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耀州区> 铜川市耀州区关庄镇柏树塬小学

铜川市耀州区关庄镇柏树塬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3-22 09:56
单位名称 铜川市耀州区关庄镇柏树塬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负责本学区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铜川市耀州区关庄镇柏树塬村
法定代表人 赵东齐
开办资金 163.0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耀州区教育科技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3.03万元 114.2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在2023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业务活动:扎实开展党建工作。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开局之年。在这关键之年,学校认真按照支部要求,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暑期教师学习会上采取集中学习并交流心得体会,使二十大精神入心入脑。其次,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责任意识,重温回信精神,学校更是以多种形式对回信精神予以重点回顾落实,师生重温回信、讲故事、唱红歌等,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2、紧抓师德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学校把教职工作风建设作为办好人民教育的突破口。学初,学校及时制定了《柏树塬小学师德师风培训方案》,并按时间节点组织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专题培训,召开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大准则专题会,与每位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期末对科任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全面考核。因而学校未出现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的现象;无教师、学生及家长越级上访事件、无督办信访事件,更无新闻媒体负面报道。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9月师德师风建设宣传月活动中,学校开展了“不忘初心修师德、牢记使命塑师风”专题教育,开展结对帮扶见成效活动;10月份组织开展的“机关和校园效能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通过集中学习、开展问题自查、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问卷调查、宣传优秀教师、教师宣誓仪式等活动形式,彻底扭转了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出现了立足岗位比贡献的喜人景象,涌现出师德标兵任耀宁、程继荣;山区最美教师牒淑玲;涌现出刘霄云、李美丽、李俊、兰萍等同志踏实肯干,工作扎实稳重;冯佳钰、寇鑫丽、齐菲等工作有朝气,创造性亮点多,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年轻教师崔晓霞、杜倩、张苗苗发挥自己的优势,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就是在这样一支教师队伍的感召下,学校的“一训三风”建设体现在学校的各个方面。3、深化德育教育,争创文明校园。德育工作处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首要位置。为此,学校以创建市级文明校园工作为抓手,扎实细致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工作。每周一利用国旗下演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诵读、班会、队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遵守法纪养成教育,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结合学校创建市级文明校园工作,在主管政教工作杨雪皎副校长的带领下,各班主任积极配合,充分利用学校电子屏幕、橱窗专栏,班级宣传板开展主题宣传教育,通过“清明文明祭祖”;“秀香包、包粽子端午节“赏月追思”的中秋节;“传承红色基因的烈士纪念日”等活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道德明星的评比,使班风、校风在上一个台阶;通过志愿者服务队践行文明之风,弘扬社会新风尚。举办“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庆六一文艺汇演,“感恩于心知恩于行”感恩教育,“迎国庆颂祖国”、“宪法在我心中”班会、诵读及手抄报等活动,将文明创建活动推向新高潮。4、推进教研工作,提升教学质量。在目前的双减政策下,学校以学科课程为中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深入开展教研工作。以信息2.0为依托,以教研组长为主力,以各学科教师为成员,建立了上下联动的教研组织。采取校本研修和培训学习、教研听评课相结合,自主研讨与教研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研工作。教研活动主题鲜明,重心明确,旨在研究如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优化作业设计,以及在减量增质上探索新思路。同时学校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名师大篷车、外出听课、暑期学科培训、公需课、国培等培训上多达60余人次;全年培训经费达7157.2元,占学校经费的6.14%。而且学校每期开展一次全校性的公开示范课展示活动,涌现出兰萍、李美丽、李俊等校级教学能手;在信息技术应用2.0上,在教务处的精心组织下,全员参与,全员培训,同事间互帮互学,目前全校教师的注册率、学习率、合格率均为100%,年内涌现出牒淑玲、李美丽、刘霄云、杨雪皎、李俊、杜倩等教学骨干,李俊、寇鑫丽、兰萍等教学新秀,其中2023年7月副校长杨雪皎荣获耀州区基础教育能手称号,教师兰萍在6月份的区级中小学课堂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11月教师齐菲执教的二年级《小小手》参加了市级小学美术教学研讨活动的公开课。