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汉阴县>
汉阴县文化艺术中心(汉阴县文化馆、汉阴县工人俱乐部、汉阴县青少年宫)
汉阴县文化艺术中心(汉阴县文化馆、汉阴县工人俱乐部、汉阴县青少年宫)
发布时间:
2024-03-21 17:12
单位名称
汉阴县文化艺术中心(汉阴县文化馆、汉阴县工人俱乐部、汉阴县青少年宫)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文化交流、创作和普及推广,文艺活动组织及相关培训
住所
汉阴县城南新区永安路一号
法定代表人
孙凌月
开办资金
6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阴县文广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13万元
36.37万元
网上名称
汉阴县文化艺术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汉阴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加快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充分利用陕西公共文化云、单位微信公众号平台、网址、小程序,提供数字化服务,共享优秀文化资源,开展线上全民艺术普及“春风课堂”,全面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形成人人参与、全民共享文化成果的良好局面,目前累计举办各项活动84场次,线上线下服务人数达10万余人。(二)群文活动蓬勃开展。以统筹整合,部门联动的方式,开展“四季旅游季”相关文旅活动,有效推进文旅融合发展。陕西省群众文化艺术节活动我馆报送的歌伴舞《爱你到永远》入围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决赛并在铜川演出;以安康市文化志愿服务边疆行走进呼伦贝尔、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活动为契机,加大群众文化艺术对外交流和推广;举办第十五届中秋诗会,畅享文化品牌活动;举办“大地欢歌”安康市乡村文化活动年系列演出;“大地欢歌”安康市2023年“秋季村晚”汉阴县茨沟村示范演出活动;我馆目前已开展群众性文化演出活动40余场次,“大地欢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特色文化服务项目联动镇级开展25场次;开展省级非遗项目《汉阴皮影戏演技》流动巡演23场次,其中进校园开展11场。(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全民艺术普及。开展暑期公益大课堂。联合县域内部分艺术类培训机构共同开展2023年暑期汉阴县全民艺术普及“公益课堂”艺术培训活动。开设了少儿舞蹈、成人舞蹈、少儿声乐、手鼓、书法、儿童画等7个科目课程,丰富了青少年儿童暑期生活,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不断促进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最优化。加强内部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业务干部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我馆2位业务干部入选参加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四)加强“非遗”挖掘、保护、整理和利用。截止2023年,我县有5个项目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2个项目入选安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现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1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7名;省级代表性传习所2个,市级代表性传习所11个,县级代表性传习所1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处。(五)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助力锦绣汉阴发展。书法美术干部谢明权多幅原创作品入选省文化馆主办的全省文化馆系统书法展、省政府主办的十届艺术节之全省优秀书法美术作品展、等各级优秀作品展出;非遗干部康玥在2023全省群众文化论文征集创新实践案例评比中报送的《用光影术传递“非遗”传承》荣获二等奖。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各类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在全县实现了文化惠民、群众免费看戏、把文化送到了群众家门口,也得到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赞可,全年共服务达10万人次以上,全年组织各类辅导培训,培养文化人才约1500人次。“非遗”项目产品产业化进展成果显著,炕炕馍销售额700万、拐枣酒销售额500万、白火石汆汤销售额50万、黑糖销售300万。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业务干部紧缺,须大力发展文化志愿者,充实人才队伍;二是文化馆提等改造须加快,免费开放场馆使用及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我县的“非遗”项目产品化与文农旅商融合不充分。(二)改进的措施:一是通过政府购买或者公益性岗位补充人员;二是积极争取资金,早日完成改造工程,规范完善场馆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三是加强与景区的协作,实现多者之间的融合贯通。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做好全国第六次文化馆等级评估工作,力争达到一级馆;二是做好文化馆阵地免费对外开放工作,最大限度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业务的开展及水平的提高;三是加快数字化建设。紧跟时代步伐,开展线上文化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各类线上文化活动。通过“文化安康”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微信公众号、腾讯视频号等互联网平台,第一时间把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公益培训等公共文化服务推送到群众面前,通过微信公众号、腾讯视频号,开办“春风课堂”线上艺术普及直播课堂,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四是挖掘本地“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完成“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申报,开发文创产品;五是服务社区群众文化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繁荣文艺精品创作。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我单位开办资金为68万元,2023年末净资产为36.37万元较开办资金减少了31.63万元。原因是:固定资产正常折旧,累计折旧31.63万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