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西安市临潼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1 16:27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辖区内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扑灭重大动物疫情防疫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秦陵南路71号
法定代表人 杨厚安
开办资金 346.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56.35万元 356.3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1、强化技术服务,促进畜牧生产健康发展。坚持不懈抓好生猪稳产保供,细化分解生猪稳产保供任务目标,扩大基础母畜规模,稳定能繁母畜存栏,稳固基础生产能力。完成部省级畜牧业价格监测和20个奶畜养殖场生产信息监测信息预警工作,顺利创建市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2家,指导全区养殖场种植全株青贮玉米5.7万亩,秸秆青贮17.4万吨,极大促进了全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组建畜牧技术服务团队,发放畜牧技术宣传资料5300余份,开展畜牧兽医技术培训指导227场次,3423人次,其中现场技术指导145场次,596人次;全年深入养殖场户专项指导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50余次,全区纳入粪污资源化利用直联直报系统的规模养殖场157家,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62%,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围绕品种改良积极推进畜牧种业振兴工作。全年引进高品质奶牛性控冻精1000支,在何寨、斜口、西泉、相桥、徐杨新建5个奶畜繁育服务示范站。鉴定优秀种公羊6个,并完成种公羊档案建立工作。协调高校、省市专家,指导何寨浩民养殖场等,引进伊普吕等肉兔品种,存栏已发展10余万只,成为我区养殖业新的增长点。结合创建秦创原农业创新驱动平台(临潼)试验区,加快推进超高产奶牛繁育工作室建设。今年以来,对全区176个饲料、屠宰、兽药、生鲜乳收购、规模化养殖场等经营主体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共出动检查车辆30余次,90人次,填写安全生产检查情况表50份,查处安全隐患5条,限期整改5条。同时结合季节、气候变化,及时发布应对技术措施,确保畜牧业安全生产。2、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我区动物疫情稳定。全年共完成注射各类疫(菌)苗1191.4万头份(万只,万羽),全面完成防疫任务。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全部达到应免疫畜禽的100%,群体免疫率达到93.8%。散养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所免牲畜全部加挂溯源耳标。持续开展免疫抗体集中监测、布病全域检测各基层站共送待检血清样1700多份,为省市送检动物防疫监测血清样品240份,布病血清34589份,其中羊血34394份,牛血清195份,检出阳性羊14份、牛7份,同时采集与人感染布病有关的羊血清样品307份。检出阳性畜已全部扑杀并做无害化处理,未造成疫情扩散和社会面重大影响。全年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全区动物疫情保持稳定。扎实落实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对人感染布病病例,跟踪开展畜间流行病学调查7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奶山羊布病风险调查评估工作,并形成年度奶山羊布病风险评估报告。持续落实非洲猪瘟疫情排查“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做好重点区域消毒灭源工作。全年累计排查非洲猪瘟疫情67轮,新建简易非洲猪瘟PCR实验室1个,完成非洲猪瘟环境采样400份,非洲猪瘟检测1052批次,均为阴性,实现非洲猪瘟疫情“零发生”目标。稳步推进“先打后补”工作。遴选符合申报条件的73家规模养殖场开展先打后补工作,待审核通过后,集中兑付补助资金。3、强化质量监管,全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完成全区124个规模养殖场户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年审工作。对228个养殖场开展动物卫生风险评估,评估出A类场48个,B类场162个,C类场19个。加强生猪调运监管,检查生猪养殖场26个,整改3个,完成畜禽贩运人员备案62人,备案生猪运输车24辆。组织各街办畜牧兽医站共排查深埋处理无主动物尸体、病死生猪2514头(只),扑杀处置动物疫病阳性畜12户130头只。监督无害化处理厂全年无害化处理小动物136只。对全区11个生鲜乳收购站、2个乳品加工企业,14辆鲜奶运输车辆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配合省农业农村厅共抽检生鲜乳42份,经第三方机构全部检测合格。对城区散奶销售市场和拉羊卖奶户进行了检查整顿。开展兽药市场专项整治3次,检查动物诊疗机构3次。对1个兽药生产厂、11个兽药经营门店、6个动物诊疗机构、及40余个动物养殖场兽药经营使用情况、动物诊疗情况进行了检查。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培训讲座1次,发放兽用抗菌药替代产品12吨,创建兽用抗菌药减量化省级示范场2个、市级示范场80个。为畜禽养殖户“减抗”提供技术指导服务86次。累计检查兽药生产经营企业26次,移交经营假冒伪劣兽药案件1起。配合省、市有关部门抽检动物及动物产品。开展我区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和定量抽检工作。全年在超市、养殖场农贸市场等场所共抽检肉、蛋、奶等动物产品535批次,检测合格率100%。持续开展“瘦肉精”检测工作,全区共抽样检测861份,均未检出阳性。未查获经营、使用“瘦肉精”行为,也未接到任何涉及“瘦肉精”等兽用投入品的投诉、举报信息。完成22个街办产地检疫出证客户端与“陕西智慧动监”平台产地检疫申报关联。完成动物产地检疫128万头(只),产地检疫率达到95%以上。完成定点屠宰检疫动物6.2894万头,屠宰检疫率、出场产品持证率、病畜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及时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动物检疫申报点、官方兽医等信息。督促官方兽医积极参与线上理论培训学习和考试,确保参训率、合格率均达到100%。