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融媒体中心

汉中市南郑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1 16:29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融媒体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策划广播、电视、报纸及互联网的新闻宣传工作,组织部署媒体活动;负责区域内媒体发布工作
住所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东大街26号
法定代表人 瞿晓东
开办资金 47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
举办单位 中共汉中市南郑区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8.25万元 338.46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融媒体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夯实责任,确保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贯穿于工作的各个领域,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修订完善了三审三校责任工作方案、工作清单、编委会工作制度,严把新闻稿件采编关、审核关,杜绝出现信息发布错误。2.突出主题主线,新闻宣传有声有色。今年以来,中心宣传工作以“导向为魂、移动优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的发展理念,以采编、发布力量统一指挥调配的工作原则,进一步聚焦南郑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经济强区的目标任务,紧密结合区委、区政府各时期各阶段重要工作,融合创新报道方式,在“三个年”活动、全区两会、区委全会等具有历史性、标志性、关键性的一系列大事、要事节点中,认真做好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为推动新时代南郑新发展提供强大舆论支撑。3.严守安全生产底线,筑牢安全播出阵地。紧抓安全播出这根弦,全面落实安全播出各项制度和措施,进一步健全值班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安全播出检查制度、应急处理制度,对播出的关键环节、重要岗位做到认识、措施和责任三落实,人防、技防和物防三到位,定期对广播和电视机房设备进行维护和安全大检查,确保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4.党建引领,队伍作风能力稳步提升。中心切实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常规动作不打折。全年共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集中学习50余次,党员干部理论水平有效提升。切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严肃开展中心支部党内组织生活,强化干部职工教育管理,全面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机关党的建设工作有序开展。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1)中心充分利用媒体融合平台,不断增强宣传服务和科普宣教作用,先后发布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人居环境看变化、全民禁毒宣传月、法治政府建设、食品安全、民生信息等公益广告1000多条次。紧盯安全生产抓宣传,结合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制作播发了10余条安全生产防范提示,在多个时间段滚动播出,防患未然。编辑发布了“‘以学代罚’——‘马路学堂’点亮文明出行路”“电动车专项整治”“致全区交通参与者的一封信”等公益广告,大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开展暑期防溺水宣传,及时制作防溺水小贴士进行全终端播发,起到了积极引导、防范提示作用。(2)一年来,累计派出记者1000余人次,完成视频照片和稿件1200余条,在中心各平台,先后开办了“聚焦三个年冲刺开门红决胜全年红”“向人民报告”等10余个主题宣传专栏,大力宣传报道我区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特色、亮点、成绩、典型,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3)围绕“三个年”活动,完成了“举力推进高质量项目建设”主题报道5期,其中《“郑快干”APP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登上6月5日陕西新闻联播《激活线上线下“服务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新闻头条。围绕乡村振兴,组织策划“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专题报道,自采稿件《老手艺焕发新活力南郑“五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被学习强国总平台采用,阅读量达37万人。(4)截至目前,【南郑发布】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5.4万人,发布各类新闻1600余条。【南郑融媒】抖音号粉丝量达5.5万,发布短视频作品1000余条,累计播放量2250万。爱南郑客户端粉丝量达3.6万。《南郑新闻》广播电视节目播发248期,共发布稿件1500余条。向市级媒体供稿650余条,处于历史最好水平。2.经济效益:按照年度“双招双引”任务安排,我中心多方收集项目线索信息,积极联系对接客商,与区科技局联合引进总投资24亿元的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汉中市南郑区风力发电项目。截至目前,项目实际到位资金750万元,碑坝镇1号、2号点位已安装测风塔、开始测风、采集数据。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1)思想认识不够,还没有完全适应“互联网+”思维,移动优先思路还不够牢固。(2)对新兴媒体传播规律的认识不够,与受众沟通渠道不畅,舆论引导力还有待加强。(3)民生新闻报道相对较少,在服务群众方面还有待加强。2.改进措施。(1)坚持守正创新,做精做强媒体主业,加大推进“互联网+”,探索“媒体+政务”“媒体+服务”等运行模式,从新闻宣传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积极构建新的融媒体格局,实现多渠道拓展和多业态运营。(2)充分发挥融媒体中心平台作用,积极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建立并完善以平面媒体为基础,广播电视等媒体为依托,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为生力军的全媒体宣传平台,提升全区新闻宣传工作水平。(3)按照“三贴近”要求,把镜头聚焦基层群众、生产一线,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推出点击量高、受众欢迎的微信热文,持续在直播、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业态发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高新闻宣传效果。(1)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思路,策划组织系列重大主题宣传,切实做好宣传舆论引导工作,做好区二届十次全委会、区两会、乡村振兴等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唱响山水南郑、诗画家园的美好旋律。(2)强化对外宣传。把对外宣传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宣传力度、宣传方式、宣传平台等方面进行巩固、创新、强化,密切与市级以上各大媒体的联系,组织更高层次、更多频次的采访活动,争取在市级以上报、刊、台、网站的发稿量有大突破,力争融媒矩阵建设进入第一方阵。2.担当实干,推进融媒事业跨越发展。(1)加快媒体融合发展。加强内容创新和策划,整体提升新媒体传播力、竞争力,实现采编播数字化。加快图片新闻、广播、电视摄录编设备的更新换代,运用现代理念和技术,实现电视节目摄、录、编、播等技术环节的数字化,努力提高节目摄录制播质量。(2)做好经营创收工作。创新广告经营思路,科学安排广告承载量,强化广告内容的监审力度,规范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秩序,改善广告结构,从源头上杜绝不良广告播出,净化广播电视声屏形象,提高广播影视广告经营水平,在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前提下,较大幅度地增加广告收入。3.强化措施,确保播出安全。加强安全播出工作,做好重大会议、节日、赛事的安全播出工作,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安全传输,全年实现安全播出“零”事故。4.团结奋斗、凝心聚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把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注重新闻实践锻炼,突出干事忠诚导向,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素质过硬、业绩过硬”的新闻铁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有效期至2024年8月18日;《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有效期至2025年2月11日;《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有效期至2025年6月30日;《广播电视频道许可证》,有效期至2025年6月30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新闻纪录片《禾下渔乡—南郑区稻渔综合种养助力乡村振兴》荣获汉中新闻奖一等奖;新闻专题《汉中藤编》荣获汉中新闻奖三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