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阴县> 中国共产党汉阴县委员会党校

中国共产党汉阴县委员会党校

发布时间: 2024-03-21 17:44
单位名称 中国共产党汉阴县委员会党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党员干部提供培训服务。开展全县党员、干部培训,承办专题研讨班;开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承担县委、政府决策咨询服务;指导基层业余党校业务。
住所 汉阴县城关镇中堰村
法定代表人 孙立柱
开办资金 233.0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汉阴县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3.02万元 238.68万元
网上名称 中共汉阴县委党校.公益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3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法定代表人。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中共汉阴县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干部培训收获新成效。县委党校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及时调整对外培训布局,突出党校特色,发挥党校优势,抓牢主课主业,把学习贯彻中、省、市、县理论思想作为培训核心内容,通过专题辅导+座谈交流+知识测试、课程教学+现场教学基地教学、情景(案例)教学+理论教学的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发挥干部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全年完成“全县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等培训班9期,培训党员干部4296人次,承接省市党校新任各级公务员培训班、优秀学员培训班、中青班等各类培训班并开展现场教学18场,受众达1386人。(二)科研教学实现新突破。县委党校始终坚持以科研为基础,推进理论创新服务,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服务,聚焦解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成立调研专班,下沉一线广泛展开实地走访、调查问卷、座谈访谈等多形式调研,最终形成的《汉阴县平梁镇兴隆佳苑社区推行“三联”工作机制的调研与思考》等2篇调研成果被全省党校系统第37次理论研讨会评为二等奖,《新社区工厂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与思考》被评为三等奖,《乡村振兴视域下激发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的路径探析》、《延安精神的继承与弘扬》2篇论文分别荣获全市党校系统理研会二等奖,安康延安精神研究会三等奖,3篇咨政报告获县委主要领导批示并转发运用。(三)理论宣讲迈上新台阶。县委党校立足汉阴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农旅融合,重点围绕“三沈”文化、盘龙村的生态文明实践、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等本土资源优势,突出特点特色,充分发挥党校思想引领职能作用,打造了“汉阴三沈,北大三杰”、“追寻汉阴三沈,做好第二个结合”、“学红色历史,悟使命担当”等一批特色宣讲微党课,针对各类培训班次课堂和党性教育活动需求,提供“菜单式”宣讲课程。全年共开展各类宣讲84场,实现全县、镇、村、社区全覆盖,累计受众5242人次,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以线上培训+线下培训的创新教学模式,使县、镇、村(社区)各级学员同步培训,扩大了培训人员范围,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二)夯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充分利用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等宣传阵地,加强思想政治舆论引导,持续深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推动省级文明县城巩固提升。(三)理论宣讲培训纵深发展,选拔骨干参加县委宣讲团并组建县委党校宣讲团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宣讲,为推动党的重要理论、重要思想传遍汉阴大地、浸润千家万户贡献党校力量。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领导班子建设有待加强。领导班子履职能力培训次数较少,党风廉政建设领导监督意识不足,责任分工亟待细化。2.校园建设不达标,校舍面积不足,部分硬件设施出现老化情况,多媒体运用不充分,无法适应新时代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大型培训的需要。3.教职工队伍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青黄不接,导致教学、资政能力不足,教学科研工作薄弱,与形势发展和新时期干部培训要求还有一定差距。4.教科研能力有待提升。党校开展科研工作没有完全紧密贴近实际,贴近县情,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从而导致课题研究角度不新、调研不透、理解不深等问题较为普遍,教学和科研工作结合不够紧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做得不够,大部分研究成果没有被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采纳,起不到县委、县政府决策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不能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二)改进措施:1.加强对党校工作领导,抓长效促常态。切实加强对党校工作领导,重点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把握正确办学方向,协调好党校和各有关部门的关系,帮助改善办学条件,解决实际问题。2.多举措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经费保障。除办学经费(含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行政经费(含工资、办公)、干部教育培训、党性教育基地建设经费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外,采取党费经费用于聘用校外兼职教师的授课补助,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大校建投入力度。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干部教育发展根基。继续运用高端人才引进机制,不断优化党校教师队伍;制定师资培养培训计划,采取“上去”“下去”和“出去”的办法,每年选送1—2名优秀教师到省委、市委党校学习进修,拓展视野,增长才干,培养一批骨干教师。4.完善调查研究工作总体思路,制定调查研究工作计划,结合县域重点问题和主要发展方向明确研究角度,真正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让研究成果落地生根,转化成优质教学内容以及对县域发展有推动作用的咨政成果,发挥党校为党献策作用。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抓好党的思想理论学习与宣传。二是充分发挥党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抓好各类培训(轮训)班的举办。三是完善全县干部教育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体系。四是按照“彰显主题、富有特色、分类实施、共享共建”的原则,推动现场教学基地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五是高质量提升教科研咨一体化水平,加大同省委市委党校联系协作,围绕我县经济、社会、生态等建设,展开专题调研,为县委、县政府提供有价值的科研咨政。六是推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建强干部培养阵地。七是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抓好党的建设及中心工作和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其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