4、强化基层监管,保障基层畜牧兽医站规范运行。全面提升基层畜牧兽医站综合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基层畜牧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综合业务能力,全面做好基层人员人事劳资管理服务工作,积极维护基层队伍稳定。制定印发《关于切实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站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基层畜牧兽医站财务集中报账制度》,持续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推进深化基层站作风建设,履行好基层站监督管理责任,强化基层畜牧兽医站考勤和集中报账制度,落实基层畜牧兽医站月例会制度,实施基层兽医站灾后重建和奶畜繁育服务示范站建设项目,改善办公环境,保障基层畜牧兽医站规范有序运行。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高标准完成八方面重点工作,加快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积极争取到中省市畜牧产业发展项目6个,资金163.6万元。新建和改造提升规模养殖场11家,成功创建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个,申报市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9个,累计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家、省级9家、市级15家。2、全年共完成注射各类疫(菌)苗1191.4万头份(万只,万羽),全面完成防疫任务。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全部达到应免疫畜禽的100%,群体免疫率达到93.8%。散养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发放免疫溯源耳标猪9.2288万枚,牛2.47万枚,羊1.8万枚,所免牲畜全部加挂溯源耳标。3、完成部省级畜牧业价格监测和20个奶畜养殖场生产信息监测信息预警工作。在我区交口街道成腾奶山羊养殖场和新市街道文武养猪场,按照市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创建标准,实施养殖基地提升改造项目,顺利创建市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2家,积极指导何寨浩民养殖场、代王鸿运鸡场、陕西润宗服务有限公司肉牛场的标准化示范建设。4、我区实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全区纳入粪污资源化利用直联直报系统的规模养殖场157家,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62%,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5、全年引进高品质奶牛性控冻精1000支,新建5个奶畜繁育服务示范站。完成全区畜禽种质资源普查任务和种公羊鉴定工作。鉴定优秀种公羊6个,并完成种公羊档案建立工作。三、存在问题1、动物防疫等工作经费不足。区、街两级动物防疫特别是抗体检测、疫病检测、免疫反应、采样以及检疫、监管、畜牧技术服务等工作量大,任务重,都需要基本的工作经费支撑,但连续多年来,未得到区财政的经费支持,已经严重影响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2、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我区小规模养殖场数量多、场址分散,建设标准不高,在日常监管、疫病防控上难度大。3、基层监管力量薄弱。基层畜牧兽医站工作涉及养殖场日常监管、养殖污染治理、兽药饲料监管、各级抽样检测、畜牧惠农项目建设、疫病防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动物卫生检疫监督等各项业务,同时还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工作,但面临经费严重缺乏,办公环境简陋,设备陈旧,工作人员少,年龄偏大等问题。4、动物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非洲猪瘟等外来病种、布病等人畜共患病等疫病仍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畜牧业健康发展、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身健康,我区是畜牧业生产大区、又是旅游大区,畜产品和人员流调频繁,疫情隐患不容乐观。四、今后工作打算1、把好畜牧业安全生产源头关。全面抓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非洲猪瘟等外来病种、布病等人畜共患病的综合防控,使全区畜禽群体免疫率保持在90%以上,免疫抗体水平保持在70%以上。开展兽药专项整治和非法添加专项整治行动1次,实施养殖环节“瘦肉精”专项检查,对兽药饲料经营户开展1次培训,对全区生鲜乳收购站、鲜奶运输车辆开展2次全面检查,完成生鲜乳、兽药饲料采样抽检200样次。2、把好畜牧养殖过程控制关。加快实施校企合作、动物防疫、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畜产品检测等项目,与省市业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积极争取相关项目扶持,发挥项目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计划开展各类技术培训不少于1500人次,开展行业检查不少于100场次,深入治理养殖环境。3、把好畜产品市场准入关。完成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的采样抽检不少于300批次。以各基层畜牧兽医站为阵地抓好产地检疫,以2个屠宰场为阵地抓好屠宰检疫,确保产地检疫率达到95%以上,屠宰检疫率、持证率达100%。4、把好队伍建设和服务保障关。持续加强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争取改善基层站基础设施和防疫设施设备,完善基层阵地建设。做好基层站各项监督管理,坚持月例会制度,巩固提升畜牧兽医战线作风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西安市动物检疫技能大比武优秀组织奖2022年度陕西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2022-2023年度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综合评估优秀市场监测县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