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山阳县土地整治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现全县耕地占补平衡;全县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勘测、审查、申报及实施。 | |
住所 | 山阳县城关镇南大街东段 | |
法定代表人 | 任卫东 | |
开办资金 | 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山阳县自然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2.03万元 | 222.6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山阳县土地整治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县土地整治中心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在省市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及密切配合下,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紧紧围绕县局中心工作,以耕地保护为目标,以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为抓手,精心规划选址,扎实开展工作,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完成了本年度目标任务,现将今年的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强化纪律作风,确保党风廉政责任落到实处一是按照县局统一安排,组织职工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努力提高大家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用制度和纪律管人管事,规范各自行为,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单位负责人以身作则,落实“一岗双责”,将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日常工作始终,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狠抓廉政建设各项制度落实,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二)夯实工作责任,确保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一是完成1200亩跨省交易指标省级核查和国家级认定。此项工作包含两个项目:分别是我局承建的杨地等17个镇(办)增减挂钩项目和县扶投公司承建的西照川镇等8个镇(办)增减挂钩项目,项目于今年8月通过省级核查,外业整改、日常变更举证、内业入库上图、数据二次核对完成后,10月份上报部里申请国家级核实,11月中旬局领导专程去部里协调争取,目前部里已确认两个项目跨省调剂流转指标1295.48亩。二是做好今年500亩跨省域交易指标争取情况。使用县扶投公司已完成的储备项目(小河口镇等10个镇增减挂钩项目)指标进行包装,该项目已经省厅核定,日常变更外业举证已到位,保证跨省交易指标不少于500亩。三是2023年新的增减挂钩项目申报成功。通过摸排18个镇(办)老旧宅基地,编制了《山阳县天竺山镇等16镇街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实施方案》,省厅审核后已下达立项批复。项目涉及16个镇街153个行政村1441个拆旧地块,建设总规模769.6亩,实施后产生交易资金2.3088亿元。目前正在编制初设、预算和设计文本。围绕市局今年下达的500亩补充耕地指标和40万公斤粮食产能指标,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开展占补平衡工作:一是开展后备资源调查。去年以来,整治中心对照“二调、三调”、生态红线、25度地形坡度数据在全县开展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经过数据核查分析,可纳入占补平衡项目的后备资源仅8.05亩。今年以来,开展了低效园地和18个废弃矿山用地核查,通过数据套核和实地调查,上报部省数据检验和立项报备后,最终仅有14个图斑36.02亩低效园地符合当前占补项目要求。二是规划实施今年占补平衡项目。根据部省检验结果,规划编制了“山阳县延坪镇等7个镇低效园地复垦整治(占补平衡)项目可研评估论证方案”,县政府下达了论证批复(山政函〔2023〕63号),建设总规模91.72亩,建成后可实现新增耕地44.07亩,总投资125.17万元,项目设计评审及政府采购已到位,正在进行招投标。三是协调统筹完年终考核指标。通过实施44.07亩补充耕地项目和利用“小河口镇等8镇增减挂钩项目”储备节余指标,来完成今年500亩补充耕地任务;协调县农业局600亩高标准提质改造项目在《全国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入库报备,可实现产能27万公斤,加上500亩补充耕地指标产能,累计可完成粮食产能49.5万公斤。全市占补平衡督战现场会在山阳召开。市局今年对占补平衡工作采取每周上报进展和在各县区巡回召开督战现场会的方式抓落实。