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汽车技工学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培养初、中级技术人才,提高社会职业素质。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开设装配钳工、数控车工、汽车维修、汽车调试、汽车涂装、汽车装焊、汽车电器。 | |
住所 | 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泾渭工业园渭阳路39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亚平 | |
开办资金 | 598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自收自支 | |
举办单位 | 陕西汽车实业有限公司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828万元 | 703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3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工作回顾2023年学校在集团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人社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党支部带领全体教职工团结协作,在支部自身建设、干部职工队伍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训认定、招生就业、教研教改、技能竞赛、学生管理、项目建设和学校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年实现招生839人,营业收入3881.6万元,净利润205.18万元。(一)抓好党支部建设,从严从细认真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一是坚持党管教育的基本原则不动摇,全年通过三会一课、学校公众号及主题教育等开展各类学习培训宣传教育150余期。二是严格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召开支委会前置研究学校重大事项12次,召开党员大会、民主及组织生活会8次,举办专题党课和集中宣讲5次,形成交流研讨发言材料24篇,实施干部月度目标考核和年度绩效考核,实行干部交流轮岗和末位淘汰,有效激发干部工作激情。三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以案促改,建章立制,抓好日常廉政学习和教育,推动党员干部履职能力提升。明确责任人,达到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并建立了长效机制。四是高度重视意识形态教育和舆情管控,通过网站、公众号等全方位立体化联动进行集中宣传,不断提升扩大学校品牌影响力。(二)狠抓教研教改,教学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一是以工学一体化改革为突破口,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41名教师取得三级工学一体化教师培训合格证书,1名教师取得一级工学一体化教师培训合格证书。引入第三方评价对我校专业课教师通过“说课+模拟授课”的形式选拔,12名教师通过选拔被聘为我校三级工学一体化教师,搭建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道路通道及保障。二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试点教学模式创新,保障学生高质量就业。完成了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宁德时代后市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等重点项目的软硬件建设、师资选拔培训和课程资源建设等。创新开展“青蓝工程”师带徒结对活动,教师下企业实践,参与获得装备厂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三是以赛促教,2023年我校先后成功承办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建筑金属构造、机器人焊接技术、重型车辆维修项目三个赛项的省级选拔赛,第三届“陕汽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赛项省级二类赛,首届“陕汽工匠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焊工)决赛等多项赛事。并代表陕西队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和2023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十六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取得了新的突破。青年教师李文涛在国赛上获得优胜奖后,在国家二类大赛“建筑金属构造”项目比赛中获职工组第二名金奖,将被推荐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名学生获金奖、2名学生分别获银奖、铜奖。教师穆青云参加省级演讲比赛获一等奖。教师党晓龙获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教师郑晓剑、张元志获“陕西技术能手”称号,青年教师胡敏获“西安市三八红旗手”称号,青年教师党金鑫获“西安市五四青年”奖章。(三)稳定招生规模,优化实习组织模式,全力保障集团产能提升。2023年全年招生累计839人。加大调研力度,调整专业设置和学制,修订和完善学校招生工作管理办法和激励政策,制定了各类招生方案,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四)以培训业务的增量和增收为目标,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一是集团内部培训开发业务持续扩大。全年完成大学生入职培训480余人,工程序列继续教育培训3200人,总装厂及特种车事业部干部培训130余人,完成组织人事部培训计划实施20余场1100余人。二是紧盯政府项目和政策,完成陕西省脱贫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及4个工种(项目)的备案,围绕11个工种完成就业培训备案,8名教师取得叉车培训师资合格证,完成叉车场地的优化,并实施两期共71人的培训工作,被市人社局确定为叉车培训标准化示范基地。三是高标准、严要求,打造等级认定业务新品牌。