85万元;协助教体局完成了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励耕计划”的收集汇总、评审、公示、上报工作,推荐困难教师50人,资助金额51万元;根据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关于优化调整高校毕业生到省内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补偿方式及申请办法的通知》文件精神,审核上报我县大学生学费补偿72人,资助金额125.12万元。2.学生后勤服务保障方面:我县共有学校112所,其中义务教育阶段47所,幼儿园60所,高中4所,职中1所,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我县已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均要求亮证、亮照、亮后厨、亮评估。本年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享受总人数为26085人次,支出营养膳食补助资金1304.25万元;本年度春季学期共配发作业本45010人次,合计金额167.82万元;秋季学期共配发作业本47329人次,合计金额177.05万元;2023年5月份完成了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四、七年级校服的发放。计划于2023年春季开学将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四、七年级校服发放到位。(四)其他相关工作1.完善相关系统的核实、填报、审核工作2023年,按照上级相关要求,我单位督促各有关学校按时完成《陕西省教育精准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对、补录,《学生营养餐实名制系统》的录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学前、义教、高中)》的资助信息录入工作,目前所有录入、核对工作已完成。2.政策宣传学生资助及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做好舆论宣传,扩大正面影响,是推进这项工作的重要举措。一年来,为宣传贯彻国家及省市各项资助政策,我单位深入学校、基层发放资助政策宣传传单,同时广泛利用我单位开通的微信公众号以及定边融媒体、学校黑板报、橱窗、永久性宣传栏、学校内广播、校会、班会等各种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学生资助政策,力保将国家的资助政策深入民心。使社会各阶层都能知晓这一惠民工程。同时,在普通高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校举行“国家资助,励志青春”为主题的学生征文活动。参加活动学生人数为589人,奖品花费共计一万左右。不仅使学生受到物质鼓励,更使学生牢固树立诚信、感恩、自强的意识。3.信息信访我单位通过电话回访、微信调研、实地走访学校和经济困难老师及学生家中等多种方式核实信息情况。本年5月-12月,对我县涉及高中助学金、义务教育“一补”、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前教育生活补助金的学校进行了入校检查,本年7月,对各学校上报的中央彩票公益金“励耕计划”拟资助教师分组走访,了解和掌握他们的真实生活情况和经济状况。确保各项资助政策能公平、公正、公开,各项资助资金能落到实处。4.培训工作2023年12月9日-12月10日组织单位负责业务工作人员赴榆参加了由榆林市中小学后勤管理与学生资助中心召开的全市教育精准资助政策大宣讲暨资助信息系统应用培训。会后要求各负责人通知所管学段学校,认真学习培训视频等相关材料。12月11日-12月15日,我单位组织全县中小学(幼儿园)选派学校负责后勤业务的相关领导及业务骨干25人,参加了由榆林市中小学后勤管理与学生资助中心组织召开的全市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培训。并要求所有参加培训会议的人员认真领会会议精神,深入学习会议内容。会后,我单位组织全县未能赴榆培训的学校,认真学习培训视频等相关材料并组织了线上考试。5.劳动实践基地及后勤标准化管理我县现有省级劳动实践基地2个,市级劳动实践基地5个。都安排了有丰富种植养殖经验的任课老师,年级每周安排一至二课时,实地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劳动技术,期末总结评估。教学中老师指导,学生动手,培养学生的劳动技术,按计划、有步骤完成学期课时。本年度通过我单位调研、指导、跟进,第八小学劳动实践基地、白湾子学校后勤标准化师范创建工作已通过县级审核,等待上级部门的审验。6.督学责任区管理我单位每季度会按照教体局安排部署,对督学责任区学校(幼儿园)进行安全专项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现场督促整改,现场无法整改的限期整改、对标销号,并对存在的问题汇总上报教体局,确保校园及单位的安全稳定。二、存在问题及措施(一)业务对接及待遇问题由于我单位工作涉及面广,每年在下达任务时,分配业务对接领导较多,但无直接分管领导,致使工作不能及时、高效的响应及反馈,同时我单位很多业务直接对接学校,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对接不顺畅,工作不能及时开展,缘由是学校在对教师绩效考核时,对负责资助及后勤工作的教师评分占比权数较低,导致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队伍不稳定,致使工作对接不顺畅。望上级部门能提升对学生资助及学校后勤方面工作的重视,提高学校学生资助及学校后勤工作人员的待遇,(二)编制及职称评聘问题编办核实的我单位编制为11人,现有人员14人,目前多年借调4人,编制还在原单位,未能转入我单位编制内,且单位职工工资走专业技术岗位,职工职称不能评定,严重影响了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望上级单位能沟通协调予以解决为盼。(三)队伍成员年龄偏大,队伍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单位业务涉及各类学生及教师资助、学校后勤、督学责任、助学贷款等工作,面广且杂。多数工作涉及大数据分析、处理等工作,很多操作都需要不断反复在计算机上进行,但单位现有人员平均年龄超过45周岁,低于40周岁的仅有4人,队伍平均年龄较大,虽工作人员很努力,但仍然很难顺应新时代工作要求,望上级单位能调整解决为盼。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基层业务人员工作培训为深入开展好本单位具体业务工作,我单位计划在来年强化对基层学校业务对接人员的工作培训,让他们必须清楚自己工作的职责及意义,同时熟练操作本职工作,切实保障我县学生资助及学校后勤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加强学生诚实守信教育为更好的落实国家的资助政策,起到既助人又铸魂的本质作用,我单位计划来年加大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诚信意识。对义务教育、高中学校通过主题征文、宣传彩页等方式,继续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微信推送、现场宣讲等方式,提升助学贷款学子的感恩意识、诚信意识。(三)加强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高食品安全健康意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观念变化,超重、肥胖等营养问题相继出现,严重危害学生的健康,合理膳食是所有措施中最廉价和最有效的健康保证措施,为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我单位计划在来年通过印发宣传彩页、学校黑板报、橱窗、永久性宣传栏、学校内广播、校会、班会等多阵地,教会学生分类认识危害食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为学生的健康保驾护航。学生资助与后勤服务工作是一项绿色工程、德政民心工程、惠民工程,作为学生资助与后勤服务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这项惠民工程落到实处,做的更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根据上级各部门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严格发放程序,努力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生资助与后勤服务工作体系,将学生资助与后勤服务工作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们坚信,在国家、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前进的步子将迈得更快,学生资助与后勤服务工作将做得更有成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