根据县局安排,一方面扎实推进今年项目的规划实施,另一方面精心筹划在南宽坪镇窑口村召开我县占补平衡督战现场会,县局领导亲临现场向市县与会人员介绍我县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氛围。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一是根据省市占补平衡专项整治工作安排,整治中心协调耕保股对我县2019年以来实施的4个占补平衡项目和5个增减挂钩项目分别从六个方面进行了自查,上报相关表册资料,配合市局纪检组对以上4个补充耕地项目进行了实地查看和内业资料检查。二是对督察反馈的4个占补平衡项目涉林业水利规划选址不当问题开展了自查整改,协调县林业、水利、秦岭生态保护局以及环境部门对反馈的问题图斑逐一套核河湖岸线、天然林保护、秦岭生态保护红线等相关业务管控数据,制作高清影像截图,将十里、银花、中村3个项目16.5亩补充耕地指标申请核减,不在河湖岸线管控范围的13.065亩指标申请保留,协调以上部门出具整改情况说明,上报省厅申请销号。三是对省专项审计反馈的2个补充耕地项目和5个增减挂钩项目涉及河湖岸线和生态红线问题进行数据核查。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全县耕地后备资源已经枯竭,占补平衡工作形势异常严峻。二是项目后期管护难度较大。三是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的成本资金缺口较大,目前拖欠土地整治项目、增减挂钩项目等方面的工程款数额较大,债权人通过各种渠道催要不止,为缓解矛盾,建议县局申请县政府尽快予以解决。今后,跨省调剂项目指标使用方将不再提前预付70%交易资金,新实施项目需县级财政先垫付工程施工成本资金,压力较大。四是现有人员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当前部省对补充耕地和增减挂钩项目立项实施、报备入库、数据指标和的管理从政策监管转化为技术监管已成为常态,整治中心缺乏项目监管的专业技术人员,成为目前业务工作的一大短板。改进措施一是建议县局多向县政府做好汇报,取得相关部门支持,对全县范围内残次林地、退化园地、尾矿库和工矿废弃地等资源进行深入调查,多渠道拓展占补平衡工作途径,想方设法缓解我县补充耕地指标不足的困境。二是建议县局争取县人劳部门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给咱们系统增设工作人员编制,在保证全系统人员均衡和工作的前提下,酌情给整治中心充实正式编制的项目工程管理技术岗人员(项目工程管理和财务预算造价专业),减少人员频繁流动。或者委托一家技术支撑单位长期驻整治中心办公,专门负责土地整治和增减挂钩项目地块选择、系统报备等技术工作,改善人员不足和项目技术监管手段落后的问题。三是目前拖欠土地整治项目、增减挂钩项目等方面的工程款数额较大,债权人通过各种渠道催要不止,为缓解矛盾,建议县局申请县政府尽快予以解决。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强学习,强化自身业务素质。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及时关注上级发布的新政策新要求,才能确保工作少犯错误,保证工作质量,才能胜任当前工作。结合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2024年的工作提出如下设想:1、正确对待各项督察,扎实做好反馈问题整改销号。配合做好督察问题整改是讲政治、讲大局的体现,同时也是规范自身工作行为、强化业务素质、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下一步,整治中心将做好上下协调,将耕地保护督察和专项审计反馈的问题尽快进行整改销号。同时,加强政策业务钻研,回顾反思工作,确保自己能更好的胜任当前工作。2、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力争占补平衡工作有所突破。按照自然资源部工作部署,今年还将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把各类对耕地的占用统一纳入占补平衡管理,同时分类稳妥开展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复耕,合理安排时序,切实维护群众权益,严禁脱离实际搞“一刀切”。2024年,整治中心将抢抓机遇,根据部省占补平衡政策的调整适时开展补充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力争我县占补平衡工作有较大突破。3、强化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年度考核指标落到实处。一是加快推进延坪镇等7镇低效园地复垦项目实施进度,力争在明年2元月份完成主体工程建设,3月份完成项目验收和入库报备,缓解我县补充耕地指标紧缺的压力。二是继续联系省市,推进1200亩跨省交易指标国家级核实认定整改耕种后续工作,推进500亩周转指标跨省交易工作进度。三是加快《山阳县天竺山镇等16镇街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初设、预算书以及施工图的编制,待项目启动资金到位后力争尽快开工建设,从指标交易和占补平衡方面为我县乡村振兴及建设用地报批提供资金保障和集约节约用地需求。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