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所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抓待遇发放,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中心始终以服务经济、保障民生为宗旨,强化数据共享,加强比对协作机制,每月定期将符合待遇领取条件人员在社保系统进行比对,确定待遇发放和暂停、恢复人员名单,保证不漏发、不错发、不迟发一人。截至目前,各项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化发放率100%。(二)抓宣传,着力构建全民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心将宣传工作作为塑造良好形象、促进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坚持政策宣传线上、线下双向发力。一是印制政策宣传彩页、纸杯、围裙、手提袋,组建小分队进厂矿、企业,面对面、点对点宣传,答疑解惑;二是召开社保工作推进会,对经办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提升经办人员素质和能力;三是继续做好抖音政策宣传,电话咨询服务,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四是及时发布工作动态,展示社保在服务民生、促进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截止目前,发布“宜君社保”抖音宣传27期,在今日头条、铜川日报、发布工作信息13条。(三)抓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服务示范点创建,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为加快推进我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服务规范化建设,我中心继续在硬件、软件、人员、业务经办流程、制度建设及管理、宣传培训等方面对标定位,今年创建了宜园社区、哭泉镇社保站、五里镇星星坡村等3个市级基层窗口综合柜员制示范点,目前已通过市中心验收。(四)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代缴,让困难群众老有所养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中心加强与县民政局、残联等部门信息对接共享和协同联动,建立精准扶贫台账,确保我县低保、特困、残疾等特殊人群应保尽保、应发尽发。截至目前,16-60周岁符合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有1920人,已办理代缴1920人,代缴率100%。(五)抓内审稽核,确保基金安全运行一是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的基金管理模式;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和月对账制度;二是完善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定期对单位业务和基金风险点开展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列出整改责任清单,逐项制定整改要求、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采取实地查看、面对面座谈、查阅台账等方式,加强对乡镇、企业参保缴费、待遇发放、基金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方面的实地稽核,全年内部稽核12次,稽核30家企业,10个乡镇34个村,有效防范了基金“跑冒滴漏”。(六)抓规范化管理,提高经办服务质量一是不断完善制度,优化经办流程。强化各股室及工作人员岗位权限管理,实行业务岗位分离,经办人员按经办规程、操作流程在职责权限范围内履行职责;二是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通过转变经办模式,强化业务培训,完善经办规程,加强各业务环节的协调配合,不断缩减各项业务审核经办时间,实现群众办理社保业务“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三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经过广泛宣传,我县大部分参保群众可以通过“陕西养老保险”、“铜川人社”手机APP、微信等,足不出户办理参保、缴费、领取、认证、查询等基础业务,最大程度发挥了智慧人社便捷、安全、温情的优势。今年通过“陕西养老保险”APP认证待遇人员14770人,生存认证率100%。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失业保险工作1.参保扩面:参保473户5216人(企业200户1621人,事业单位246户3455人,其他单位27户140人),今年新增扩面企业35家,新增扩面人数423人。2.保费征缴:征收失业保险费共231.12万元,其中:事业单位征收173.5万元,企业征收51.26万元,其他单位6.36万元。3.基金支出:失业基金共支出84.16万元。其中失业保险金支出62.97万元;失业补助金支出3.81万元;基本医疗保险费支出2.68万元;稳岗返还14.59万元,价格补贴0.11万元。(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1.参保扩面: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1212人,参保率99.96%。2.保费征缴:征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969.67万元,平均缴费额达到347元。3.基金支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468.42万元(为15075名待遇领取人员发放基础养老金共计3184.91万元,个人账户支出217.68万元,发放丧葬补贴57.28万元,转移及其他支出8.55万元);另为1161名“八大员”人员发放工龄补助177.07万元;为500名梅七线人员发放梅七线养老补贴12.79万元。(三)工伤保险工作1.参保扩面:参保352户6286人(行政事业单位234户,企业118户),新增扩面43户181人。2.保费征缴:征缴工伤保险费164.2万元,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征收109.37万元,企业征收54.83万元。3.基金支出:工伤保险基金支出共计36.79万元;支付工伤保险定期待遇抚恤金3人7.57万元;非定期待遇29.22万元(其中:医疗费3.05万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5.99万元;伙食补助0.18万元)。三、存在的问题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较低,导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额较低;2.税务缴费系统与社保业务经办系统不同步,群众缴费不能实时到账,业务税务征收对账困难,给业务经办带来一定影响;3.镇、村经办人员流动性大,给业务经办带来了很大困难。四、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对未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员的宣传,大力宣传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政策,引导他们选择高档次缴费,以提高人均缴费水平和政策覆盖面,力争应保尽保;二是积极与税务部门沟通,不断改进缴费系统,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参保缴费服务;三是加强对镇、村业务经办人员的政策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经办服务能力。五、2024年度工作计划1.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鼓励适龄群众积极参保,选高档缴费,不断提高养老保障待遇水平。2.继续做好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确保发放率100%。3.进一步强化基金监管,一方面严格保险待遇审批手续,另一方面提高监管能力,规范发放程序,确保社保基金安全。4.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进一步提高群众对社保工作的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