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陕西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陕西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发布时间: 2024-03-22 10:03
单位名称 陕西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旅游质量管理提供保障。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照金香山森林管护、旅游质量管理
住所 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照金干部学院行政楼一楼
法定代表人 杨战军
开办资金 2.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贴(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照金景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6万元 3.6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公益 从业人数  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为目标,全力抓好旅游执法检查。一是在重要节点与景区、相关科室联合,结合5A级旅游景区创建验收标准,突出重点做好开展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旅游服务质量检查10余次,发现问题25条,已经整改到位23条;下发旅游质量检查意见书3份,已全部整改到位,景区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二是积极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作。组织人员先后参加了省、市旅游投诉处理专题培训工作,并对景区相关单位进行旅游投诉处理培训1次,提高了投诉处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三是及时协调各景区严格按照旅游投诉处理流程及制度处理好景区内的旅游投诉工作,全年协调处理旅游投诉64起,旅游投诉处理满意率达到98%;整理上报每月及节假日旅游投诉列表17份。(二)以深化资源管护为抓手,深入开展资源管护工作。一是全面提升保护区资源管护工作力度。制定了照金景区森林资源管护网格化管理制度,夯实管护责任;二是加强巡查。全年对景区森林资源进行巡查管护6次,未发现有乱挖、乱采、乱占、乱伐现象;对自然保护地疑似图斑反馈7处问题及时进行核查并上报;三是加强树木病虫害防治。参加市林业局森防站组织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培训,组织对景区范围内的树木和植被进行病虫害防治;督促并指导景区在春秋两季对绿化树木进行修剪工作。四是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全面落实春秋两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各项工作要求,制定全年景区防火预案,及时向各景区转发上级部门印发的各类森林防火文件;对景区森林防火工作开展专项检查8次;组织景区防火演练2次,督促各景区完善了森林防火工作预案和网格化管理清单,落实防火值班制度;在镇区、景区等重要出入口、人流密集的重点区域,悬挂防火标语、张贴市政府1号令,发放防火宣传画册2000余份,营造浓厚的森林防火宣传氛围;积极参加市林业局组织的防灭火技能比赛,并取得了优秀等次,配发了防火物资。(三)以科普教育基地为载体,积极开展科普宣传。一是陕西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被评为“2023-2027年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自然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入选陕西省科普场馆名录。二是对接市科协,准备科普机制体制研究课题资料。完成2023年度科普机制体制研究课题申报工作。三是先后组织开展了“加强国防教育、服务科学发展”、“创新劳动实践活动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热爱科学保护野生动植物”、“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等科普宣传活动。二、特色亮点工作(一)游客投诉处理工作。严格按照旅游投诉流程及制度及时协调处理好景区内的旅游投诉案件,并做好记录存档及上报工作,旅游投诉案件处理游客满意率高达到了98%。(二)创森工作。全面完成创森工作任务。完成绿化造林53亩。主要栽植乔木油松、国槐、白皮松、雪松,灌木石楠、黄杨球,花卉丰花月季、矮月季、草本花卉,铺设草坪;对照金镇区、大香山景区、薛家寨景区公共休憩地的850块乔灌木科普小标识及原有小标识进行更换和完善,新设立创森宣传牌1块;收集整理2018年至2022年创森资料,并上报市创森办;全年共向市创森办上报照金景区创森工作信息35条。(三)陕西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被评为“2023-2027年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年初搜集、整理科普宣传资料,完成省级科普教育基地资料申报工作。今年11月,省科协下发文件公布认定陕西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2023-2027年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自然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入选陕西省科普场馆名录。三、存在的问题一是森林资源管护的措施和方法还不多,成效还不大。二是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能力还不够,不能满足景区发展的需要。四、改进措施一是完善森林管护制度,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宣传和巡查巡护措施,增强公民保护意识,严厉打击毁林行为。二是加强员工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育,提高其服务意识和专业能力。五、2024年工作计划1.强化旅游监管,提升服务质量。一是创新景区旅游质量监督检查手段,强化旅游服务质量监管。全年开展景区旅游质量专项检查不少于12次。建立健全景区旅游质量处罚通报机制,针对各景区被游客多次投诉以及顽固性问题,加大通报及处罚力度,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二是及时妥善做好12345等平台旅游投诉事件处置,提升人员工作旅游投诉处理能力,游客回访满意率达95%以上。督促各景区规范高效处置旅游投诉,做好记录存档及旅游投诉列表上报工作。2.完善设施,提升资源管护水平。一是积极争取上级相关专项扶持资金,完善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巡查装备;强化巡查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制止乱挖、乱采、乱占、乱伐现象,加强树木病虫害防治调查,做好保护区人为活动点位核查上报。二是做好保护区资源数据收集工作,及时做好红外监测相机维护和数据采集工作,进一步完善自然保护区动物数据库。三是扎实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完善防火网格化责任清单,组织开展森林防火专项检查不少于6次;组织景区开展防火演练不少于2次,紧盯森林防火重要节点,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宣传,营造浓厚防火宣传氛围。3.创新形式,提升科普宣传成效。一是积极发挥省级科普教育基地作用,围绕“科技之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国科普日”等重要节点,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不少于3次。二是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坚持走出去,积极与市内中小学对接,开展保护区动植物知识科普宣传,提升大众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同时加强与省内知名科普教育基地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经验,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4.对标对表,全面完成创森任务。立足创森目标任务,积极开展景区绿化工作,组织开展森林生态旅游,搜集整理创森有关资料,定期上报创森工作信息,全面完成创森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评为“2023-2027年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