5、强化校园安全,打造平安和谐校园。坚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积极落实班级安全教育记录、夜间巡查记录、学校安全日志,每周召开一次安全主题教育,每月开展一次安全演练活动,层层夯实安全管理责任。全年未出现一例不安全事故。6、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虽然全范围风控防疫工作已成过去。但是今年秋冬季的传染病防疫形势不容乐观。为此,学校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实施科学有效应对:一是严格落实”两案九制“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方案。二是每周一升旗大会上不厌其烦的进行传染病防疫宣传,而且在防疫物资上准备充分,确保消杀工作扎实开展,为了巩固防疫成果,学校在后续的防疫工作中,坚持每周2次的集中消杀工作,开窗通风专人负责。三是开展了疫情防控专题培训6次,发放宣传单300多份,专栏5期,办手抄报50余份。四是晨午检工作坚持常长,病例跟踪深度跟进,诊断证明收官归档。至此学校未出现小面积传染的现象。7、严格规范公物财务管理。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后勤规章制度。定期对学校资产进行了摸底清查,所有资产全部登记、建账。同时按照财政部、教育部有关要求,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坚持民主、透明、规范、节约的原则,学校管理日趋完善。取得的主要效益:1、2023年4月学校被评为2022年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校。2、2023年10月学校被团区委评为2023年度“红领巾奖章”二星章单位。3、2023年2月教师李美丽在陕西省好课堂-双减优秀案例征集展示交流中荣获“优秀作品奖”。4、2023年4月教师李美丽荣获区级教育教学论坛二等奖。2023年5月教师杨雪皎荣获区级少先队活动教学能手,同月荣获少先队活动展示二等奖。5、2023年6月教师兰萍在区级第三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小学组二等奖。杨雪皎荣获市级少先队活动展示优秀奖;齐菲荣获区级“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书画大赛二等奖;6、2023年7月教师杨雪皎荣获耀州区基础教育能手称号。7、2023年11月教师齐菲执教的二年级《小小手》参加了市级小学美术教学研讨活动的公开课。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年轻教师的课堂创新理念和灵活的课堂驾驭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2、结对帮扶工作成效不够显著,需要持续扎实跟进;3、学校特色不够显著。改进措施:1、深入推进当代好课堂的教学模式,发挥导学案的指导作用,还课堂于学生,以此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加强专业教师的校本培训和研修,学校搭建平台,建立具体的激励机制方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帮助青年教师逐渐成长。学校不断优化教育教学工作,建设一套切合实际,规范科学的帮扶体系。为此在全校继续开展青蓝工程的传帮带活动,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定期开展学生结对帮扶成效大评比,提高学困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3、力创特色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这个平台,加强艺术课程的教学,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及聘请校外专业教师打造本校的特色,创设书画社团,创建山区足球学校,使山区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下一步工作思路:1、发挥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丰富学校文化,注重学校内涵发展。利用校委会、教师会,开展办学理念与学校内涵发展的讨论,进一步加强对办学理念的深入分析和思考。要求全体师生认知校徽、校歌,领会学校办学理念。学校进一步加强社团活动的开展情况,定期开放图书室、信息,不断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2、利用部室,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充分利用部室现有设施,提升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社团的作用,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同时结合实际,为各社团选择好指导教师,确定活动地点,落实工作目标。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加强管理,提高各班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利用节日庆典活动为学生创设施展个人才能的平台。3、通过教师培训和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学校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提升每名教师对学校努力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他们学习培训的热情,提高教师进修的自主性。本学期,学校在继续开展外出学习培训教师汇报制度的基础上,努力完善校本研修活动,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小课题”活动,解决课堂教学的具体实际问题。学校建立激励方案,鼓励教师进行自主学习、学科专业研究、课题研究,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得以不断深化和提升。4、进一步深化当代好课堂教学模式。继续开展以教研组长为龙头,借助班班通和智慧课堂技术设备,将导学案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2023年4月教师李美丽荣获区级教育教学论坛二等奖。2、2023年5月教师杨雪皎荣获区级少先队活动教学能手,3、2023年7月教师杨雪皎荣获耀州区基础教育能手称号。4、2023年11月教师齐菲执教的二年级《小小手》参加了市级小学美术教学研讨活动的公开课。一年来,学校未出现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