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汉中市南郑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1 17:00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妇女儿童保健、妇幼公共卫生项目及健康管理服务;妇产科、儿科临床医疗服务;优生优育咨询指导和医学检查;不孕不育诊治、避孕药具管理发放;其它生殖保健服务。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办汉山路12号
法定代表人 何纲
开办资金 95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55.06万元 1475.52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加大医院基础建设投入。全年共投入资金270余万元,添置了便携式彩超1台,电子阴道镜1台,婴儿暖箱1台,新生儿辐射台1台,黄疸仪1台;完成了智慧化数字预防接种门诊基础设施、设备及相应系统改造安装。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努力打造基础设施更完善、技术更精良、流程更便捷的妇幼健康专业服务机构。2.加强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鼓励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积极开展新项目、新技术,制定了科研项目成果奖励措施。全年共选派21人参加省市各类培训,其中短期培训15人,1—6个月进修培训学习6人。借助苏陕协作医疗帮扶工作为契机,迎来江苏如东专家对我中心B超室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医疗技术帮扶。单位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和3201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妇产科专科联盟单位,建设专家工作诊室,两家医院定期派专家来院坐诊、会诊、查房、带教、业务培训、疑难病例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业务对口帮扶指导。通过帮扶与学习培养造就出一支能当重任、甘于奉献、高素质的医疗团队,为全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能力提升奠定基础。院内进行了网络改建升级,医保移动支付,医保事前事中接口改造,HIS系统移动支付改造信息化建设,云上妇幼平台系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3.认真落实医保政策。认真实行新医保及“一站式”报销政策,积极推行支付方式改革。医疗保障核销总人次317人次,总医药费514289.69元,现场核销208532.86元。剖宫产率14.3%,单病种占3%,单病种报销金额16650元,核销金额占住院总医药费40.5%。4.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及临床路径管理。认真开展处方和医嘱点评工作,每月点评门诊处方100张,住院病历医嘱30份,重点点评国家基本药物、重点监控的7种药物、门诊抗菌药物使用,通过开展处方医嘱点评工作,进一步规范了临床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反馈监测指标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8%,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9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38.5DDD,药品不良反应8例。持续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病种12个,临床入径率100%,路径完成率98%,变异退出率2%。5.妇幼保健项目工作稳步实施。紧紧围绕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工作主线,以实施妇幼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为抓手,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强化培训,加强督导考核,规范运行妇幼卫生项目工作,促进各项目工作指标顺利完成。一是强化培训,全年共举办全区母婴保健技术、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等大型培训班4期,邀请了十余名市级专家亲临授课,提高了全区母婴保健技术的服务能力。二是加强督导考核,规范运行妇幼卫生项目工作,促进各项目工作指标顺利完成。全区出生活产2448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6例,死亡率2.45‰,婴儿死亡2例,死亡率0.82‰,新生儿死亡1例,死亡率0.4‰。三是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区内各助产机构共签发出生医学证明753份,其中换发8人,补发30人;因打印出错等原因作废1份,废证率0.14%,出生医学证明规范使用率达100%。四是托幼机构管理实现常态化,全区托幼机构在园儿童总数15108人,体检数14997人,体检率99.27%,保障在园儿童身心健康。6.加强院感传染病及医废管理。一是在应对呼吸道疾病一系列工作措施期间对重点科室进行重点督查,加强日常院感工作的监测、督导、检查和考核。二是加强监督管理机制,不定期组织人员下科室督查落实手卫生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消毒产品和一次性医用耗材的规范使用,未发现消毒器械、消毒品和一次性医用耗材违规重复使用现象。三是加强医疗废物规范管理,更新医废标识,按照新的医废管理转运要求,落实了新的医废交接转运流程。全年医废总计3863.35kg,其中感染性医疗废物3084.85kg、损伤性医疗废物775.5kg、病理性医疗废物3.0kg。四是落实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网络直报传染病210例,网报率100%;无院感病例及爆发事件发生。7.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按照上级有关安全生产重点工作部署和要求,单位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全年开展安全生产文件学习和知识培训30余次,专项安全生产大检查20余次,真正把安全提上日程,抓在手上。做到了安全生产会会讲、安全工作时时抓,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单位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同时组织人员不定期对单位门诊住院综合楼和宿办楼的用水、用电、消防、监控系统、大型设备、高压容器、毒、麻、精神类药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以及各种管沟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求现场整改或限期处理。院内总值班配合保安实行24小时值班制,夜间不定时巡逻,发现问题当场解决。新增监控摄像头10个,安装常开式防火门4道,院内飞线入地、墙面线路梳理归整、配电室线路规整装箱,发电机维修及自发电供电线路改造,各种电缆电线共计约600米、光纤约800米。经常性开展医疗安全培训、督导,确保医疗安全年零事故。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全年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3100对,免费婚前医学检查1655对,免费“两癌”筛查6550例,免费发放适龄儿童营养包37231盒,免费提供避孕套12750盒,节育环280套,皮埋10套,壬苯醇醚膜938盒,壬苯醇醚栓880盒,壬苯醇醚凝胶700盒,紧急避孕药130盒,短效避孕药295盒。2.经济效益:全年门诊(急诊)52249人次,住院人次427人。全区产妇2874人,活产2887人,全年无孕产妇死亡发生。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控制在指标范围内,年度妇幼公卫项目在全市考核成绩名列前茅。门诊次均费用77.65元/人,住院次均费用1441.01元/人,全年总收入1999.16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1532.32万元,医疗收入446.84万元。全年总支出1982.23万元,收支结余16.93万元。资产负债率为1.52%,净资产增长率为14.94%。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房屋陈旧,功能分区和布局欠合理,门诊大楼未安装电梯,不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二是人才梯队建设力度不够,高学历和技术骨干人员匮乏,学科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一定时间影响医院业务发展的速度。三是医院各方面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些管理制度还未规范实施到位,一些适应医院发展需要的新制度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2.改进措施:一是因地制宜进行改建和完善,优化科室功能布局和工作流程,改善就医环境,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提高区域患者就诊满意度。二是抓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和上级对口支援医院联系,积极争取技术支援。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建立人才梯队。三是加强医院成本核算。建立院科两级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完善医院成本核算中的基础性工作,严格执行财务审查制度,控制费用支出,对物资采购的来源和采购程序加强管理,促使医院的成本核算由粗放式向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一是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加强医疗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二是不断优化公共卫生服务。继续加强对孕产妇、儿童的健康管理和服务,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为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三是加快推进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实现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四是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医疗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6598549561072111G1001有效期至2027年12月19日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登记号:M61072151010010025有效期至2025年7月6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