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与安全监理中心
汉中市南郑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与安全监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1 16:17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与安全监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技术推广管理及指导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大河坎镇劳动北路27号
法定代表人
张永寿
开办资金
136.8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7.04万元
178.75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与安全监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规范操作,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我单位严格按照农机购置补贴相关工作要求,多举措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2023年共计受理补贴申请410份,兑付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35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429台套,受益农户363户。实施报废更新补贴3台,补贴资金3.61万元。(二)加大扶持,不断提升农机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以解放发展农业生产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通过项目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等方式,着力培育和发展壮大一批“覆盖全域、服务全程、机制灵活、效益明显、保障有力”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2023年共建成市级A类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个,B类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个,进一步发挥了农事服务中心功能和效益,为周边农户提供全程机械化作业、农资统购、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农产品销售对接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更好地助推我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三)加强技术服务,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一是在农业生产的重要时节,抽调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合作社及农机大户农机作业技术指导;二是制定“三夏”“三秋”农机跨区作业应急预案,能有效应对和处置机具供需失衡、安全生产事故等突发情况;三是设立跨区机收作业服务接待站,引进外地联合收割机1000余台,向机手告知作业安全注意事项,为农机化生产提供良好作业环境。“春耕备耕”“三夏”“三秋”期间,全区投入各类农机具2万余台套,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面积58.65万亩,综合利用率达到93%。(四)强化监管,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一是加强农机安全源头管理。我单位采取送检下乡、集中检验与个人预约检验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合理组织全区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参加集中检验。全年累计共检验合格拖拉机、收割机共计262台。农业机械驾驶证初次申领33本,期满换证22人;二是积极配合汉中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南郑大队,开展拖拉机无牌行驶、农机驾驶人员无证驾驶、超速超载等隐患排查专项工作,并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完成整改,全年未发生农机农田作业事故。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1.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落实,2023年累计兑付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35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429台套,受益农户363户。2.通过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我区共建成市级A类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个,市级B类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个。3.通过加强技术服务、设立跨区机收服务接待站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和社会化服务质量。4.通过加强农机安全源头管理,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检查,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成果得到巩固,全年无农机农田作业事故,全区农机安全形势稳定向好。(二)经济效益: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24.5万千瓦,进一步提高了我区农机装备能力及社会化服务能力,实现农机经营总收入1.8亿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由于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拨付不及时,导致2023年补贴资金兑付进度缓慢,影响了农户购买农机的积极性。2.受农机安全监理执法权限和手段制约,农机检验率下降,未经检验合格的拖拉机上道路行驶现象增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二)改进措施:1.加强与省农业农村厅沟通,争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并及时兑付补贴资金。2.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源头管理工作。与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交警大队协同开展农机安全联合执法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认真落实农机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实现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二)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加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示范推广力度。(三)稳步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提升农机经营服务效益,增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能力。(四)扎实提升农机化生产安全保障能力,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