在集团内部组织完成了30个批次在岗职工和企业新型学徒2044人次的考核认定,其中1271人合格并取证,253人获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并积极拓展业务,全年认定486人,特种作业考点建设已通过省应急管理厅、市人社局监管机构的检查和审核。四是汽车工业研学项目实现新突破,全年达成合作机构10家,全年完成3500余人次的接待任务,产生了良好效益。(五)抓好学生管理,创建安全平安校园。一是推行学生管理精细化,提高效率和质量。全年解决班主任反馈重大问题50余件,完成547人的毕业证办理和档案整理工作,完成春秋季学生免学费申报4351人次,助学金申报991人次,落实1号公寓规范化管理,组织270名班干部专题培训2次,并对班主任专题培训2次等,校风校纪改善提升明显。二是以预防和培训为主,扎实做好师生的安全教育。全年累计开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电信诈骗等培训达20余场次,组织安全为主题的班会5次,在全校范围积极主动推行禁烟控烟专项行动,并严格落实省市区政府各部门和集团公司安委会对安全工作的各项要求,完善制度和流程,形成安全管理清单,加大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和值班值守检查考核的力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三是强化学生素质教育,不断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制定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计划和志愿者管理办法等,开展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文明宿舍评选表彰,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和思想教育,集中开展篮球赛、拔河比赛、“技能成才、强国有我”文艺汇演等多种活动。(六)强化基础管理,细化目标考核,夯实发展根基。一是严格落实集团公司对干部的管理规定,调整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将11个部门压缩为7个部门建制,修订各部门工作职责和岗位工作标准。二是修订学校内控手册,开展内控自评及专项测试工作,并根据评价结果形成了季度、年度和专项报告。三是加强中层干部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分解学校目标,签订部门绩效目标责任书,修订学校《中层干部绩效目标考核办法》,完善干部月度目标考核制度,并逐月以《简报》形式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加大绩效目标的考核和奖罚力度。四是修订和规范学校《“三重一大”决策实施办法》管理制度,补充完善近三年“三重一大”事项台账,全年登记“三重一大”事项15项,梳理班子纪要97份,党支部纪要54份。并集中梳理修订学校各类管理制度,形成制度汇编,年度更新基础管理制度45份,新增制度15份,剔除废止、重复制度10余份。(七)加强预算管控,积极推动财务共享平台建设和使用,逐步规范财务管理体系和流程。一是制定了《降成本管理办法》,修订了《学生收费管理办法》《各类单项资金审批权限管理规定》《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学生退费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逐月发布财务工作简报,对预算偏差较大、毛利较低、共享审批时效较长的情况进行通报。二是加强资金的管控,重新梳理设计完成了学校管理报表体系的搭建工作,实现了从核算型财务向管理型财务的转型,深度参与业务部门的费用测算和核算,以及价格谈判和审核等重要工作。(八)以项目建设推动学校软硬实力不断提升,着力提升发展后劲。一是彻底解决了学校长达二十年的土地遗留问题,以划拨方式办理了学校土地证。二是统筹学校各种资源,本着低成本、实用、合理、合规的基本原则,完成了学校实训楼主体二次装修、学校餐厅、210电工教室以及场地改造、直饮水机升级改造、车身厂涂装基地设备采购以及安装、106教室机器人设备到货安装、停车场改造、二号楼空调采购及安装、操场升级改造、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公共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等,校园软硬件设施愈加完善。(九)发挥好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提高教职工的幸福指数。一是2023年学校被授予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工匠学院”,并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多名职工在集团及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获奖,成功承办“陕汽工匠杯”全国维修精英技能比武大赛三个赛项的总决赛,荣获“全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获得省政府表彰,被省人社厅推荐为2023年“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单位,并被集团公司推荐参加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全国委员会培训等相关活动。二是高度重视职工凝聚力建设,组织全体教职工团建拓展训练活动,加强校校互动和联系,组织教职工参加全省技工院校乒乓球比赛、演讲比赛和陕汽第四届职工运动会半程马拉松赛和趣味运动会等。校团委组织优秀团干部清明节扫墓、车城花园学雷锋、宝鸡厂区参观学习等学习教育培训活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办学许可证:陕人社610240007号有效期:四年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学校被授予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工匠学院”,并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多名职工在集团及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获奖,成功承办“陕汽工匠杯”全国维修精英技能比武大赛三个赛项的总决赛,荣获“全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获得省政府表彰,被省人社厅推荐为2023年“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单位,并被集团公司推荐参加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全国委员会培训等相关活动。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